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9(2 / 2)
人家说是邀请自己过府小叙,但自己毕竟是晚辈,又是除此拜见,总要带些礼品才显得有礼数。
来到剑南烧春长安店,李曦进去看了看,又跟罗克敌随口聊了几句最近的生意情况,得知生意已经稳定住了,虽然没有什么进益,但是向外地辐射的出货量却是每个月都有递增,这也就代表着,借由打开长安这个市场,剑南烧春已经开始正式的走向了全国。
有这个成绩,李曦当然很满意,他是向来就用人不疑的,因此罗克敌虽然拿了账本出来,他却也不看,只是在店里坐了一会子就起身要走。
临走时才想起来,要说起在东市买东西,罗克敌自然是要比自己内行的,再说了,他对于朝野上下了如指掌,或许在这种事情上,还能给自己一些好的建议呢。
开口一问,罗克敌果然是无所不知。
想了想,他捻着一把鼠须,道:“据小人所知,宋老相公乃是河东道邢州人,非常喜欢吃当地的两种小吃,一个叫做滚皮枣,据说是把当地产的脆枣子晒干了,拿热水煮熟之后,再次晾干,然后下到蜜里炸出来的,呃,小人也没吃过,说不好另一个叫做驴条儿,这个,小人就更只是听过了,也不知道是驴肉做的,还是其他的什么”
李曦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子,这才收回目光。
如果是不问的话,实在是无法想象,罗克敌一个东市里打工的生意人,居然连一个致仕了好多年的老宰相喜欢的小吃都知道,而且还能记得那么准。
没有见过、没有吃过,没关系。
李曦伸手一挥,“你带路,咱们一起找,就买这两个小东西了。”
既然是长辈主动相邀,这就透出了一股亲近的意味了,晚辈登门的时候带些礼品,这是礼数,很正常的,但是这礼品的选择,却是很见人心的。
长辈与晚辈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的交往,总不好俗气到直接送金送银,送纸墨笔砚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些东西哪怕是你想拣着最好的买了送礼,但是人家宋璟家里会缺么这也体现不出你一个后辈的心意来。
倒是不如买两样他最喜欢吃的家乡小吃带过去,既做到了礼数周全,又显得用心别致。
所以接下来,罗克敌便带着李曦在东市里到处跑,问了十几家有可能会卖这种小东西的地方,都没有这个东西,一直折腾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这才终于在一个小吃摊上发现了。
一问之下这才知道,滚皮枣是叫滚皮枣没错,但是驴条儿可不叫驴条儿,而是叫做炸驴条,两者都是河东道邢州的特产小吃,东市虽大,这东西却并不流行,因此没有店家卖它,只在一家邢州人开的小吃摊上,才有这个东西卖。
让店家把这两样东西都拿过来一看,李曦不由得失笑。
什么滚皮枣,说的怪玄乎的,其实就是蜜枣子嘛,至于什么炸驴条,就更干脆是大概类似于腊肉之类的东西,只不过是过了油之后又晾干制作的,看上去sè泽有些金黄而已,前世的时候这些东西虽然没吃过,但到底还是见过的。
庚新尝了一个,说是这滚皮枣还不错,至于这炸驴条太难咬了,他拿了一块在手里,半天都咬动,抬起头来咕哝,“这就是腊肉吧”
李曦见状失笑,不理他,摆摆手命掌柜的给一样拿五斤带回去。
就在这时候,旁边的摊位上却突然有人开口说话,听口音好像是有些山西味道:“后生,你们不是邢州人吧这个东西可不能这么吃,诺,你们看,要拿丸子菜叶子煮过了才行。”
李曦扭头看去,见说话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者,一身宽大的灰sè道袍,头上簪着道士髻,他生得干瘦干瘦的,脸上也是灰éngéng的,看去不怎么有精神。
说话的时候,他正在坐在店铺里靠门口位置的一张小桌子上笑眯眯地看着李曦,面前的桌子上有一碗冒着腾腾热气的吃食,而跟他同一张桌子背对着李曦的方向,还坐着一个梳着双鸭髻的女孩,这会子正低着头吃东西。
李曦笑笑,还真的是走过去往老道士的碗里瞧了瞧,果然,他吃的正是这个炸驴条,只不过这炸驴条肯定是已经如他所说那样加工过了的,此时有七八根在碗里浮动着,看上去就要柔软了许多,配着绿的菜叶,金黄的丸子,看上去就有些馋人了。
眼见引起了李曦的注意,老道士笑眯眯地oo胡子,招手道:“年轻人,你既然来了,好歹总要吃一碗,尝一尝嘛,这可是邢州的名吃咧,好吃不尝一下可要后悔”
李曦想了想,冲他一拱手,“老丈说的也有道理,好,既然来了,那就尝一尝”说着他就要找桌子坐下,老头儿闻言却是招招手,“对咧,年轻人,你来,来,小老儿看你对眼,你来,坐到这里来,咱们拉拉呱。”
老道士话里带着的似乎是浓重的山西口音,只不过跟后世的山西话又有些不太像,幸好李曦后世的时候没少跟山西人打过交道,所以倒还不陌生,闻言一下,便爽快地地过去到老头儿的那张桌子上坐下了,口中还道:“如此,多谢老丈了。”
坐下之后,他才发现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个女孩正自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眸子里时而闪过一丝慧黠的笑。
“呃,姑娘,怎么了”
第四卷 转运天下指掌间 第十一章张果老下
第十一章张果老下
“呃,姑娘,怎么了”李曦问。
女孩大约有十五六岁了,生得粉雕玉琢一般娇嫩的脸蛋儿,而且眉目如画,看去煞是讨人喜欢,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却偏生有股子淘气的可爱味道,倒似家里缠人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