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阿斗 > 分节阅读 332

分节阅读 3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些臣子,大家都没有多少言语。

“陛下,黄巾贼如同野火燎原一般。一时间难以熄灭,臣以为应先稳定住当今局势。”中书刘放开口说。

“哦,那刘爱卿以为该如何稳定局势呢”曹叡接着问。

“陛下,黄巾贼匪的目标是我冀州郡城县城,臣以为,只需加强各个县城的兵力即可。一座县城,若是有四五千守军,绝对无惧黄巾叛匪。所以臣以为,陛下可招募新军,驻扎在各个郡县当中,让黄巾贼无城可攻。无粮可抢。”

“扩军”曹叡无奈的笑了笑,随后接着说:“爱卿可知道,如今前线大将军曹爽麾下四十万大军,已经让朝廷国库吃紧。冀州大小城县上百,就算是一城三千人,也许好几十万人方才能够驻守到各城中,朕哪里有这么多钱粮在养几十万大军”

另一位中书孙资马上站出来,开口说:“陛下,刘大人所说不无道理,不过这国库吃紧也是事实,所以臣以为,陛下可效仿当年剿灭黄巾之乱之法,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让地方豪杰自集成兵,剿灭黄巾军。陛下只需在如后封以官职奖赏便可。”

“好计策。”曹叡轻轻一拍桌案,当年汉朝成功的剿灭黄巾军,很大程度是靠着地方上的势力为皇甫嵩主力拖延了时间,当然这也造就了诸如曹操、孙坚、董卓等人的兴起。刘备虽然得了一个县尉,不过也算是黄巾之乱的受益者之一。若是没有这些地方豪强为朝廷大军拖延了时间,皇甫嵩的大军恐怕就会如同现在的曹爽一样,四处救火疲于奔命。

“陛下,不可”就在此时,一个人走了出来,曹爽一看,说话的正是仆射卢毓。

卢毓是卢植的儿子,而卢植是大汉朝平定黄巾之乱的统帅之一,所以卢毓也算是当年黄巾之乱的见证者。

“陛下,孙大人的计策虽然不错,可是若是让那些地方豪强成立私兵剿匪,日后剿灭了黄巾军,却会造成尾大不掉之势,难以管理,我朝可能会因此走上汉朝的老路啊”卢毓开口说。

听卢毓这么一说,不少大臣纷纷点头响应。昔年的大汉朝已经亡了,而如今天下三分,三方诸侯全都是当年黄巾之乱的受益者。比如曹操只是一个洛阳北都尉。因为黄巾之乱而升为西苑八校尉之一;孙坚不过是一个江东土族,却被封了乌程侯,长沙太守;刘备也因黄巾之乱招募到了关张二人,由一个织席贩履之徒一跃成为一个英雄人物。而其他诸如董卓、袁绍、陶谦、刘焉,公孙瓒,得到了好处更多。

想想若是按照孙资所言,冀州说不定会出现下一个曹操,下一个孙坚,曹叡头上就泛起了汗珠。

“陛下,卢大人此言差矣”孙资马上反驳道:“陛下,汉朝败亡之因,并不是地方豪强势大,而是因为外戚宦官之争。昔年灵帝早故,两位皇子皆年幼,无法理政,所以才有了何进张让之乱,而后却被董卓占了便宜。陛下请想,若是当时少帝已经成年理政,又或者灵帝健在,何进董卓又岂能会大权在握没有董卓之乱,也就不会有日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而如今陛下您正是春秋鼎盛之年,陛下英明,远胜灵帝,而我朝中也各个忠肝义胆,没有何进、董卓这样祸国殃民的臣子,区区地方豪强,何足挂齿。臣以为如今当以解决黄巾乱党为先。”

曹叡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孙资的这马屁拍的不错,恰到好处。

“孙爱卿所言正和朕意,就依照孙爱卿所说的办吧,下旨各地招募义士,剿灭黄巾乱党”

佩服各位,馋虫昨天连新书书名都没透露,各位就都找到了,真的很感谢各位热心读者捧场。

馋虫新书重生方寸山已经上传,书号1586032,在书页直通车里有,各位看下面有一个本书作者隆重推荐,后面就有链接,麻烦大家去帮忙收藏一下,有推荐顺便给一张。

新书是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背景的,其中涉及到中国道教、中国禅宗、上古神话、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出现的神仙鬼怪,馋虫希望透过重生方寸山让大家来更好的了解我们五千年文明所流传下来的神话体系,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中那种不屈的民族精神。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二四章 不战而屈一国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二四章 不战而屈一国

曹叡一道圣旨发出。召集冀州地方上的豪杰成军,讨伐黄巾军,凡是讨伐黄巾军有功的,日后会有封赏。

这一道圣旨传到地方上,又给冀州的乱局填了一把火。地方上的豪强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世家门阀以及豪强子弟,更是开始公开大量收购生铁,打造武器铠甲,同时各个郡城县城门前,也都张贴了榜文,很多都是家族招募人马的榜文,而一些村落中,也出现了一些豪强门客,敲锣打鼓的招募人马。

有了地方上豪强世家的打击,黄巾军的日子顿时变得难过而来许多。这些豪强不比军队,在地方上,这些世家豪强更有势力,更了解地方上的详情,剿灭黄巾军更容易一些。

不过随后,马上出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地方豪强世家的士兵为了冒领军功,开始滥杀平民。这些世家门阀的私军不比正规军,完全没有军纪可言,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很快就弄的民怨沸腾。

而第二个问题则更加严重,不少的黄巾军在看到曹叡这圣旨以后,立刻扯下了头上的黄巾,然后自称是响应朝廷号召成立的私军,横行于冀州,而等到没粮了以后,再次扯上黄头巾,变成黄巾军,抢掠县城。

当年张角黄巾起义,是以宗教为基础,为了起义张角谋划了十年,而且整个组织也经历过严密的分工,从张角兄弟三人,一直到下面的大小渠帅,乃至地方上的堂主,构架十分完整。所以当时绝大多数黄巾军对张角的“太平道”是忠心耿耿,当年的太平军,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扯下头巾冒充地方私军的。

而如今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冀州的这些新黄巾军,不过是借了张角一个名号而已,说到底大家对黄巾军根本没有什么归属感,更不会死心塌地的去当黄巾军,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亦兵亦贼的情况。

于是不少地方的黄巾军每次看到有人来讨伐的时候。便把头巾一扯,自称是地方上的义士,这反而让真正的地方私军无从下手。等到讨伐军一走,黄巾军又恢复了本来的面目,甚至还有些黄巾军假扮地方私军,消除真正地方私军的警惕,然后予以偷袭。

地方上的私军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了这种情况。一些雷厉风行的私军头领为了避免损失便下令,凡是遇到敌人,不管是不是黄巾军,都要保持警惕,若有异动马上开战。

一些聪明人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一些地方上的私军首领经过商讨以后,想出一个方法,那就是划定势力范围,平日里绝不越界,如此一来,擅自进入到势力范围之中的,必然是黄巾乱党。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方法的确是很有效,一些不明所以的黄巾军擅自进入了地方豪强的势力范围。即便是扯下黄头巾装成地方私军,也难逃被剿灭的下场。

不过一旦划分势力范围,各方就难免有所摩擦,小型的斗殴时常发生,有时候甚至还会有大的火拼,冀州境内黄巾军虽然开始缓和起来,可是私军斗殴却愈演愈烈。

常山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