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阿斗 > 分节阅读 321

分节阅读 3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卑衍已经进入了渔阳郡,很快就会攻到我们蓟城了。”

“呼”田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随后开口问赵云:“子龙,如今距离幽州最近的应该是并州的马秋将军了吧,不知道他多久能够赶到蓟城”

赵云摇了摇头:“国让,放弃蓟城吧马秋的骑兵还要防备并州,若想援幽州,需要从洛阳调兵,来不及的。”

“这怎么行,那蓟城百姓怎么办”

“国让,你放心。公孙渊又不是乌丸人,不会拿百姓怎么样的。如今反倒是应该尽快撤出蓟城,先保住实力,等到有机会,再夺回蓟城。”

“蓟城是幽州的首府,蓟城绝不能丢”

“国让,看开点吧,西面还有上谷和代郡,代郡连接并州,我们先退到代郡,等到援军来了再战”

“子龙,不行的。我都活了六十多岁了,怎么会不明白,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田豫指了指那个装着汉中太守官印的盒子,接着说:“我手中若是没有蓟城,这汉中太守,我拿的安稳么区区一个代郡,尽是贫瘠的穷乡僻壤,就算是加上一个上谷,也不及一个蓟城”

“国让,你多虑了。你手中不还是有三万精兵么而且你有你田国让在,就顶的上半个幽州”

“子龙,你别逗我了。”

“国让,我可不是逗你。你在幽州待了这么多年了,幽州官员十之八九都与你有交情吧就凭着这一点,你田国让就抵得上半个幽州”

冀州,邺城。

按理说,现在的曹爽应该还在守孝期,但是前线战事紧急,并州、豫州、兖州相继不保,如今的魏国只剩下冀州、青州和幽州三地了。这种情况下,曹爽就是守孝,也不安心。

堂中阴森森的,除了曹真的牌位以外,只是曹爽一人坐在堂中。

毌丘俭轻轻的抖了进来,看了看坐在地上的曹爽。无奈的叹了口气。

曹爽回过头,看了看毌丘俭,又把头转回去,轻声说:“毌丘,我要为父亲报仇。你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

“昭伯,现在的你,还不够实力。”

曹爽点了点头:“是啊,几日前曹宇叔父派人去刺杀那刘阿斗,却没有成功。毌丘,我该怎么办”

“昭伯,你若是想报仇,就要有兵权。没有兵权,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毌丘,你是说让我跟陛下要兵”

“说的不错,去跟陛下要兵,让陛下拜你为帅,统领我大魏国大军这样,你才有报仇的机会。”毌丘俭点头说。

“可是我的资历不够啊,朝中领兵经验比我丰富,资历比我深的人比比皆是,这大帅,恐怕轮不到我啊”

“昭伯,你错了,这个元帅的位置,非你莫属。在朝中,你的资历自然是远不如其他人,你也从未独自领兵打仗,但是现在的陛下,还信得过其他人么况且那东吴的陆逊,一介书生不也能够登坛拜帅么你是曹真大将军的儿子,现在陛下最信任的人,非你莫属”

“毌丘,你来帮我吧,做我的军师吧”曹爽突然说道。

“呵呵呵,昭伯,你我相识多年,我不帮你帮谁”

邺城,皇宫。

司马懿投降,并且劝说徐州刺史投降东吴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曹叡手中。

对于曹叡来说,司马懿的投降无疑是晴天霹雳一般。曹真死了、徐庶归降了阿斗,如今就连司马懿也投降了江东,还顺带着连徐州一起献出去了。

魏国的三支顶梁柱,一下子全倒了,此时的曹叡,心中除了失望以外,更多的是愤怒。

在曹叡旁边,站着两个人,一个叫刘放,另一个叫孙资,二人都是魏国的大臣,很受曹叡宠信。

“哎”曹叡叹了口气,语气中尽是无奈。

“陛下,您还是先去休息休息吧”刘放开口说。

“休息国都快忘了,我还休息呵呵”曹叡自嘲的笑了起来。

“陛下,现在我们还有三州之地,尚能一战不过臣以为,为今之计,应当先稳妥住青州。”孙资看了看曹叡的脸色,接着说:“陛下,那青州刺史臧艾,是臧霸之子,那臧霸当年可是泰山贼的首领,即便是投降了太祖,也依然贼性不改,我行我素,臣以为臧艾此人靠不住”

“你的意思是”

“派得力之人调换臧艾,镇守青州”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零九章 青州之变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零九章 青州之变

“派人换掉臧艾”不得不说。这个提议让曹叡很心动。

徐庶、司马懿的背叛,已经让曹叡失去了对大臣们的信任,而之前司马懿又成功劝说徐州刺史归降,再加上臧艾的父亲臧霸是山贼出身,所以曹叡对臧艾,非常的不放心。

当年臧霸在泰山聚众二十余万,也是一方豪强,后来臧霸投降了曹操,曹操从臧霸麾下泰山贼众挑选出十万青州兵,而这十万青州兵则成为了日后曹操逐鹿天下的主力。曹操也没有亏待臧霸,不但封了臧霸的官职,而且还让臧霸封妻荫子,臧霸的儿子也都封了爵位,再给了青州刺史这个肥缺。

官渡之战后,青州再无战事,而臧霸父子这几十年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招募训练青州兵,给魏国提供士兵。

如今这个关键时候,魏国仅余三州之地,而青州则成了最前线的阵地所在,也是冀州最后一道屏障。让臧艾这个不确定因素守青州,曹叡相当不放心。

“是应该换掉臧艾了”曹宇深吸了一口气。

“来人,拟旨,封臧艾为少府,加封晋阳侯,即日回邺城赴任”曹叡话音顿了顿,接着说:“还有一件事,这青州刺史,由谁来接任的好二位爱卿心中可有人选”

刘放和孙资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后孙资出来说:“陛下,散骑侍郎钟毓乃是钟繇之长子,颇有才干,也通晓军事,派他去任青州刺史接替臧艾,再好不过了。”

“恩。”曹叡点了点头:“钟毓倒是个好人选,钟太傅忠心为国,他的儿子钟毓,我信得过。算起来钟毓年纪也不小了,也堪当大任了传旨,选散骑侍郎钟毓进宫”

邺城皇宫南面不远处,有一座大宅子,外表看起来豪华的很,这里便是钟繇的住处。

钟繇八十多岁了,也许是因为年纪比较大的原因,最近一年多来,钟繇的身体一直不怎么样,已经卧病在床大半年了。

一个粉嫩的孩童走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一碗药,浓浓的药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闻着都能够感觉到其中的苦味。

“父亲,您该吃药了。”孩童端着药碗,走到了钟繇的近前。

这孩童,便是钟繇的幼子钟会,从小就聪明过人,被称为邺城第一神童。钟繇是七十多岁才生出了钟会,七十岁得子,也算是一件奇迹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