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263

分节阅读 2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嫌多的生物,更何况是像何岚这种相貌出众、性格开朗的师妹呢旁边的张琼长相比何岚略逊色一些,但也算是清秀饴人,相信宿舍里的禽兽们是不会拒绝的。

早有人飞跑着先回宿舍报信去了,男生宿舍是什么德行,林振华是心里有数的,如果不事先收拾一番,估计大家也不好意思请女生去参观的。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进了学三楼,来到黄冈的宿舍。宿舍果然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床上的被子都已经按军训时候的标准叠成了豆腐块。屋里挤满了人,有些人没有地方呆,索性爬到上铺坐着了。林振华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来看他的,还是来看两个师妹的。

林振华等人在靠门边的铺位的床沿上坐下,有学生给他们倒上了茶,在这个时点上,男生宿舍里还能找着开水,也算是一种奇迹了。

“黄冈同学,其实我主要是对你今天讲的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想向你请教一下的。”在与众人寒暄了一番之后,林振华对黄冈说道。

黄冈道:“林经理,你可别说请教二字,其实,我的很多想法也是受到你们公司一些作为的启发,要说请教,应当是我们这些学生向你请教才对。”

林振华摆摆手,示意黄冈不必说这种恭维的话,他说道:“黄冈,你今天说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能搞大进大出的出口加工工业,我觉得这个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像咱们中国这样大一个国家,农村劳动力占了八成以上,如果不搞出口加工工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何实现”

黄冈道:“林经理,其实我并不反对搞出口加工工业,我反对的,只是那种单纯搞出口加工工业的思路。加工工业是全球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中国肯定是要占领的。但与亚洲四小龙不同,中国不能只占领一个环节,而是应当占领整个产业链,否则,就会出现我今天说的那种情况,你买什么,什么就贵;你卖什么,什么就便宜。”

“可是,于教授说的,也有一些道理。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但在资源和技术方面还很薄弱。于教授今天说的那个电冰箱的例子,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国内目前的确是压缩机生产能力不足,如果不依靠进口压缩机,而是一味等待国产压缩机,那么我们的电冰箱组装就发展不起来。”林振华说道。

看到学生们不太理解的样子,林振华便把当前整个电冰箱行业的情况都讲了一遍。这一屋子学生都是学工业经济的,技术方面也都有所涉猎,所以林振华说的事情,他们都能够听懂。

黄冈听完林振华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听林经理一席话,我对于产业链的问题,理解得更透彻了。林经理,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正如你所说,目前我国的电冰箱组装能力非常强,比如说,相当于一年1000万台的能力。压缩机的能力比较差,相当于一年100万台的能力。而生产压缩机用的机床和原材料,绝大多数需要依靠进口。”

“正是如此。”林振华道。

黄冈道:“按照于教授的观点,中国应当放弃压缩机的生产,一味生产电冰箱,是这样吧”

林振华道:“按他的观点,的确如此,但这个观点我一直是不赞成的。今天听了你的解释,我认为与我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如果说中国要占领整个产业链,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和资金实力,也是办不到的。所以,我想向你请教一下,应当如何做才好。”

黄冈道:“林经理客气了,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请林经理批评。我认为,首先,我们不能放弃出口加工工业,于教授的观点,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加入全球大循环,至少对于沿海一些地区,还是可行的。

我今天反驳他,只是想说明一点,我们加入全球大循环,不能只着眼于一个环节。我想,我们是不可以这样做,我们形成1000万台电冰箱的组装能力,形成500万台压缩机的生产能力,再形成能够提供300万台压缩机生产的设备和原材料制造的能力。这样一来,我们既利用了全球大循环,但又不是依赖全球大循环。”

林振华静静地想了几秒钟,点点头道:“我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们要形成一个梯次来进入全球产业链,组装加工方面,我们占领80;配件方面,我们占领40;设备方面,我们占领20,是这样吗”

黄冈拍掌道:“正是如此,林经理总结得太好了。我觉得于教授的错误在于,他认为我们应当只占领一个环节,就是组装加工,占领100,其他的都让出去。小国可以这样做,大国绝对不能这样做。”

何岚一直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听到此处,不禁插嘴道:“可是这样一来,咱们国家还是处于低端啊。咱们的大头是在组装加工方面,听我爸爸说,组装加工是利润最薄的,越向产业链的上游,利润越高,难道咱们就一辈子都处于下游吗”

324 他们终归要输

324 他们终归要输

听到何岚的质疑,林振华解释道:“何岚,这个问题不是靠赌气就能够解决的。我们国家的底子薄,而且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都没有工业生产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从低端做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放弃装备制造业。只是我们的装备制造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短期内要超越它们还是不现实的。”

“黄师兄,你觉得林经理说的对吗”何岚转头对黄冈问道。当着众人的面,何岚也不好意思称林振华为哥了,这样有点显得太萌。

黄冈点点头道:“我研究过林经理他们公司的案例,我觉得他们公司的许多做法是非常好的。在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国内有些企业就选择了放弃,而林经理的公司还在坚持。他们一边想办法延长落后技术的生命周期,一边积极开发新一代技术。上次报纸上讲汉华重工开发成功40万吨大化肥成套设备,我不了解技术水平到底怎么样,但从报纸上的报道来看,至少也是填补了国内空白的。”

林振华道:“这个我倒是可以向你介绍一下,40万吨大化肥那个,的确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吧,但与最先进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黄冈道:“林经理不用着急,其实,对于我们这样的后进国家来说,采取跟随战略是最合适的。以咱们的技术水平,要在最前沿的地方去和发达国家竞争是不现实的。你们开发的技术,能够实现进口替代,占领国内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就非常了不起了。”

“林经理,你们干嘛不再使使劲,一下子冲到最前沿去呢不是说最前沿的利润最高吗”张琼插话道,作为大一的新生,她对经济的了解有限,但从众人的谈话中,她知道最前沿是利润最高的。

黄冈摇摇头道:“这位师妹,其实这里有一个误解。从单独一件产品来说,最前沿的确是利润最高的。但从整个市场来说,其实利润最高的反而是落后一代的产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