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春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不然,别看老了老了,你本事再大,我当老子的,这老拐棍儿岂打不得你

吃罢早饭,老爷子想儿子,知道儿子出去要饭去了,这心里憋屈,就想孙子,直到孙子在前边吃完了饭过来请安,老爷子才渐次的高兴起来,可孙子要出门读书,这是过来辞行的,等到孙子一走,老爷子的脸就又撂下来了,只是一个劲儿的长吁短叹。

这时候有身边伺候的老人儿,就挑着老爷子喜欢的陪他说话,可是老爷子也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那样子不甚在意,一直等到那人说到前天的时候,有人过去曲江池边找公子道谢去了,话里话外,似乎还颇有拉拢的意思,老爷子这才一下子来了兴致,精神也矍铄起来,昏黄的眼睛里透着一丝精光,盯着那下人问:“可是前些日子阿升在曲江池边救下的那个人”

那下人答道:“不是那人,据说来人只是公子当初救下那人的幕僚。”

“哦”老爷子一听来的不是事主,这就有些失望,不过仔细一想,幕僚这个词,似乎有些意思,便又有了兴致,问:“既有幕僚那你打听过没有,当日阿升救下的那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问到这个,那下人答的倒是痛快,道:“这个倒是知道,那人叫李曦,据说是八百年出一个的大才子,做的好诗,满城的人都夸呢,据说家里还做着好大的生意,可是有钱”

“唔,李曦,好像听过这个名字,既然做的好诗,那想来有些名气了,不过生意人不对吧”

别看老爷子六十多了,而且这辈子既没做过官也没发过财,好像是没什么出息的样子,其实这脑子可不糊涂,心里清亮着呢。

打从自己儿子救下了李曦之后,他就知道,能有资格被人刺杀,而且还是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城里那种光天化日之下的刺杀,那么可想而知,这出手的人,和这被刺杀的人,肯定都不是一般人物,因此此时听到说李曦居然只是个商人,他就觉得有些不对了。

可以说,只要官府想发力,这天底下就没有破不了的案子。但是如此积年少见的公然刺杀案,却居然在长安城内没有引起一丁点儿风雨,老爷子可就立马闻出了一些味道来。

也因此,这些日子以来,虽说心里其实也很关注被自己儿子救下的那李曦的消息,但其实,他心里可也打着鼓呢。

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官府居然都不管,那李曦得罪的得是多么手眼通天的人物呀

可是转念一想,这思路就又扯回老地方了,一个有资格的得罪这种手眼通天的大人物,甚至逼得对方做出如此下作的刺杀手段来对付的想来也不是普通人物了。

于是,老爷子这心里不是一般的纠结。

他既是盼着自己的儿子能救下一位贵人什么的,却又怕风头不对上了贼船。

过去的几天里,老爷子虽然留心此事,却也并不太往心里去,只是今日既然有人主动说起了,他才突然来了兴致想要知道一番而已。

此时,那下人听见老爷子说不对,就皱眉想了想,才又赶紧补充,“小的想起来了,那李曦还是个官,具体什么官,没记住,不过好像说他跟朝廷里的一个大官儿,御史大夫李适之,那是结义的兄弟,而且据说贺知章贺老神仙也跟他关系很好。”

“唔这就有些意思了”

说完这个,老爷子抱着拐棍儿摸着胡子,就沉吟了起来。

恰在这时,打从外边走进一个人来,见老爷子眯着眼睛想事情呢,便放低了声音,道:“老爷,有位叫做李逸风的先生到咱们门上投了帖子拜访。”

老爷子闻言迟疑着抬起头来接过拜帖,还不等看,他身边方才说话那人便已经一拍脑袋,“老爷,我想起来了,那李曦的幕僚,就叫李逸风,是个老头儿”

高华老爷子闻言眼睛一缩,连拜帖都没看,就直接递还回去,眯着眼睛道:“去,就说老爷我身子不舒服,不便见客,请他回去吧”

马上就周一了,求一下推荐票,每天那点票数,看着窝心哪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三十九章拉皮条

第三十九章拉皮条

长安最东北角,有一个大坊,原本住的都是些达官贵人,身份非同小可,可是自打玄宗皇帝陛下即位之后,便将这些达官贵人们一一的给请了出去,将整座坊重新归置建设,虽说就着原来的格局,可气象陡然就宏大了许多,然后便逐一的将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安置在了这里,到最后甚至连原来的名字都不用了,直接改名就叫“十六王宅”。

名为十六王宅,其实如果加上那些年岁未足还没有封王的准王爷的话,这里足足住了近三十位王爷。可以说,除了太子殿下李鸿要奉祖命入住皇城之内太极宫东侧的太子之外,其他的大唐嫡亲血脉,几乎已经全部住在了这里。

当然,在这些个王爷之中,虽然大家爵位一样,但是在玄宗皇帝那里却毕竟是亲疏有别,于是,最大最好的宅子,是薛王、岐王等几位老王爷的,他们都是玄宗皇帝的兄弟,关系最亲近,资格也最老。玄宗诸皇子的宅子,在规格上不免就要低了一等。

而且,就这些宅院的位置分布,那也能分出三六九等来。

年龄大一些,封王早一些,母亲的身份尊贵一些的,往往就能挑到一处不错的位角,年龄小的,封王晚的,甚至至今还没有王爵在身无法开府的,那就自然是只能轮到最后了。

在这些个大小不一位置不同的王府之中,寿王府是最受人羡慕的一处。

这座王府的占地格局倒也不算大,即便在玄宗诸皇子之中,也只是挺普通的一座宅子,因为在封王那会子,武惠妃就已经跟寿王李清说过,宅子之类的,那都是小节,千万不要想着在这些小事情上占什么便宜,以免在诸位皇兄弟跟前落什么不好的话,所以轮到李清挑宅子的时候,他就只是挑了一处极普通的宅院,院子不大,位角也算不得好。

但他毕竟是武惠妃的儿子,玄宗皇帝最最宠爱的儿子。即便是他自己不争,玄宗皇帝在说话时只需要有个轻重缓急,这里面的差距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布局更精心一些,用料更大气一些,雕饰更精美一些很多细节处,貌似是跟其他宅子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可是把这些细节一堆砌起来,这就显出差距来了。

寿王府的布局最是大气之处见精巧,寿王府的木石用料最是考究,寿王府的雕梁画栋最是精美绝伦,即便是四时花木,宫里也都是先拣了最好的送到这边来,然后剩下的才是宫里自己留用一切的一切,都是暗里乾坤。

到最后,朝野上下只是尽人皆知寿王谦恭逊让便是,至于些许细节,谁还能胆子大到揪住玄宗陛下最疼爱的儿子的短处找茬不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