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93

分节阅读 9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经理啊”警察黑着脸问道。

“我是,我是。”熊立军连忙上前,二话不说先递过去一支烟,“警察同志,我是汉华实业公司上海经销处的经理熊立军。”

警察摆摆手,拒绝了熊立军递上前的烟,说道:“这个人是你们单位的职工吗”

“是的,他犯什么事情了”

“他在马路上发宣传材料,这个事情,有没有报派出所批准啊”

“这还要报批准”熊立军有些傻了,不会吧,在丰华经营欣欣商店的时候,他就干过这种事情的,没听说派出所还管啊。

乐川走上前来,接过熊立军手上的烟,递给那警察,说道:“小倪啊,这个事情是个误会。熊经理是从外地来的,不了解我们上海的规定。我呢,也忘记了提醒他,所以搞出了这个误会。”

那警察名叫倪俊武,是分管这一片的,与乐川自然是很熟。见乐川出来说话,他的脸色和缓了一些,接过了烟,熊立军连忙上前按着打火机给他点燃。

“我刚才听这个小伙子在街上喊,说什么睡莲牌电风扇的十大缺点,你们这是搞什么名堂,是不是在诬蔑其他厂子的产品这是不允许的,知道吗”倪俊武说道。

乐川笑了起来:“小倪,你不知道,这是他们自己捣自己的浆糊。这个睡莲牌电风扇,就是他们自己的产品。他们说是说十大缺点,其实都是优点呢。”

“哦,还有这个说法”倪俊武也起了好奇心,“是怎么回事”

不等熊立军自己说,边上有售货员就已经鸡一嘴鸭一嘴地把所谓十大缺点都说了一遍,倪俊武听了连连摇头道:“这也太夸大了,真有这么好吗”

乐川笑道:“好不好,顾客知道的。你看,我这里还有几个牌子的电风扇卖不动,他们这个,就两个钟头,100台出去了,明天还有400台,我担心都不够卖的。”

“有这么好吗”倪俊武似乎有些心动的样子。

熊立军何等有眼色,见此情景,偷偷地向乐川使了个眼色。乐川也是老江湖了,平日里与派出所的关系也不错,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他对倪俊武说道:“小倪,你如果感兴趣,明天可以带刘所长他们一起过来看一下子,我给你们派出所留五台好了。至于价格嘛,我们现在零售价是248,给你们派出所的话”

“可以按出厂价,180一台。”熊立军当即表态道。他想起林振华对他说过的话,这个派出所,应当是值得结交的对象了。

“那就太感谢了。”倪俊武满面春风,全然没有了刚进来时那种冷若冰霜的样子。他和乐川、熊立军随便聊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临出门前,他像是无意似地说了一句:“熊经理,你们如果明天还要发单子,记得到派出所来做个备案。”

119 趁火打劫

119 趁火打劫

“朱厂长,特大喜讯”

林振华一头冲进朱铁军的办公室,兴高采烈地说道。

“哦,又有什么喜讯”朱铁军问道。

林振华把一张电报纸递给朱铁军,说道:“朱厂长,我们上海经销处报告,首批运往上海的1000台电风扇已经销售一空,新拿到了订货单有5000台。据上海商业部门的行家估计,到明年夏天的时候,我们的电风扇在上海的销量,最保守计算也能有10万台。”

“10万台”朱铁军笑得合不拢嘴,“小林,你太有办法了。如果有10万台,按你们的成本价和出厂价计算,就有800万利润了,我的天啊,这抵得上我们汉华机械厂做几十年的了。”

林振华得意地说道:“还不仅仅是这点呢。现在褚红阳正在打武汉市场,兰武峰去打南京市场,也都有一些收获。不过,这两个地方的购买力比上海差一点,上海不但有上海本地人的购买力,还有很多去上海出差的人也会在那里买东西,所以市场大得很啊。”

朱铁军道:“太好了,太好了。小林,那你们得抓紧生产,扩大规模。可不能让到手的利润白白溜掉了。”

林振华道:“朱厂长,这也是我来找你的原因之一。你看,我们汉华实业公司,到目前为止还只有厂里原来批给我们的四亩地,根本就不够用了。现在我们生产规模一大,原材料和成品都只能堆在露天,我还得求苏永盛科长晚上给我安排民兵站岗看守,这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朱铁军想了想,说道:“这个问题不太好办,厂里空闲的地方倒是不少,可是都零零碎碎的,也没法拿给你们做车间。”

林振华笑道:“朱厂长,不瞒你说,这几天,我也绕着全厂走了几圈,把几个地方都看了一遍,正如你所说,的确都不适合拿来做我们的车间。所以嘛,我想请厂里帮帮忙,帮我们在外面找一处场地,租下来也可以,买下来就更好,作为我们汉华实业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

“你看中什么地方了”朱铁军问道,他从林振华的眼神里能够看出来,林振华肯定是已经有想法了。这个小年轻,脑子里想法不少,有点谋定而动的味道。

林振华道:“我倒是相中了一个地方,是褚红阳给我介绍的,我后来也专门去看了一下,觉得非常不错。不知道厂里是不是能够帮我们把这个地方弄到手。”

“什么地方”

“浔阳自行车厂。”

“浔阳自行车厂”朱铁军有些意外,“那是在浔阳市的地方啊,你要把厂子搬到那里去”

林振华点点头:“没错,朱厂长,我们现在生产规模扩大之后,就感觉到运输面临的瓶颈了。丰华只有一条铁路通过,铁路上的车皮十分紧张。我们通过梁厂长介绍的关系,和火车站的同志混得比较熟,所以这几次的货都能够及时地运出。但是我想,我们不能总是靠这种方式来运输。更何况,铁路运输的运费也非常贵,虽然我们可以摊到每一台电风扇的利润里去,但这毕竟也是一笔大钱啊。”

“所以你们就看中浔阳了”

“没错。”林振华道,“世界工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工业都是首先在临近海洋或者大江、大河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咱们江南省不靠海,但咱们有长江航线。我问过了,在丰水期的时候,浔阳港口甚至可以停泊5000吨的海轮,这非常有助于我们降低运输成本。”

“可是,你为什么会看中浔阳自行车厂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