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霸王门徒 > 分节阅读 137

分节阅读 1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坚战中的损失也颇为惨重,兵卒伤亡也超出了一万有余。不过,此战消灭了现在幽州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劲旅,也为下一步的大踏步进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一贯坚持除恶务尽的贾诩就对下一步的进军作了相应的布置。贾诩首先派以逸待劳的颜良所部拨出一万铁骑,由颜良亲自率领前去接替追敌的张飞所部一路不停顿的追下去、并作为全军的前军直接向蓟城的门户范阳进军。

其实贾诩这样的布置也有着为防万一的考虑。现在虽然还没得到张辽、徐晃、太史慈等所率东路军的具体进军情况,但按时间预测张辽等现在肯定已经进范阳;如果不随后紧追下去,贾诩是担心高干、牵昭、田豫等收拢残部后,依靠地理环境的熟悉对张辽的东路军进行偷袭。而现在派出一支铁骑随后紧追不舍,也就使高干。牵昭、田豫等没有了喘息之机,也就根本无能再收拢残部了。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小小的疏漏而造成满盘皆输的范例比比皆是。心思缜密的贾诩又何能让已经大败亏输的高干、牵昭、田豫等觅得一丝的可趁之机

颜良率领着一万铁骑踏着尚未散尽的硝烟开拔后,经过了一个多月纠缠、鏖战的大军主力也需要做以暂时的休整。另外,死伤兵卒的安置、俘虏的整编等等亦需同时进行;还要给负责粮草押运的张燕、杨凤等送信调集粮草,为下一步大军向幽州的纵深进军做好相应的辎重准备。对于这些,已经常年随军征战在外的青、冀都督府属吏们自然是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因而,一切均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北征幽燕的战事已经进入了中局阶段。

第二百二十八章 乘胜进军 三更

西路军在盘河沿岸经过了激烈的争夺获胜后,全军也进入了暂时的休整阶段。随后的几日,快马也先后送来了前军颜良所部、以及东路军的进军情况。

颜良率领着一万铁骑一路的狂追,把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高干、田豫等撵得直恨爹娘给他们少生了两条腿儿狼狈的逃进了范阳城。人被逼急了,有时的思维状态也好像被桎梏住了似的坚持一条道儿跑到黑。幽州的败军好像就出现了这种状态大部分幽州兵卒兵败后均是一门心思的直奔范阳逃去。因而,颜良所部在追击的一路上可真是忙了个不亦乐乎沿途颜良所部仅败兵就相继收降了数千。不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迟滞了颜良所部的追赶速度,给高干、田豫的逃出升天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保证。当然,被我叮嘱要尽量注意寻找的心思缜密的牵昭也并没在沿途出现,他肯定是已经抄小路隐秘的逃回了范阳。

张辽、徐晃、太史慈所统率的东路军则坚持着稳步推进的原则。在颜良率部进入范阳境内之前,张辽、徐晃、太史慈等率军已经入屯了范阳三十里外扎下了大营,边休整、边等待着西路军前来会合后再向幽州的纵深进军。颜良率部赶到后,自然是同张辽、徐晃、太史慈等的东路军合兵了一处,共同开始做着攻打范阳城的前期准备。

范阳,距幽州的治所所在、目前袁氏的大本营所在地蓟城还不到二百里;是后世的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的胡儿干殿下、安史之乱的元凶安禄山起家的根本之地。同样,范阳也是蓟城的咽喉和门户。当年洛阳讨董之后声望和势力一时无两的袁绍就是在此一战击败了幽州的一镇强藩公孙瓒,把公孙瓒围困在蓟城之内达数月之久。最后,逼得突围无望的公孙瓒亲手斩杀了自己的家眷、自焚在木制的十几丈高楼之上。从此之后一镇强藩公孙瓒及其所有亲朋、故旧几乎就一锅端的被彻底的从人间蒸发化为灰烬了这其中也包括我当年的盟友、被那位大汉皇叔刘备忽悠去幽州的青州刺史田楷。可能那场大战的幸存者现在也就只剩下了灾难临头时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刘大皇叔三兄弟了

