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335

分节阅读 33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姓资姓社”一屋子的技术人员们都感觉到一股凉气从脚底升腾上来,他们的脸色都变了。

这个屋子里,除了林振华兄妹以及毕敏之外,其他的技术人员最年轻的也是四十出头了,他们都经历过许多次政治运动,对于这种政治词汇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刚刚过去的风波是怎么回事,他们也都是很清楚的,现在一听“姓资姓社”这样的质疑,立即就意识到,林振华非常危险了。

“措辞十分偏激,用意十分恶毒啊”张逸华一目十行地读完了报道,把报纸往桌上一拍,气愤地说道。

“哥,这篇文章对你非常不利吗”林芳华这才回过味来,开始胆战心惊了。

林振华扭头对毕敏问道:“毕敏,老项有没有说别的”

毕敏见林振华已经把报纸拿给众人看了,也就没什么可隐瞒的了。她点点头道:“项助理说,让你马上回浔阳去,省里派出了调查组,已经到咱们公司了,要求你马上回去汇报有关事情。”

“这么快”张逸华惊讶道。

安子轩指了指报纸上的日期,说道:“这是前天的报纸,咱们一直都没有注意,估计江南省方面已经注意到了。现在是敏感时期,这篇文章的指向性又这样明显,我想,江南省的领导肯定是担心要承担什么政治责任,所以赶紧派出调查组来进行调查。”

“安老师,你说我哥会有事吗”林芳华焦急地对安子轩问道,在她看来,安子轩应当是很有经验的。

可惜,安子轩也只是一个书呆子而已,他对于政治的认识,仅限于自己经历过的运动。听到林芳华的询问,他摇摇头道:“我也说不清,按理说,林经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应当是没什么事情的。但政治上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呢”

林振华稳了稳神,把报纸拿回来,自己从头到尾把那篇报道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了轻蔑的微笑。

在这篇报道上,记者列举了林振华从承包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至今的所作所为,专门指出了林振华在汉华重工所拥有的股权,以及受美国hh公司委派担任汉鲁机床公司董事长等事情。在描述完这些事实之后,记者质疑道:林振华这样做,难道不是在变相地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吗汉华重工的前途,是姓资还是姓社呢

姓资姓社,在当时的确是一顶可怕的大帽子。如果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认为汉华重工姓资,那么林振华的前途就堪忧了。

不过,作为一名穿越众,林振华却知道,姓资姓社,是最不值得担心的一个罪名。因为两年之后,小平同志将会发表著名的南巡讲话,其中最核心的一句,就是“不要问姓资姓社”。今天大家看来觉得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到那个时候将变得无足轻重。换句话说,南导给他扣的这顶帽子,绝对属于是有惊无险的。

“大家不必担心,报纸上只是一面之辞,奈何不了我的。”林振华对众人说道,“省里派出调查组,也是为了应付一下报纸的质疑吧。我在汉华重工行得端,走得正,所有的干部群众都可以给我作证,我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安子轩说道,“林经理,你还是当心一些为好。”

“td这还让不让人干活了”张逸华暴怒道,“如果林经理做的事情不是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才是社会主义难道好好工作就是资本主义我看这些记者的屁股完全就是坐到歪凳子上了。”

“没事的。”林振华道,“现在的中国不再是过去那个形势了,打棍子、扣帽子这样的伎俩,是成不了气候的。各位,我得先回浔阳去一趟,你们不要受这件事的影响,要抓紧时间把工业汽轮机搞出来。”

“林经理,你放心吧。”安子轩和张逸华都郑重地回答道。

林振华带着毕敏离开了汽轮机研究组的办公室,安子轩和张逸华把他们送到门口,扭回头一看,只见林芳华痴痴地站在那里,眼睛红红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小林,不要太担心,林经理不会有事的。”安子轩安慰道,“你还是安心工作吧。”

“我我不想工作了我哥都被上级调查了,我还做这些有什么意思”林芳华带着哭腔说道。

“小林,你怎么能这样想”张逸华斥道,“大乙烯是林经理一手抓的,如果没搞好,别人就更有理由抓他的辫子了。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是要把事情做好。只要大乙烯攻关能够成功,林经理就是石化战线上的英雄,到时候也就没人敢拿他怎么样了。”

“安老师,是这样吗”林芳华对安子轩问道。

安子轩道:“是的,张工说得对,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要团结起来,把林经理交代的工作做好,这是对他最好的支持。”

“那好,我现在就回去工作。”林芳华使劲地咬了一下嘴唇,然后转头对张逸华说道:“张工,你抓紧时间做叶片的形状设计吧。我向你保证,三个月,最多三个月时间,我一定把符合要求的叶片材料拿出来”

412 稳定人心

412 稳定人心

林振华犯错误了

一个传言在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的大院子里不胫而走,汇集在这里进行研究工作的几千名技术人员几乎全都惊呆了。

这些技术人员都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在几个月前,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不认识或者不熟悉汉华重工以及林振华。但经过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都已经把林振华当成了一个可以亲近的领导,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偶像。

林振华几乎参与过所有研究组的讨论,不管是哪个领域的技术,他都能够听明白,而且有时候还能够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意见。他是大乙烯项目组的最高领导,但他对于每一名技术人员都十分谦和。对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年轻工程师,他会亲切地称呼对方的名字;对于那些年龄比他大的,他则一律称呼“某工”、“某教授”、“某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