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纵意红尘 > 分节阅读 179

分节阅读 1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内部也没有经历其他任何大的震荡。一切都很稳定,这部早在红军时期就开始诞生及运转的特别秘密工作机构已经自成体系,任何动荡都能够在内部得到缓冲和吸收而不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其他部门中去。这是成熟的情报机构的特性:不会因为一环脱节就导致情报工作的全面崩溃。

但这是一个警钟。

经验告诉陈磊,戴军与李墨生出色的及时反击是因为他们对此早有准备,而不是因为他们与他们的部门更出色。很明显,在十三处的工作内容中就包括对总参的监督,这让陈磊感到不安。尽管上面曾经告诉他不用担心十三处会给他的工作造成影响,但情报单位从来都是按照需要而不是命令开展自己的工作。他要知道戴军所知道的一切。

“听起来这个办公室完全是由我们的人和安全部的人重新组合起来的。”

陈磊皱着眉头看着坐在对面的海平。由于工作内容和与各部门的良好关系,这位办公室主任对所有的事情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不能与前任领导有更多的碰面,但跟海平的交流就完全是工作之内的事情。

“除了这几次救火行动,我看不出十三处有什么必要的存在,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必要要跟这个办公室交换信息,除非我确切地知道这个办公室的工作内容。”

“这是蓝星月同志的意思。”海平提醒他。

“我知道。”陈磊简短地回答,然后停顿了一下。“我知道这是上级的决定,但我们才是第一线的人,我们要为上级负责,所以有些事情不需要请示。我并不反对从十三处获取资源,但我希望的是,我们能对十三处了解得更多,至少不会再出现古都事件那么被动的事情。”

海平没有说话。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到这件事情,但这不表示对这次事件的调查已经结束,大部分人对此事都采取沉默的态度,这是负责任的态度,组织最终会对这事件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他们这些高层要做的就是三缄其口,避免自己的言论可能对调查工作造成干扰。陈磊是个例外,他是从别的部门空降到自己的岗位上,所以完全没有嫌疑。

“海平,古都事件的确很严重,但也不用看成是世界末日。在情报工作中,这种事情并不希奇,过去有过类似的事件,现在有,而且将来仍然会出现。人的因素是最难确定的,所以我个人认为,组织上和其他人都没必要为这次事件上包袱。情报工作的性质就是这样,基本上我们就是不断地在犯错误,但一旦做对了,前面所有的错误就都得到了纠正。”陈磊点上一根香烟,然后把烟盒推给海平。“你也来一支。”

“你那个没劲儿,我抽自己的。”海平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香烟点上。

“本来我调到这里来还需要些时间,但上级认为人事变动会分散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尽快从这次事件的影响中摆脱出来,但现在看来,我的任命还不足以抵消这个震荡。我们要拿出新举措来,让同志们的注意力再分散一些。”陈磊笑了笑。“当然,工作还是主要的,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海平注意地看着陈磊,没有说话。他知道陈磊不需要自己的意见,他只需要自己的配合。

“国安的人对我们的情报工作从来都没有放松,古都事件说明他们已经把手伸到我们的部门里来。做为同行,我承认他们的工作很出色,所以我们要表现得更好,我要发动所有的力量和渠道,就算我们这边的调查没有什么结果,那么也要从那边知道在我们中间发生了什么,然后,我还要研究一下这个十三处,我知道这个戴主任有什么事情在瞒着我们。我们就是秘密单位,海平,我们很清楚秘密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有秘密,但我们不能允许别人对我们有秘密。”

他把烟头在烟灰缸中里按灭。

“组织力量,彻底从被动中摆脱出来是我们当前最紧要的任务。”

“转移公众视线,是个好注意,老陈。”海平也舒展了自己的眉头。“我马上召集同志们研究一下,争取马上拿出一个计划来。”

“委派专人全权负责。”陈磊沉吟着。“对于十三处上级有指示,我们的工作不能太出格,所以要找好这个人选,这是问题的关键。”

“我对部里的工作比较熟悉,可以推荐一些人选,然后组织来安排。”

海平戴上眼镜,拿过桌子上的纸和笔要做记录。

陈磊微笑摇头。

“这种事情不需要做记录,至少目前还不需要,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如何进行下面的工作,这个才需要做详细的备忘录。”

总参二部某部门的工作量突然增加,而且人员活动频繁,这些变化都在第一时间被设置在北京密云地区安全行动中心的东方红侦听站侦听到。

东方红侦听站属于“全球侦听体系”。它的建立是为了应对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联合建立的“梯队”监听系统。这个“梯队”系统利用设在全球各地的大型监听站和在太空中运行的间谍卫星,可以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收发的一切电子通信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以及包括短波、民用航空和航海通信在内的各种无线电信号进行窃听。

美国还在太平洋的深处有数艘专门用于监听信息用的潜艇。

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公司制造的“吉米卡特”号潜艇造价高达三十二亿美圆,与其他“海狼”级潜艇不同的是,这艘增加了一个舱段了做为多任务平台,从舱内可以释放子艇和蛙人出去切割光缆,收到信息后发送给母艇上的计算机分析,因此艇身增加到一百三十五米,排水量也超过了一万两千吨,是最大的一艘“海狼”。

对光缆通信进行窃听比较困难,首先需要蛙人将埋在海底的光缆扯进工作舱内,光缆的最外层是不锈钢,里面是防腐蚀的塑料,再往里还缠有钢丝,窃听时要先剥开这些外层才能接入光缆,而这还不是最困难的部分。玻璃制成的光纤非常脆,稍不留心就会断裂,前段时间里中美海底光缆断裂就是因为“吉米卡特”号上的工作人员失误所致,所以这才是最困难的部分。尽管如此,这仍然是目前美国对中国的主要窃听手段。

通过上述侦听手段得来的资料会在整理分析后送到白宫和五角大楼,而这些情报的最主要用户就是中央情报局。

从那次之后,国家安全部门迅速的在北京四周建立了一个网状的反监听群。东方红监听站就是其中的一个。可是耐人寻味的是,它从建立成的那天起担负的任务除了屏蔽掉各种国外的监听措施外,最主要的任务竟是针对军部。包括国防部、总参、总政以及北京卫戍军区

这些情报着实让崔毅的办公室紧张了一阵子。

到目前为止,“李墨生”仍然是局里的高度机密,所以崔毅判断,军方并没有真正发现自己的间谍网,但如果戴军坚持要跟地方共享自己的情报来源,那么他和所有的同伴苦心经营的这一计划必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数十亿人民币的损失还在其次,关键是国安系统会丧失与军方关系中重新占据主动的机会。

在崔毅看来,尽管戴军一心钻营,但他仍然只是一个执行者。他可能会是一个成功的将军但永远成不了元帅。将军就是将军,将军可能很厉害,但元帅则是无敌。如果戴军有耐心完成这个计划,那么他将在国安系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这需要时间,而对戴军来说,时间是他的敌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