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顺宗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余庆、李巽、卫次公、王叔文、郑因,中生代的武元衡,李吉甫、权德舆、裴垍、裴度、李藩、李绛、柳冕、韦执谊,韦丹、李愿、李庸等,年轻一点的李愬、李绛、崔群、王涯、韩泰、凌淮、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元稹、韦贯之、阿迭光进、阿迭光颜等,只要用好这些人才,唐朝的中兴并不是梦想。

导致唐朝趋于灭亡的明显因素,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宦官和党争消耗了唐中央的实力,使得唐中央无法积聚全力对付藩镇,最终导致了藩镇实力越来越强,中央越来越弱,直至唐朝的灭亡。而一些人们一般不太注意的因素,则也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发展,最突出的就是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一方面使得一些大家族越来越强,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沦为奴隶或者流民,严重影响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和人力资源,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历来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关键因素。而苛刻的统治会促使这股力量和作为朝廷统治基础的农民的爆发反抗,最终燃成燎原之火,毁灭整个统治机器。

现在影响中央效率和力量整合的宦官集团已经被拔除,宦官已去,由宦官导致的党争估计也不会出现了,起码在李诵看来,朝廷内部现在是团结的,向上的。目前朝廷主政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主张削平藩镇的强硬派,五个宰相中杜黄裳有经济之才,陆贽善于统筹全局,威望卓著,郑余庆长于人事,武元衡刚直,李吉甫实干,而且个个进取心都很强,这样的宰相班子在整个唐朝都排得进前三。这些人里,李诵对杜黄裳、武元衡有知遇之恩,对陆贽、郑余庆有再造之恩,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有这些人做帮手,李诵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明确要干什么事,怎么干。

年前发去的百官上书论政终于在二月得到了结果。解决藩镇问题是朝野上下的共识,在宰相会议上,李诵用右手在地图上逆时针画了一个半圆道:

“先淮西,后山东,最后河北。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这一个半圆牵扯到了七个最强的藩镇,宰相们没有任何异议,七镇中淮西最弱,卡在朝廷生命线上,又四面都是朝廷控制区,理应最先动手,河北各镇西有太行,南有山东为屏障,又互相勾结呼应,朝廷在太行以东只有一个张茂昭的易定镇支持,兵员投放和粮草供给都不容易,所以排在最后。

“七镇不臣已经数十年,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可贸然兴兵。朝廷首先要做的,是肃清政治,巩固地方,加强财政,改革军制,希望各位相公同心协力,致力国事。”

“谨遵圣谕。”

宰相们齐声说道。

至于西川,这个时候谁还会为西川操心呢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三十九章吓出来的胜利

今天用老爸的古董级刮胡刀刮胡子,居然割破手指,带血上传啊,求收藏感谢镀金王座兄指出错误,我对医学史所知确实不多。希望各位书友大大给出更多的意见。

李吉甫不但是个实干家,而且是个点子很多的实干家,入相之前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议选派中央大员节制地方,刚刚入相就针对高崇文打一仗伸一次手的讨厌行为出了个主意。

高崇文得到了嘉奖诏书自然开心不已,不过开心之余又看到了邸报,高崇文的喜悦心情立刻荡然无存,骂道:

“这些个读书人个个花花肠子恁多,说好和老子一起邀功,却背地里做出这等事情来”

当下击鼓聚将,商议破关。你道邸报上写些什么

准严砺所奏,令其从水路直驱成都。

原来严砺除了和高崇文一起上表请功外,还单独上表,请求皇帝准许他从水路进攻成都,这可就让高崇文大为不满了。

高崇文攻下万胜堆后按兵不动,一方面是应严砺所请一起向朝廷邀功,另一方面是为了消耗西川军的力量,同时扫荡各地,肃清成都周围之敌,连日来先后八次击败仇良辅,又派兵接连拿下德阳,广汉,将西川军主力死死钉在鹿头关周围,如果严砺此时从水路直驱成都,十有八九能拿下,高崇文心急如焚,想要立刻发兵去攻成都,可是鹿头关内数万兵马却不能不管。如果要拿下只怕损失不会小,只得聚将议事,商议如何拿下鹿头关。

将领们匆匆从各营赶往中军,只有李元奕在进帐的时候,回头往营外看了一眼,随即叹了口气。

高崇文的第一句话不是谈战局,而是面有愠色的问道:

“阿迭光颜还是没有到吗”

要想攻破鹿头关就要有足够的兵马,而后援的兵马中最强的就是阿迭光颜这支,按照高崇文给出的命令,阿迭光颜应该在今天到达大营,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阿迭光颜的身影。高崇文道:

“罢了,不等他了,我们先议事吧”

入川为后援的阿迭光颜此时正站在大路上诅咒万恶的大山。阿迭光颜紧赶慢赶,行军速度就是快不起来,眼瞅着无论如何是不能在高崇文规定的时间到达鹿头关了,阿迭光颜不禁觉得脖颈凉飕飕的。事实上,阿迭光颜的行军速度已经很快了,而他之所以加快行军速度完全是被高崇文吓的,本来阿迭光颜知道高崇文在鹿头关好整以暇,所以行军也并不急迫,谁知本部大多北方人马,不适应东西川崎岖多山,过了汉中后,行军速度减慢,结果在阆中听到了高崇文的一些传闻,比如说士兵在行军途中折断了根筷子就被杀头,比如前东川节度使被他以丢了城池为理由砍了脑袋,这些传言到了阿迭光颜这里被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来:

高崇文喜欢杀人立威。

为了避免成为高崇文的另一个宣传工具,阿迭光颜只得想尽办法,加快行军速度,可惜山路难走,拼死拼活还是迟了,眼看天色将黑,却怎么也看不到高崇文的大营,摸摸脑袋上的汗水,阿迭光颜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路越走越窄,找个人问问,咱这是到哪里了”

“启禀将军,咱们这是走错道了”

阿迭光颜腾地站起来,抓住面前的小军官的衣襟,恶狠狠地道:

“你说什么”

“将军,不是小的说的,是前哨抓住了几个西川军的士兵,咱们是走到河这边来了,再往前走,就是江口了。”

“混帐那带路的向导呢”

“向导跑了”

阿迭光颜手一松,放开小军官,两手叉腰走来走去,太阳穴的青筋突突的跳,那小军官见阿迭光颜如此,怯生生地说:

“将军,咱们还是赶紧回头吧,回头走四十多里,再拐上大路,明天中晌就能赶到大营了。往前去,就是刘辟的粮草大营了。”

阿迭光颜蓦地停住,道:

“你再说一遍,前面是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