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491

分节阅读 4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0多亿元人民币,折算成美元相当于200个亿左右。与ak这样的欧美大型企业相比,汉华的产值还差出不少,但如果考虑到汉华产品的低价位,以及其令人惊讶的增长速度,其对ak等企业的竞争压力还是可想而知的。

从法兰克福展会回来之后林振华集中公司的高层领导接连开了一星期的会。等到会议结束的时候,工人们发现,这些领导们的脸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疲惫之色代之而起的是兴奋、自信、踌躇满志。

在会议上,林振华向众人通报了法兰克福展会上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陈天向他提供的有关西方厂商对汉华心存妒恨、有可能进行联合封杀的情报。

对于后一点,林振华的观点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会是和平的,国际利益俱乐部中任何一个新成员的加入,都意味着对传统势力范围的重新分割,为此而产生各种摩擦是必不可少的,严重时甚至意味着战争。汉华是一家企业,要抢夺国际老牌企业手里的市场不可能不招来各种明枪暗剑。

林振华带回来的消息并没有让集团的高管们陷入恐惧,相反,倒是让大家情绪亢奋起来。每一家公司都是有自己的性格的,而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公司的掌门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林振华从来就是一个不信邪的人,早在20年前汉华还只是一家小企业的时候,他就敢放开手和日本的尼宏重工打擂,并用10年时间终将尼宏重工打翻在地,使其成为汉华的一家附属企业。如今,汉华重工已经拥有千亿资产,员工20余万人,业务遍及全球各地,哪里还会惧怕竞争的威胁

众人在几天的会议中详细分析了汉华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态势,归纳出公司的优势、劣势,尤其是提出了十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决定利用一两年的时间、投入上百亿的资金进行弥补。在会上重点讨论通过的项目括:

投入20亿元,与宝钢、武钢等企业联合攻关,开发用于大型化工设备的各种高强度、高温、超低温、耐高压材料

投入5亿元,以引进、开发相结合的手段,解决高精度机床中的精密轴承、精密丝杠、特种刀具等技术,实现这些关键配件的完全国产化

投入5亿元,开发下一代工业控制芯片技术,使即将成立的芯片公司赢在起跑线了

投入元,开发工程机械技术准备进入蓬勃发展的建筑市场

投入元,开发新型燃气轮机

除了这些技术方面的投入之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由褚红阳、何飞提出的建立全球销售网络的提案,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在全球建立200个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要做到每5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就能够找到一家汉华的售后服务商。按照褚红阳的估计,一家售后服务中心的平均运营成本在50万美元左右,200家售后服务中心就差不多要砸进去1个多亿美元,折合近人民币了。

“两百家网点”连一向自诩眼界开阔的项哲也被这个大胆的计划给震住了。

何飞展示出来的巨幅世界地图上,代表汉华售后服务中心的小红旗密密麻麻,红遍全球,让人看着就血脉贲张。如果这样一个全球销售网络得以建成,就意味着汉华的销售触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届时大家就可以牛哄哄地说道: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汉华。

虽然整个计划的耗资要高达kd元,而且是每年都要持续投入的,但所有的高管们都举手同意了这笔开支。这些售后服务中心是为整个集团服务的,无论是化工设备,还是机床,或者家电,都能够得到这些售后服务中心的支持。有了这些售后服务中心,各家分公司的产品销售都能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年赚回来的利润,又岂止是几个

庞大的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方案,背后是海量的人才需求。这些年,国内的大学在疯狂扩张,博士、硕士啥的满大街都是,再加上汉华的待遇优厚,招聘国内人才方面并不存在困难。除此之外,自然就是此前已经开始的招聘外籍人才的计划,林振华从欧洲带回来的消息也让大家有了信心,组建一支欧洲军团来和adk这样的欧洲企业进行厮杀,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场面。

华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担任了“外工办”的主任,受集团总部的直接管理。项哲给他下达的任务是,在一年时间内,招聘到1c名欧洲的工程师、高级技师、营销专家。这些人其中一半将来中国工作,另外一半或者留在欧洲研究院工作,或者被派往正在世界各地筹建的汉华售后服务中心。

如此大规模招聘外籍人才,也是无奈之举。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余年的时间,尚不足以积累起足够多的外向型人才。从大学里一批一批毕业出来的年轻人,论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都足够了,但在经验方面却完全就是一张白纸。汉华并不拒绝新人,但这些新人必须要有老人来带,大量外籍人才的到来,就是补上了这块短板。

再过20年,等到欧洲的上一代人逐渐老去,称霸全球的,就将是目前正在成长的这些中国人才了。

“皮埃尔,法国人,电子学博士,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特长”华剑打开一封新的电子邮件,逐项地审核着欧洲求职者的情况。

由于求职者众多,汉华对于聘用的门槛也升得老高,普通的一个博士学位已经不稀罕了,必须是本科、硕士、博士都在名校学习的,才能够被纳入考虑的范围。工作经验要越多越好,年龄却又有严格的限制,除了少数打算聘来作为顾问的人才之外,40岁以上的求职者将不再考虑。

“求职原因:作为一名工作狂,在欧洲企业中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华剑读到这样一句时,忍不住哈哈地大笑起来了。没错,欧洲的文化氛围,的确已经让那些工作狂没有了生存之地,你如果下班之后还加班,换来的肯定不是老板的夸奖,而是同事的鄙夷。

一个好逸恶劳的欧洲,想不衰退都难了。

621 他乡遇故知

西非,尼日利亚,拉各斯街头。

三名中国人有说有笑地在街上走着,不时停下来,向路边的商户打听着什么。尼日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所以双方沟通起来没太大的难度,如果遇到一个法语国家,要在中国挑出那么多精通法语的人才去进行联络,还真是不容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