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秀色人生 > 分节阅读 202

分节阅读 2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忠的女朋友雪中送炭。专业对口,而且看样子人也很精明能干。虽然管理上肯定略显稚嫩,但是这不是主要的问题。只要自己将管理权完全交给她,相信以孔德慧的素质和能力,会很快上手,甚至于会比任何人都做的更好。因为年轻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年轻才有干些事情的魄力和勇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情认起真来,投入全部的精力去真抓实干,任何困难和阻力都将只是这个人成长的动力和经验。

何况,学校目前正处于建设期,孔德慧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四处取经拜佛。去芜存真,边学边干,这个校长职位对于经过四年专业训练和具备三年教龄的孔德慧来说足够了。

“怎么样嫂子,有什么顾虑么”英南看见孔德慧一脸的惊讶和不相信,愣在那里不说话,笑呵呵地等着孔德慧的回答。

“你是我说让我当一个私立学校的校长真的”

“恩。明天你就可以上任。学校的规模有多大,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呵呵不过,我这可是私立学校,不能给你什么政治身份和永久性的保障福利。嫂子会在意这些么”

孔德慧因为转正的事情才辞职不干,要是孔德慧答应自己的请求,只能是作为天马大地公司的一员,来出面管理学校,英南给不了孔德慧转正的机会和保证。要是孔德慧不能放弃对国办教师身份铁饭碗的追求,英南这话等于白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那样英南只能给她另想办法。

“这个学校的管理权和教育制度的制定上,是不是我能做一些主”孔德慧明白校长这个身份所代表的意义,可是并不确定英南能对自己完全放手。任何一个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梦想,身为教师出身的孔德慧更对教育深有感触和幻想。能自己亲自去管理一个学校,实施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这个巨大的馅饼不由得让她怦然心动。可是要是这个校长空有其名而无任何实权,英南只是为了照顾李忠的面子,给自己一个清闲的差事,白拿钱不干活的空架子,她宁可不去当这个校长。

“呵呵,嫂子。原来是担心我给你的校长只是虚职呀嫂子可有点小气了啊我实话告诉你嫂子,目前这个学校的正式员工就你一个人。招收教职工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甚至是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所有的事情,都还没有人去主持。完全彻底的白纸一张,等待你这个大画家去挥毫作画呵呵”

“好的,这个校长我当了谢谢你。”孔德慧听了英南的解释,顿时兴奋得有点坐不住了,连小脸都红扑扑地,连忙答应下来。

“李大哥,你的意见呢”孔德慧是李忠的女朋友,英南总得征求一下李忠的看法。

“小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吧嘿嘿”李忠表示服从领导,看着孔德慧兴奋地表情心里也是非常痛快。

“好。嫂子就这么说定了。学校的工程早就在进行,你明天就可以上任了。从现在起,学校这一大摊子事情就全靠你了。公司除了基建所用资金之外,另外拨给你五百万,用作先期周转的资金。先把学校的管理层框架支起来,然后的事情你就看着办吧”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向来是英南用人的准绳。孔德慧既然与李忠都准备那啥了,英南对孔德慧再不放心,也就显得太小气。学校一切事宜刚刚起步,英南计划中的学校规模大和标准又高,给孔德慧五百万恐怕也不够用。但是支撑管理层和骨干教师的招聘,以及孔德慧去考察学习学校管理等等初步的周转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英南见孔德慧感激地点了点头,微微一笑接着说:“嫂子,目前国内教育体制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孩子们的成长和素质发展很不利。我们既然是私立学校,可以有所突破。对传统教育要批判的继承。这点我相信你比我的认识要深刻得多。至于如何发展咱们的学校,你可以先考虑一下,拿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来。一切你就做主吧。不过,我只想提两条意见,为了孩子们,我们别怕花钱,该花的要钱,别心疼。另外一条,就是我希望咱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们,第一身体要健康,第二要有自己的志向,最好是具备一些实现自己理想的基本素质。”

英南准备建的学校一直九年级,孩子们毕业的时候已经十四五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放在第一位根本没必要解释。让孩子们从小立志,去为自己的志向而努力,为自己将来喜欢什么行业,做什么样的人去学习,这是英南多年来对国内教育的一个期望和梦想。

第1卷 第373章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373章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孔德慧毕竟是专业出身,显然对教育口的事情非常熟悉,对国内的教育现状也有很多的担忧和不满。听了英南的两点建议之后,遇到知音般地对英南的办学思想表示相当地赞同。同时,她也来了情绪,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地跟英南说了一大堆想法。针砭时弊、品头论足很有自己的思想和见地。

如今社会是信息的大爆炸时代,多渠道多手段的快速采集信息的方式,让孩子们接受了庞杂的大量各类信息。由于孩子们好奇心的驱使,或者是在家庭和环境的耳融目染中,这些信息和知识不分良莠地灌进孩子们的脑子里,造成孩子们心理上早熟的现象非常严重。成熟的年龄一下提前了好几年,几乎从四、五年级开始就有了各种各样对未来的憧憬和幻想。

但这只是一种朦胧和肤浅地想象而已,还很天真很不成熟。乃至于大部分孩子沉迷与幻想之中不能自拔,忽略了实现梦想的艰苦过程,直接幻想美好的结果。认为实现梦想的最大障碍是年龄的问题,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实现理想的基础,更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和研读自己需要的那些东西和文化课,去增加实现自己梦想的筹码。或者是一味被动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教导去学习去看书,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而完全不知自己所学为啥,苦读的出路何在。这是大部分孩子们面临的悲哀,也是国内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们的悲哀。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才是最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去引导和校正的时期。有了对生活切身的了解对将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才能对将来走上社会以后的生存方式有压力感和竞争意识;因为自身的需要,才是一个人成长和学习内在的真正动力。家长们的殷切期望和老师们的苦口婆心只是外因,恐怕对孩子们枯燥的长期说教,会适得其反,更加难以避免地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

英南对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志趣教育纸上谈兵的做法深有体会和感触。正是基于这种想要有所改变的目的,英南才有自己建学校的念头。他有自己的公司和产业基地,随时可以让孩子们去参加力所能及地劳动和实践,让孩子们去亲身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艰辛,以及生存的根本意义。让他们理解任何一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否则就干不好,就干不成。让孩子们从真刀实枪的劳动中、在实践的体验中去感悟自己的未来,去领悟自己人生的追求是什么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作为实现自己追求的基础。尽量让这些孩子们早立志,立大志。让这种志趣的确立从小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虽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志趣和理想,还远远不够,他们还要有很长的路需要去走,还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才能达到那个理想的殿堂。可是英南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值得去探索、去尝试。最起码英南想让自己学校的孩子们步入高中或者大学的圣殿之中,知道自己所为何来,所为所从而不只是单纯为进入某一所大学或者是获得一纸文凭在努力学习、在秉烛苦读。更不用走出大学的校门才去思索自己该做些什么工作,能适合什么样工作。

一句话,就是让孩子们从青春期一开始就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为自己一生的志趣而努力,为自己在生活中的竞争和生存而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