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阿斗 > 分节阅读 249

分节阅读 2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微微的松了一口气,刚才阿斗听成了“爱新觉罗”,还以为是大清的某个皇帝也穿越了呢

“兄台,你不知道这胡僧,应该是刚到长安不久吧有没有兴趣随我一同去听一听那胡僧讲经”

“恩,也好”阿斗也很想见识见识这汉朝的和尚是什么模样,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长安城的这座佛寺建立了也有些年头了,最近三十年长安战乱不断,数次易手,而这寺庙自然也没有人来修缮。如今这寺庙看起来已经略显破旧了,就连匾额也都没有挂。

寺庙门前,两名身穿粗衣的僧人站在门前迎接来人,这两名僧人看起来也都不想是汉人,而朝着院子里望去,院内摆放着几十个蒲团,蒲团同样显得很破旧。而在正前方,有一个老僧垂目盘坐在宽台上,老者的肤色偏黑,跟阿斗前世见过的天竺人差不多。

阿斗来的比较晚,大部分蒲团上都坐满了人,唯有最前面一排没有人坐,而新来的人即使是到后面站着,也不愿意到最前面入座。

阿斗随意拉来了旁边的一位僧人,开口问道:“这位大师,那最前排,可是为了重要人物而设”

“不敢当,不敢当”这位僧人看起来不想是汉人,但是说汉话却算是流利,只见这僧人一指前面一排蒲团,开口说道:“众生平等,在我佛眼中,人无高低贵贱,何来重要人物一说,这位先生若是想坐,就是坐到那高台上去又如何”

“哦。那为什么最前面没有人坐呢”阿斗接着问道。

“这院中人皆是为聆听佛音而来,坐在何处,或者是坐是站,皆可”僧人说完,低下头开始念经了。

“公子,我看前面的一排有古怪,咱们还是别过去了。”旁边张嶷开口说道。

如今阿斗是微服出行,所以命张嶷称呼自己为“公子。”

“怕什么,走,过去看看”阿斗带着张嶷,来到最前面一排,坐了下来。

见到阿斗竟然坐到了第一排,众人的眼睛全都集中在了阿斗身上,那眼神中,有不解,有佩服,也有嘲笑。

刚才那名胖文士也来晚了,见到阿斗坐到了第一排,而僧人并没有阻止,微微一捅旁边的文士,开口说道:“你看,那第一排能坐人,咱们也过去坐吧”

“别,千万别过去。”胖文士的同伴马上阻止道:“我告诉你,这第一排可千万不能坐。”

“为什么你看那人不也坐下来了么”胖文士不解的问道。

“那人是新来的,不知道规矩。这叫赖信觉罗老僧和其他的僧人不同,这老僧讲经的时候喜欢发问。他发问自然是挑离他最近的第一排问。我问你,这僧人说的,你听得懂么”

“听不懂”

“既然你听不懂,那能答上来吗”

“听都听不懂,如何回答”胖文士很老实的答道。

“这不就结了那老僧问你问题,你答不出来,这面子可丢大了上次有几个人坐在第一排,结果被老僧一问,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这几个人到现在还是这长安城的笑柄呢没想到今天又过去一个不自量力的人,一会咱们看看他,如何出丑”

场内,和这文士怀着同样心思的人可不少。来听僧人讲经的,多半是听不懂的,而少数能听懂的,也还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大多数人是为了簇拥风雅而来。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佛教刚刚传到大汉不久,不少典籍都没有翻译成汉字,而这些和尚又都不是汉人,汉语说得也不怎么样,有些佛经关键的地方,僧人是心里明白,却讲不出来,更有甚者干脆用天竺语将佛经原文念出来,就算是讲经了。这天竺语在大汉朝这些书生看来,无疑是听天书一般。没有睡着就不错了,还如何能够理解和回答。

“咚”阿斗刚刚落座不久,一个浑厚的钟声传来,众人纷纷安静下来。

那老僧终于要开始讲经了

有点难写啦,馋虫对佛经是一窍不通,不过好在有强大某的收索引擎。

距离月底还剩下一周了,月票也到了关键时刻了,现在馋虫分类月票是倒数第二,勉强还混在榜上,不过差距很小,最后一周,向各位求月票保底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三十六章 辩护僧下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三十六章 辩护僧下

“咚咚”

悠长的钟声响起,场中所有的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了中间的胡僧身上,而那名叫赖信觉罗的老胡僧,也慢慢的睁开了眼睛,挺了挺腰身,微微吸了小半口气,而后开口说道:“诸位檀越,本僧赖信觉罗,有理了今天本僧所讲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哦”下面的这些学子纷纷开口小声议论起来。

“听到了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啊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不一般。”

“是啊,这名字听起来,够气派今天我得好好听听。”

“听,你听的懂么上次讲的那个什么经,名字才三个字,你都听不懂,这回老僧人讲的是八个字的经,你能听懂么”

旁边张嶷也小声的问道:“公子,这金刚二字,我是听懂了,这般若波罗蜜,是什么东西还有,那檀越是什么”

“般若波罗蜜是天竺语,这老僧 直接翻译不出来,所以直接音译了。至于檀越么,你就当是那些僧人对我们的称呼吧。”阿斗解释道。

待到众人都安静下来,赖信觉罗才缓缓的开口:“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恩,果然是金刚经。”阿斗轻叹一声,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的经典,传到中国以后出现了很多的译本,大事刚开始的时候是叙事,说的是芸芸众生,翻译的都差不多,而后面出现了一些关于“空”的智慧,也就是富含着哲学道理的那一部分,翻译是不同的。

金刚经在中国流传的很广泛,当年少林寺某某和尚做错了事情,经常被罚抄写金刚经,而在阿斗那个时代,大街上十几个铜板,就能买到一部金刚经。阿斗虽然没有研究过佛学,但是金刚经开头叙事部分,阿斗还是知道的,所以阿斗一听便知道,这赖信觉罗所讲的是金刚经。

说起来,这赖信觉罗的汉语说得可真的不怎么样,毕竟是天竺人,说起汉语来不流利不说,多少还有些阴阳怪腔,即便是赖信觉罗话音非常的慢,但是阿斗仍然需要很仔细才能听的清楚。

这刚开始讲经的时候,赖信觉罗用的还是汉文,但是讲到了中间部分,有些地方赖信觉罗根本没有翻译出来,或者是不会翻译,直接照念的天竺语的原文,叽里呱啦的声音,在场没有一个人能听懂赖信觉罗说得是什么。可是偏偏这群“南郭先生”听不懂,还在那里装成听的非常明白,受益良多的模样,这样阿斗看了觉得非常的好笑。

同时,阿斗也知道,为什么这佛教在长安城中混的不尽如人意了。

根据阿斗的记忆,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展的那么好,有一个原因便是一些浅显的佛法,比较能够让寻常人理解和接受,若是只讲一些入门的佛家理论,绝对不至于到让人听不懂的地步。而那些长安学子竟然说听不懂,这让阿斗觉得非常的奇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