后来我也曾无意间了解了一下当时的情形,其实刘备三兄弟在范阳兵败后并未随公孙瓒退往蓟城,而是撇下了对刘备有知遇之恩的公孙瓒、以及被忽悠去的田楷,刘备在关、张这两个超级怪物的保护下直接就溜之大吉了当然,刘备对关、张兄弟也是理由充分、表面上大仁大义的一顿形势已经危如累卵,我等应舍命突围前去搬请救兵的神侃才忽悠得关、张兄弟随他欣然前往。

其实,就像三兄弟赶到徐州后、秉性耿直的程昱的一番抢白一样,刘备是满嘴跑舌头的纯属胡说当时程昱的原话是:徐州相距蓟城达千里开外,而且还要横穿袁绍的起家根本之地冀州;即使是十万大军一路战无不胜的攻到蓟城亦需两个多月的时间以上,那时即使赶到,伯圭公孙瓒字公也早就让袁绍给挫骨扬灰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刘备纯属是在胡说八道

提起当年的一些往事,这些一时之雄们还有时还确实是在夸大其词的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当年袁绍势如破竹的击败拥有白马义从这支强军的公孙瓒,其实其自身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算太大。而起到关键作用的:一方面是由于公孙瓒过于的嚣张跋扈擅自斩杀了民望、官声俱佳的幽州牧刘虞,在幽州内部造成了分崩离析、四面楚歌的局面;使以鲜于辅、阎柔等为首的幽州故吏完全站在了袁绍一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袁绍拥有了麹义这一员统率骑军挥如臂使、令匈奴图各族都闻之胆寒的大将;袁绍在同公孙瓒开战之始,袁军就一直以麹义为大军的主帅,袁绍也就是在麹义突破范阳后抱着彰显其丰功伟绩之心才急三火四的赶到征战的第一线。

袁绍的这种心胸、这种作为连麾下大将的功劳尚要贪心的前去争夺。又何能大言不惭纵横天下又何能不因形式的逆转而势颓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这也是我对虽然行事诡诈、但亦不失大气的曹孟德怀有着敬重之心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在曹氏、夏后氏没落之后,我也尽力的在争取给他们保住一些生存的空间,同时也对曹氏的故吏加以了延用。惺惺相惜既是对手、同样也堪称知己。同样,在曹孟德与其长子曹昂无意间展望未来时亦有交代:大业成则实属万幸,败则无敌侯我当年的封号亦会对我等族人加以照拂;故尔等不应对无敌侯有所敌视。所谓知己,永远是双方彼此的心态感应;而不应是单方面唱独角戏的自卖自夸。

经过数日的休整,北征的西路军也开始向蓟城进军。在大军开拔的同时,我也让郭嘉派人传信给渔阳的鲜于辅、阎柔、卢毓等,信中要求他们不要再前来配合对蓟城的攻击,而是从渔阳出兵迂回到蓟城的侧后。其作用一方面是防止大漠的胡人在司马懿的从中撺掇下会对袁氏加以支援,迂回到蓟城的侧后就是要相应的加以阻击。另一方面则刚好相反,是要防止袁氏彻底兵败后逃往大漠。出乎意料之外的出了司马懿这个胡人的走狗就已经够让人闹心的了如果让袁氏再跑道大漠去助纣为虐,那可就要添更大的乱了狗急跳墙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啊

当西路军赶到范阳同东路军合兵一处后,数量上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而且近半的是彪悍的铁骑。军容、军威大盛张辽、徐晃、太史慈、吕蒙、管亥等东路军的众将前呼后拥的把我同郭嘉、贾诩迎进了中军大帐。说起来我也有一年多没见到过这些忠勇的属下了,这期间甚至还经历了荆、蜀和全面进军中原的两次大战。望着这一群威风凛凛、声威赫赫的当世名将,我心情高亢、激昂之余,也不由得暗想:有这么一群忠心耿耿、如狼似虎将领,又何惧任何的对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