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顺宗 > 分节阅读 268

分节阅读 2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样的结果,郝玼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战后清点损伤,靠着城内奴隶的起义,唐军攻打这么一座坚城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只战死不到千人而已,多数是被吐蕃兵临死反噬所伤。对这样的战果郝玼也很高兴,根据兵部颁发的条例安抚了死伤的士兵后,郝玼就接见了城内义军的代表。出乎郝玼意料的是,那个衣衫褴褛的奴隶见到郝玼就行礼道:

“下官孟尧参见副元帅。”

郝玼在高位多年,也有了些官威,当即板起面孔道:

“孟义士,你和兰州义民此次立下大功,本帅很是感激,也自然会禀报朝廷,授予义士及有功诸人官爵赏赐,但是义士现在就自称下官,未免有些越制了吧”

结果这孟尧却道:

“启禀副元帅,非是下官为自己求官,而是下官确实就是大唐官员。下官原是粮秣统计司属下五曹参军,五年前被派往兰州,潜伏至今才奉命发动。”

郝玼果然惊讶了,起身问道:

“战前的兰州情报莫非就是由义士派人送出的”

孟尧笑道:

“分内之事,何足副元帅挂齿。”

郝玼见此人不卑不亢,很起了爱才之心,就问道:

“不知孟参军如何能在此潜伏得五年。”

孟尧叹道:

“副元帅可知,此地男女多是汉儿他们在此忍辱含垢数十年,所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再看到大唐王师,解救他们于水火么和他们在一起久了,自然什么都能忍受得住。”

事情的最后,是郝玼亲自奉酒,对孟尧道:

“孟参军,你是真正的义士。”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章交 锋九

“陛下,郝玼的右路军已经光复兰州。上表奏保举七十军代兵马使杜敢为权兰州军兵马使。”

紫宸殿里,执政裴垍正向李诵汇报最新的战争进展情况,到底进展顺利,在座的几个大臣都是面目轻松。听说郝玼保了杜敢为权兰州军兵马使,众人不禁一起笑了起来。

李诵笑道:

“这个杜敢,听说他在军中倒是个异类”

“谁说不是呢,此人本是凤翔军的一个校尉,后来受了伤,遂在永贞二年退役,在泾原领了一块田,就入了泾原的屯兵,做了屯兵都尉。去年在行原之战中立下战功,郝玼便保举他做七十军兵马使,结果他不肯,只好退而求其次让他代了兵马使。据说此人每战都不希望打前锋,能往后躲就往后躲。不过奇怪的是这人历次带兵,即使吃了败仗,损失也不会太大。”

岐国公李愿在一边接口道。

“与其说他是个将军,倒是不如说他是个老农。”

朝堂里七嘴八舌的声音响了起来。权德舆道:

“陛下,兰州位置紧要,非猛将不得镇守,若此人果真是这样,臣以为兰州兵马使不可让此人担当。”

兰州将作为出师的右路军的粮草辎重大营来建设,此言一出,立刻有人附和。不过李诵却对杜敢这人很有兴趣,又问了李愿几个问题后,道:

“朕倒觉得这个杜敢能担得起这个责任。此人虽然不愿上战场,可是没有一次不是力战到底的。此人虽然不愿打前锋,不过每次即使吃败仗伤亡都很小,朕觉得此人必定是爱护士卒,深受士卒爱戴而且精于阵法,不然绝不会如此。”

裴度道:

“陛下明见万里。兵部的考评上确实是这样。杜敢之所以不愿战也是因为屯兵大都是流民和军中裁汰士兵,这几年得了新政的好处,生活安定了下来,故而士兵都恋着自己的家。不过越是这样的士兵在战场上往往越坚韧,臣听说行原之战之所以大获全胜就是因为屯兵的坚韧,挡住了吐蕃如潮水般的进攻,才为大军赢得了时间。”

李诵所料不差,心情大好,道:

“裴相公言之有理,越是这样的士兵也越珍视现在的日子,在战场上也就越坚韧。既然那杜敢是个得军心的又是个知兵的,就索性去了他头上的权字,直接委任他做兰州军兵马使好了,同时给他些个安抚、捕捉、营田之类的职事让他暂代吧。”

李诵这是要让杜敢军政一手抓了。兰州初定,也确实只能这样,见皇帝作了决断,各位大臣就不再争辩,通过了此议。李诵补充道:

“当然,民政官员的选拔派遣也要抓紧。”

这是裴垍分管的事情,当下躬身应下,说道已经从吏部候选官员中简拔了一批,正陆续派往各地。李诵点头道:

“裴爱卿辛苦了。这事确实要抓紧,各地刚刚光复,尚未稳定,我军也没有彻底击败吐蕃,如果光复各地不能迅速安定,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那就会不能形成有力的后方,我们的三十万将士就等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越境作战,实在危险。对了,裴相公,光复各地有没有做的比较好的,可以作为模范推广,概括其经验,供各地借鉴。”

裴垍道:

“回陛下,确实有一个比较好的,就是狄道。”

李诵惊问道:

“狄道狄道目前不还是两军对峙么”

裴垍道:

“回陛下,臣也是这几日看到文书后才得知的,已经派员前往检查,不日即当回复。不过从呈报的公文来看,做法还是可取的。”

李诵细问,才得知取得狄道后,唐军立刻释放汉人奴隶,恢复奴隶平民身份,而且还迅速根据人口多少年龄高下男女之别等给各家划分了永业田、房屋、衣物,每家由官府贷给粮食籽种和农具,规定按年偿还,种的好的可以减免,从军立下战功的可以减免,又选出大姓壮者暂为里长,几天工夫就稳定了狄道,使得民心归服,人人皆以为大唐圣天子英明神武,以大唐子民为荣,甘为驱驰。

裴垍最后道:

“臣查了一下,这个由李凉公委任的权狄道令,是前进士李贺。”

无论郝玼还是李愬抑或李光颜、刘雍,都是开府建衙的大将,可以有相当品级官员的委任权,每人在出征的时候都是揣着几百张空白告身,只要把人名一填,就可以生效,只要往吏部报个备案即可。裴垍去查一个小县令的任命,足见他很认可这个李贺的作为。

李诵想了半天,才问道:

“这个李贺,可是郑王亮的后裔”

裴垍答道:

“正是。”

李诵又问道:

“这个李贺,可是因为父亲名晋而被人妒忌,诽谤不能考进士的那个”

韩愈道:

“真是此人。那时多亏陛下英明,特许他参加了进士考试,才取得了功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