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395

分节阅读 3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罢,他站起身,打开自己带来的大书包,从里面拿出了厚厚的一撂纸张。何飞和封况凑过去,帮甄子飞把那些纸张摊开。这些纸,有些是画的机械图,有些是计算数据和其他资料,其中最惹眼的,是一张硕大的设计图纸,摊开之后,足足铺满了大半张会议桌。

“这是什么”何飞吃惊地看着图纸上的内容,这是一台机器的设计图,从标注的尺寸来看,更确切地说,这是整整一条生产线,前后有十几道工序。工序间用机械手进行传递,各种各样的加工设备井然有序地排列在生产线上,看上去蔚然壮观。

封况毕竟是搞机械专业的,此前又专门研究了很长时间的锻压设备,从图纸上能够看到的东西更多。他手托着下巴认真地看了几遍,然后用不确定的口吻问道:“甄博士,你这个应当是一条冲压生产线吧前端还有焊接和机加工,可是,这是做什么的”

“林总,你来看看,你能认出这是干什么的吗”甄子飞卖着关子,得意地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在他们摊开图纸的时候,就已然心中有数了,他点了点头,用赞赏的口吻说道:“小甄博士,的确是高啊你设计的这条汽车外壳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的确能够让浑锻压一举跻身于全球顶尖的锻压设备生产商的行列之中了。”

“什么这是汽车外壳的冲压线”封况和何飞大跌眼镜。尤其是封况,他看了这么多锻压、冲压方面的资料,居然还不如林振华反应得快,一时觉得好生郁闷。不过,这也的确怪不了他们,90年代初,中国国内的乘用车刚刚起步,像这种大规模的汽车外壳冲压生产线,他们也只是偶尔从国外资料中看到过,一时联想不起来,也是正常的。

“林总的见识,真让我佩服”甄子飞由衷地说道。他本来以为,在国内应当没有人能够了解这项工艺的,不料林振华居然能够一眼就看出来,这让他对林振华又多了几分崇拜之情。

“小甄,你认为,以浑锻压的技术实力,能够做出你设计的这条生产线吗”林振华问道。

甄子飞道:“光凭浑锻压一家,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这条生产线中最关键的设备,就是这一台5000吨的高速冲压机,在这方面,浑锻压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只要更新一些设备,开发出一些新工艺,完全能够拿下。至于焊接、机械手、数控等方面,我们可以请其他厂家进行协作。”

“这些就是我们汉华机床公司的拿手好戏了。”封况自信满满地说道。

甄子飞道:“如果这些技术能够解决,我完全有信心在三个月内完成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工作,一年之内拿出成品。”

“市场呢,你考虑过没有”林振华追问道。

“市场方面毫无问题。我从美国回来之前已经打听过了,美国的福特、通用两家公司,都有更换冲压生产线的计划,目前国际上能够提供冲压生产线的厂商也就是四五家,他们的产品与我这张图纸上的产品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至于成本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林总能够全力地支持我,我完全有把握打败他们,拿到这两家公司的订单。”

“好”林振华一拍桌子,说道:“小甄,我现在就任命你为浑锻压的总工程师,负责冲压生产线的设计工作,你所需要的一切工作条件,我都会全力满足。”

“总工”甄子飞撇了撇嘴,说道:“为什么不是厂长呢”

487 小甄的理想

“当一个厂长,可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你还要懂得经营,懂得协调人际关系,这些都不是你的专长啊。”林振华呵呵笑着说道。

甄子飞自然知道自己的短处,不过,他还是不甘心地说道:“不让我当厂长,万一你们又弄了一个郭贵宝那样的人当厂长怎么办”

“你为什么不觉得我们会找到一个像你父亲那样的人来当厂长呢”林振华逗着他说。

甄子飞摇摇头道:“我父亲当厂长也不行,他是一个老脑筋,不能接受新生事物。”

“呵呵,你这些话,敢当着老甄厂长的面说吗”林振华问道。

甄子飞道:“就因为我不敢当着他的面说,所以我才认为他是一个老脑筋,根本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要让浑锻压起死回生,在用工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都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在美国的时候,这专门去修过这方面的课程的,越学越觉得我们的管理方法太陈旧、太落后了。”

“这么说,你在美国的时候就想着要回来当厂长了”

甄子飞道:“不是在美国的时候,而是在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我就下了决心,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回来当厂长,让浑锻压重振雄风。”

何飞咂舌道:“甄博士,你也未免太早熟了吧我读中学的时候,唯一的想法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我同桌的新郎。”

“呃我怎么觉得是你更早熟啊”林振华满头黑线地对何飞说道。

甄子飞没有理会林振华与何飞的插科打诨,而非常认真地说道:“你们不懂的,我是在浑锻压出生、长大的人,我看着浑锻压一天天地陷入亏损,那种失落的感情,你们根本无法理解。那时候,我父亲还在当厂长,他每天都工作得很辛苦。天天泡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工作,可是即便如此。也无法扭转浑锻压亏损的局面。”

“这是为什么呢”林振华问道。

“产品落后。”甄子飞道,“浑锻压的产品,用的还是当年苏联提供的图纸,而苏联转让给我们的技术,在当时就已经落后十几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浑锻压直到80年代,还在生产苏联40年代的产品,这怎么能够不落伍呢”

“然后呢”

“然后。我就想,我要去学锻压技术,回来开发新产品,让浑锻压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我带着这样的想法,先去了西安交大,然后出国,去麻省留学。从麻省毕业之后。我又进了美国最大的机床企业。卡特集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