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401

分节阅读 4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育仁道:“你们注意到机床协会那个姓何的小姑娘没有你们有没有发现,她和林振华的关系很密切啊”

“看到了,怎么,那丫头有来历”

“她是国家计委副主任何海峰的闺女,你说来头大不大我跟你们说吧,林振华能够混到今天这个样子,全是靠着何海峰提携他呢,要不然,就凭他一个初中生,能玩出这么大的花样”韩育仁撇着嘴说道。

“难怪”徐根润如恍然大悟一般地说道:“我就觉得这个小白脸没什么大本事,闹了半天,还是走老丈人路线。”

包光明迟疑地说道:“说是老丈人倒不至于吧我听说林振华是有老婆的,他老婆好像还有点影响,是那个什么化工设备联盟的秘书长呢。至于那个姓何的小姑娘,和林振华的关系倒的确是挺不正常的,莫非林振华还有别的打算”

“谁知道这里头有啥乌烟瘴气的事情,我也没兴趣了解。”韩育仁说道。

包光明看看韩育仁的脸色,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韩总,我倒是觉得,林振华这着收买人心的招,挺狠毒的。你看吧,现在国内除了你们几家重点企业,像我们这些小厂子,数控技术这块,真是不行啊。林振华愿意向大家转让数控技术,这可就拿住了大家的痒痒肉,也难怪楼下那帮人会奉承他呢。”

“老包,你这话,我怎么听不太懂啊”韩育仁冷冷地说道。

包光明只觉得浑身一哆嗦,连忙分辨道:“韩总,我可没有任何意思。我老包这个人你还不了解吗,这么多年来,韩总对我们厂子的照顾,我全记在心上呢,我可不会当白眼狼的。”

说虽这样说,包光明的心里,其实的确有几分不满。他刚才那番话,正是想提醒提醒韩育仁,让星北重机也学学汉华的样子,向外转让一些先进技术,帮助他们这样的下级企业实现技术的升级。

像徐根润、包光明他们所在的厂子,在各自的省里也都算是重点企业,但与星北重机这种国家级重点企业相比,又逊色了一畴。在物资紧张的那些年代里,徐根润、包光明经常要跑到星北重机去向韩育仁化缘,请求韩育仁匀给他们一些紧俏的钢材、齿轮、轴承之类的物资,使他们的生产能够维持下去。

此外,星北重机作为国家重点装备企业,有时候会承接一些大型的成套设备业务。在自己吃不下的时候,韩育仁也会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把一些边边角角的业务交给徐根润等人的企业去做,这些业务对于徐根润等人来说,也就是非常不错的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徐根润、包光明等人处处奉承着韩育仁,鞍前马后地替他跑腿。不过,他们在心里一直对韩育仁有一些腹诽之处,那就是韩育仁对于本企业的技术捂得太紧,丝毫也不肯让出一点来。

495 技术不收费

作为机械委的重点企业,星北重机早在70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数控机床的研究了,这比汉华还要早出0年以上。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星北重机对于数控机床的投入远远不及汉华,因此技术水平便慢慢地落在了汉华的后面。近几年,韩育仁感觉到了数控技术对于未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开始着手加大研发投入,倒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星北重机在国内数控机床领域中,也算是进入第一梯队了。

在林振华看来,汉华掌握的数控技术即便在国内算是领先的,但相对于国际机床巨头来说,还差得很远。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他并不忌讳向国内同行转移这些技术,他希望同行们能够利用这些技术守住国内市场,至于汉华机床公司,从来也没有把争夺国内市场当成自己的目标。

韩育仁则不同,他习惯了在国内市场上当老大。

在他看来,国内市场就是一盘菜,应当由他先下筷子,他吃饱了,别人才能够捞点剩下的残渣充饥。徐根润、包光明等人曾经多次向他提出请求,希望星北重机能够向他们转让一部分数控机床技术,以便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但韩育仁一概给予了拒绝。

韩育仁不希望给自己培养出竞争对手来,境外企业的技术先进,那是他没办法改变的事情,他不能让国内企业也个个变得先进起来,否则星北重机自己的日子就难过了。

对于这件事,不光徐根润等人觉得不满连机械委的官员们也很是恼火。过去朱晋文在任的时候,就曾专门找过韩育仁,要求他搞几期数控技术培训班,帮助其他企业掌握这项技术。但韩育仁表示,如今已经不是计划经济的年代了,企业拥有自主权,企业开发的技术属于企业自己的秘密,国家无权调用。

这里其实是有一个悖论的严格地说,星北重机的技术,还真不属于企业自己,至少不完全属于企业自己。星北重机的许多技术研发工作,都有国家重点项目作为支撑。国家在对这些重点项目进行立项的时候,就有依托项目开发技术的想法,在预算上也是留出了研发经费的。这种拿着国家经费开发出来的技术,国家怎么就无权调用了呢

但中国的事情就是如此君不见每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了那么多的项目有哪个项目组把自己获得的数据拿出来与同行共享了吗国家出钱建了无数的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的所有权却属于各自的项目负责人,其他人连参考一下都是奢望。大家都把同行当成对手,科研领域是如此,工业领域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风气之下,林振华就更显得像是一个异端了。从早年向其他家电企业授权生产五叶风扇,到后来组织化工设备联盟共同开发大乙烯,再到这一次转让数控机床技术,他似乎一直都在给自己培养对手。但每一次在培养出对手之后,他的收益却没有减少反而越做越强。

这中间的奥妙-,就在于林振华始终盯住了国际市场,他的竞争对手是国外企业。在他的眼里,国内的同行并不是对手,而是自己最可靠的同盟军。

徐根润、包光明这些人,一方面是不愤于林振华的年轻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传统上对星北重机的依赖,所以选择了站在韩育仁一边。但既然有人在挑战星北重机的霸权,他们也就乐于借机给韩育仁敲敲边鼓,希望他能够学学林振华的样子,至少给自己的铁杆粉丝们让出一些好处来吧

“老包,你们厂也打算搞数控了”韩育仁对包光明问道。

“是啊韩总,现在不搞数控已经不行了。”包光明愁眉苦脸地说道,“我们厂的传统产品是大幅面卷板机。现在已经有两家韩国的卷板机厂子进来了,一家在广东,一家在苏州,它们的产品都是带数控的,压力、曲率、折弯角度等等,一次直接输入,机器自己就全部完成了,比我们的产品效率高得多,我们现在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了。”

“你们自己没搞搞开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