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455

分节阅读 4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长江上只剩下金陵长江大桥这样一座24米净空的桥梁了。只要拆除这座桥梁,万吨轮就能够一直上溯到荆楚之地,其经济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林振华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国家的财力还非常有限,拆除一座如此重要的桥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十几年过去,国家已经变得富裕了,长江上新建了几十座桥梁,就在原来的金陵长江大桥上游和下游不远的地方,都已经建起了更加宏伟的新桥。拆除老桥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林振华这一次到金陵来,正是来出席拆除老桥的仪式。由于这座桥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国家最终确定保留这座桥的结构,采取搬迁的方式,把它迁移到长江的一侧,让出航道。这样一来,这座桥也就失去了连接两岸的作用,仅仅成为一个纪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已。

这个结果,比林振华最早提出的炸掉大桥的设想,可就温和多了。当然,因此而付出的成本,也是十分可观的。

为了保留一些历史遗迹,付出这样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吧。

570 穷市长

570 穷市长

“我宣布,金陵长江大桥搬迁正式开始”

主持搬迁仪式的一位国家计委官员站在主席台上对着话筒大声地宣布着仪式的开始,一时间,鞭炮齐鸣,数以千计的各色气球腾空而起。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的领导与来自于中央几大部委的领导一起,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向桥头。

在那里,早有工作人员预备好了崭新的大扳手,每名领导各自领了一把,然后分别走到桥上的某个位置,把扳手卡在了指定的大型连接螺栓上。

“现在请各省市和中央相关部委领导松开大桥的第一组螺栓”主持人大声地说道。

官员们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会心地一笑,开始抡起扳手拧动大桥上的螺栓。照常理来说,这些用来连接钢结构的螺栓岂是官员们能够拧动的,不过,在一天之前,仪式的主办方已经安排专人把这些螺栓拧松,又灌上油,确保官员们能够不费力地把螺栓拧下来。饶是如此,十几名官员中,还是有一半左右根本不得要领,他们或者拧反了方向,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用扳手去卡六角型的螺拴头。

幸好,陪在每名官员身边的礼仪小姐都是受过训练的,她们忍着笑,伸出手指轻声地指点着,终于让官员们没有丢人,成功地把一枚枚螺栓卸下来了。礼仪小姐们拿出红布包,把那些螺栓细心地包装起来,这些螺栓,未来将交给这些官员带回去,做桌上的镇纸也罢,做博古柜里的摆设也罢,总之,也算是挺不错的纪念品了。

林振华虽然是大桥搬迁的最早的倡导者,但在这样的场合里,还是轮不到他去剪彩的。这一次的大桥搬迁是由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共同出资,在大桥搬迁完成之后,五省一市还会联合进行长江航道的疏竣工作,确保主航道能够常年满足大型海轮通航的要求。拆桥的费用不算太多,但疏通航道的总投入高达上百亿元,这不是哪一家企业能够单独完成的,只有各省联合集资才能实现。这样一来,主角自然就变成了各省市的官员,林振华只获得了一个现场观礼的资格。

“唉,现在的官员,会用扳手的都没几个了。”林振华站在观礼台上,通过望远镜看着官员们的现场作秀,不禁摇头叹息。

“哈哈,那是当然,现在的官员讲究的是年轻化、知识化,哪像我们过去,都是从工厂、农村选拔干部的。那时候,手上没有老茧,可是当不了干部的哦。”站在林振华身边的一位嘉宾接着林振华的话头说道。

林振华扭头一看,只见此人大概50来岁的年龄,长得瘦巴巴、黑黝黝的,倒颇有几分劳动人民的样子,也难怪他会对那些白白胖胖的官员们心存鄙夷了。林振华笑着问道:“这位老大哥,你莫非也是企业里来的代表”

那位嘉宾看看林振华,似乎在琢磨林振华的身份。林振华想起他此前说的话,但伸出手,张开巴掌亮给对方看。林振华虽然是个当董事长的,但天性使然,没事的时候还是喜欢往车间和工地上凑,手上的老茧十分结实。那人见到林振华手上的老茧,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哈哈,我说你怎么一眼就能看出那些当官的不会用扳手呢,原来你就是抡扳手出身的啊。”

林振华笑道:“不光扳手,车铣刨磨,电气焊,小弟我都干过的。”

“我看你现在不像是当工人的样子吧”那人说道。

林振华道:“实不相瞒,现在在一个小企业当一把手,不过,平时也没少干活。”

“不错不错,当了领导还能保持本色,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那人赞道,“怎么称呼啊,小老弟”

“我姓林,你就叫我小林吧。”林振华道。

“嗯,怎么,你们厂子也是赞助单位”那人继续问道。也不知道他是生来就性格外向,还是因为看到林振华一手的老茧觉得投缘。

林振华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嗯,我们厂也出了点钱。我们的厂子在江南省的浔阳市,长江航道的通航标准提高,对我们厂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出点钱也心甘情愿。”

疏通长江航道的一次性投入极高,各省虽然态度十分积极,但要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还是颇有一些困难的。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各省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省是向企业摊派,要求企业赞助;有的省则是发行地方债,让企业和个人认购;还有的省就向银行贷款,然后琢磨着未来通过港口收费来偿还。

江南省这些年由于浔阳至南都工业带的兴起,财政实力雄厚,倒是没有对企业下达硬性的赞助任务。但林振华觉得自己是这件事的倡导者,未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不表示表示也说不过去,便以汉华集团的名义捐助了1000万元。这笔钱其实也不算是打水漂,汉华这么大的一家企业,在省里遇到大事的时候,必须是要有所表示的,这也算是政府公关的成本吧。

“怎么,大哥也是赞助单位的”林振华反过来对那人问道,既然对方称他为小老弟了,他也顺理成章地可以称对方为大哥了。他看对方也不像是政府官员,估计应当也是某个厂子的厂长经理啥的吧。

那人叹了口气,说道:“唉,我可不是赞助单位的,我是拿着要饭盆去向企业化缘的。我们那里穷,省里给的任务少,只要求出2000万,可为了这2000万,我差点管全市的企业领导喊爹了。”

“哦这么说,你是政府里的领导”林振华吃惊道,对方的话里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已经是非常明确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