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帝国从来没有神圣的 > 分节阅读 363

分节阅读 3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诸侯,现在正在谋求一个王位如今,匈牙利的国王,年老力衰,并且并无子嗣的阿提拉是一个非常好的目标。特蕾莎向阿提拉提出了邀请一个政治联姻。说她愿意成为阿提拉的新的王后

威尼斯:又一次的胜利,或者说,又一次跟对了人。威尼斯再次站在了胜利者这一边虽然说胜利者什么的,基本上和诺曼人是同一个代名词。然而,在获得了“胜利”之后,威尼斯人发觉他们的日子变得更加难过了。原本稍微恢复了些许的海上贸易,在诺曼帝国编制成形的贸易网面前毫无竞争力。而威尼斯又没有其他赖以为生的渠道。虽然现在,威尼斯仍旧凭借着它的底蕴维持生计。但是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城邦迟早会变成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势力

罗马教廷:统治欧洲中世纪的信仰堡垒,神圣的圣城罗马,如今被诺曼人的铁骑踏破。各个主教区的大主教们遭到清洗。埃吉尔或者将这些肥沃的土地纳入囊中,或者慷他人之慨,赠与他的盟友和附庸们。而踏破了罗马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各个国家再不用缴纳什一税,也不用购买赎罪券。这将大大的增加各个国家的税收,并且提高经济实力。

当然,在蒙昧的中世纪,天主教徒们,农奴和贱民们仍旧需要一个精神上的支柱。这就是埃吉尔并没有将罗马教廷毁灭,而是将它变成自己的傀儡的原因。而傀儡,就该有傀儡的样子。罗马教廷如今或者应该改称为梵蒂冈教廷因为它们所拥有的领地,只剩下了一处梵蒂冈教皇宫。而庞大的教士群体也有相当部分被强制解散。诺曼皇帝在制定一个计划,就好像东方僧侣的度牒制度一样。今后所有的教士都必须通过考试,以证明他们在神学方面的造诣和他们的神职相符合。当然,这个考试的难度或许稍微高了一点

东罗马帝国:诺曼帝国的再一次胜利,让东罗马的希望落空。诺曼帝国蒸蒸日上,东罗马日薄西山这样的状况仍旧持续着。并且,在罗马协议的几个月之后,用意大利换取叙利亚被证明是个赔本到了极点的买卖。蒙古人对于叙利亚的进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帝国不得不征召更多地部队,去守卫那里。这也让帝国原本就很艰难的财政雪上加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使诺曼帝国的莉莉安奴公主殿下,带着她的改革方案,以及改革口号回到了君士坦丁堡正如同埃吉尔所想的那样,罗马帝国新一轮的政治斗争即将开始。

摩尔多瓦苏丹国西班牙三国:诺曼帝国横扫欧陆的事情,似乎完全没有影响到摩尔多瓦的进攻。在苏丹阿尔斯兰的带领下,摩尔多瓦的军队横扫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将东罗马的势力连根拔起。就这样,在丧失了意大利领土之后,伊比利亚的领土也丧失的东罗马帝国,只能维持本土巴尔干,小亚细亚一代的势力了。

然而,阿尔斯兰在占领了整个南伊比利亚,将他的领土拓展了一倍之后,仍旧没有满足。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北方,莱昂卡斯提尔,阿拉贡和葡萄牙三个国家。新一轮的战役,新一轮的收复失地运动即将开始。只是对手从东正教徒换成了穆斯林但是,管他呢,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是敌人。只要他们还拥有西班牙的领土就是敌人。这一点再明显不过了

奥斯曼土耳其:在连续几次的失败之后,土耳其丧失了小亚细亚的大片土地。龟缩在高加索地区舔舐伤口,积蓄实力,期待着下一轮,与东罗马之间的战争然而,就在这时候,新的敌人出现了他们不是天主教的法兰克人,也不是希腊人。更不是诺曼人或者与他们相同信仰的阿拉伯人。

他们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属下,是伟大的蒙古帝国的战士。这些人,在他们的指挥官怯的不花的率领下,猛烈的攻打叙利亚地区。见识过蒙古帝国力量的土耳其人异常的不安。他们转变战术,将军队布置在与叙利亚,与波斯的边境地区,防备着蒙古人随时有可能发动的进攻,并且向蒙古军队派遣了使者,希望能够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

第九部 黄金时代 小结:年表记录2

帖木儿:彻底战败的帖木儿汗国,如今最大,也最富庶的中亚,波斯地区全部被剥夺。只允许保留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地区。士卒疲惫,国力匮乏。并且需要将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供给蒙古人作为赋税。这让帖木儿连维持他现有的军队都很困难。而印度西北部,锡克教徒的独立,更是让汗国的状况变得愈发糟糕。阿富汗,巴基斯坦都是贫瘠之地。比不得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印度。倘若失去了印度领土,那么帖木儿汗国就真的要变成二流不,是三流势力了

因此,在连续几次进剿失败之后,帖木儿决定孤注一掷。集结他如今全部的兵力总共十万精锐的草原骑兵和波斯籍重步兵,以及来自阿富汗的山地步兵组成的大部队,向着锡克教徒所控制的旁遮普地区前进

旁遮普:自立为旁遮普大君的锡克教宗师蓝吉特,这一次遇到了极大的麻烦。尽管帖木儿军队,在于蒙古人的对抗中损失惨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帖木儿孤注一掷,仍旧能凑出十万大军来。并且在装备,经验,作战能力上,比锡克人临时组建的五万军队强很多。

尽管如此,尽管敌强我弱,胜利的机会渺茫,但是锡克教徒们仍旧选择了战斗。而毕竟,他们是防御的一方。拥有地利优势。锡克人们勇敢善战,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尚未可知。

马拉地:惨重的失败和挫折尽管动员了半个印度的军队。但是,在面对彪悍的唐军时,马拉地王国仍旧输的一塌糊涂。损兵折将不说,还丢失了大片的领土。总共三十万马拉地军队,如今只剩下不足十万人。而国土面积也缩水了三分之二。

在眼看着就要灭亡的时候,马拉地国王不得已,选择了投降。贾特拉帕蒂跪倒在唐军总指挥安禄山的面前,奉献了他的财宝,他的妻妾以及他的所有珍藏以及十几万奴隶。以此换得了唐王朝或者说安禄山个人的谅解。马拉地王国得以幸存,并且在印度南部地区苟延残喘。

然而,经过这次失败之后,马拉地各个邦的土王们,愈发看不起他们的大王了。贾特拉帕蒂的政令出不了国都。印度南部各个邦国纷纷独立,马拉地王国只拥有名义上的宗主权。印度再一次的分裂了

唐:当他获得了最精锐的五十万唐军的指挥权。当他占据了印度东北部,印度中部,上百万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当中央政权腐朽堕落,而唯一一支仍旧听命于李隆基的部队,却被他派遣到了江南地区的时候。这简直就是天赐的良机。如果他再不有所行动,不单单是自己觉得可惜,跟随他的兄弟,将领们也会觉得不满。尽管在史书中,或者能争取到一个忠臣的虚名但是那完完全全的没有意义。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当时,安禄山的脑海中不断地,不断不断的出现这样的话语。军队,实力,皇帝宝座一切一切都在刺激着他的野心。让他的心好像被猫爪了一样,难受的要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