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春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下夸张地捶了捶腿,李曦便坐好了,道:“吏部这边,一切就有劳老大人了。”

苏晋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一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思,只是想了想,他却是道:“陛下对你极见信重,竟是委派了你身兼数职,虽然都是挂名,并不真个的署事,但是与你来讲,却未免不是一次大好的机会。”

说着,他笑了笑,“平常人等,若非机缘巧合,怕是一辈子也不可能把吏部、户部和刑部三个部都呆一遍,要知道,陛下给你挂上这些职衔,固然是想让你做起事情不必束手束脚,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事情,但是其中却也未尝没有些许的考校之意呀”

李曦闻言遽然而惊。

昨天到现在,他一直都在思付自己报道的事情,乃至于如何尽快把自己治下的衙门梳理好,以便尽早开始办公等等,对于到吏部、户部和刑部,以及太府寺等地方来走一遍的事儿,他却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这就是借几个幌子罢了,并没有往深了想。

此时得到苏晋一言提醒,他才突然想到,或许,玄宗皇帝那么轻易地就点头答应了自己的狮子大开口,倒也并不完全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需要这些权力

如苏晋所言,或许在这其中,他还存了几分考校的心思

要知道,虽然只是挂名,但毕竟也算是三部行走了,这可是一次难得的习学的机会。再聪明的人,若是没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显然是难堪大任的。

那么,也就是说,虽然眼下对于自己来说,江淮转运副使才是主要的差事,但是对于这三部的常务,倒还真是不该轻轻放过了。

若是在未来玄宗皇帝真的想要重用自己来处理藩镇问题,那么,户部、吏部、刑部仔细想想,还真是缺一不可

想到这些,李曦赶紧起身,一收刚才的玩笑之态,面色恭谨地认认真真给苏晋施了一礼,道:“多谢老大人提醒”

苏晋见状点点头,一副果然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道:“平常做事,多用些心,你还年轻,切忌架子要放下,多学些东西,终归是没有坏处的。”

李曦闻言应是,顿了顿,他又道:“我今日颇有些公务要处理,就不留你说话了,你自取就是,有什么为难的,尽管来找我。”

李曦闻言道了谢正要告辞,苏晋却又突然招手,顿了顿,他颇有些苦恼的样子,道:“你还没去太府寺吧”

李曦点点头,论地位,六部自然是在前面的,他要走完了这边才好去太府寺。

苏晋见他点头,便苦恼地摇头,道:“太府寺那边杨崇礼那个老家伙可是个不太好应付的,而且户部尚书悬空经年,据说陛下有意让他兼任户部尚书你好自为之啊”

第四卷 转运天下指掌间 第二章老妖精

第二章老妖精

出了吏部,李曦连马都不骑,只是任由两个随从牵着马,自己则漫步在宫城之内,慢慢地走去太府寺的方向,同时心里慢慢地回想着苏晋的话。

任何时代,总会有一些明星官员。

即便是在古代,资讯不够发达,官员们相比起后世的现代社会,也好像更加的神秘而尊贵了许多,他们的行踪和所作所为,是绝大部分人所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但是即便如此,也总还是会有一些官员通过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作风和能力,最终赢得天下人一致的赞同。

有唐一代以来,先是从太宗时候房玄龄杜如晦的“房谋杜断”,到高宗武后时期的狄仁杰,再到天宝年间的“姚崇宋璟作相公”,他们都是足以屹立在时代之巅的伟大政治家,不止在朝堂之上,即便在民间,也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尊崇。

而自从来到长安,宴饮游玩之余,李曦也算是开始逐渐融入这个时代,逐渐的开始融入长安城的生活,于是,他开始从其他人的口中,逐渐的熟悉和了解这当下这个时代的一些明星官员。

太府寺卿杨崇礼,就是其中之一。

他之所以声望极隆,首先就是因为他的年龄实在够大,资格实在够老。他今年已经九十二岁高龄,换了其他人,即便是身体好的,大多数也都是六七十岁,最多了能到八十岁,就要告老致仕了,但是这位老爷子九十二岁了,居官六十年到如今,却依然是生龙活虎,耳不聋眼不花,处事清晰有度,极是为人称道,在朝野上下,都有老寿星的美誉。

而且与贺知章、张旭等这些名士们虽然做官但更出名的则是靠了诗文有所不同,杨崇礼是一个纯粹的官员,据说诗做的其烂无比,当年还是通过恩荫才开始步入官场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老头子,却在太府寺卿的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六年。

从中宗到睿宗,从睿宗到玄宗,皇帝轮番儿的换,他掌管国库,这个位子有无数人眼馋,但是二十六年来,不管谁坐皇帝,却都舍不得把他从这个位子上挪开。

因为若是其他人担任太府寺卿管理国库,不贪污挪用就不错了,却也大不了就是把这个官职做成一个看门官,替国家守住国库而已,但是杨崇礼上任二十六年来,除了正常的国家开支之外,他妥善地运作国库,通过参与一些市场买卖,非但能够很大程度上平抑长安城内高昂的物价,而且还每年都能赚到几百万缗的盈利

缗,即串铜钱的绳子,一缗,即一千钱,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一贯钱。

要知道,如今大唐堪称盛世,但是国家税赋,每年至多也不过一千三百万缗而已。而杨崇礼所经营的国库每年的收入,竟可以达到国家全年税赋的近三分之一

这是何等高超的赚钱能力

大唐承平百年,国库自然丰盈,但是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日趋富庶,奢侈之风也是愈来愈严重,因此,在杨崇礼之前,不管谁担任太府寺卿,国库从来都是一年比一年瘪下去的,只有他杨崇礼,除了正常开支之外,还能每年都创收,让国库一年比一年更富有

试想,这样一个官员,宾馆做皇帝的是谁,又怎会舍得把他踢开

但是呢,别看杨崇礼看管有功生财有道,并且因为这个誉盈朝野,名满天下,但是最让他出名的,却还不是他挣钱的本事,而是他的抠门和较真。

大唐立国以来,朝廷的国库和皇帝的内库,就一直都是分开的,也就是说,你皇帝再大,也只是大唐的一位高级公务员而已,你的工资,包括你的嫔妃啊儿女啊之类的工资和吃穿用度,这个和朝廷的其他官员一样,朝廷都负责养着,而且归入你名下的那些皇庄田园的收入,也都是你的,可以纳入你的内库,但是,仅此而已了

你要修建新的宫殿你嫌国库发给你的工资用度不够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