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春 > 分节阅读 115

分节阅读 1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无穷。

梁先生的这番话,拿来形容此时这些人的感觉,却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诗具体是什么意思,有何指向,没人能说得清,甚至可以说,你怎么理解都行,但是即便没有任何实际所指,却仍然不妨碍人们感知到这诗境的美妙。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没有具体的所指,才使得这首诗各入各口,各有各妙,才使它丢开了一切具体事物的束缚,有着无穷大的高韬境界。

于是,从刚才的现场微微有些闹哄,大家也是表情各异,到李曦念着念着,现场就渐次的安静下来,静到针落可闻的地步,大家更是一个个都忍不住露出谨慎和深思的表情。

而等到李曦念完了最后两句,先生更是静得鸦雀无声。

此时恍惚间似乎还能听到堂外不少人正在哄闹痛饮的声音,酒觞相撞的声音,袍袖不小心挂到了杯盘以至于直接带落,杯盘落地砰然破碎的声音

但是现场众人,却已经无暇分心关注。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贺知章闭着眼睛缓声吟诵着。

不少人眯着眼睛跟着他的吟诵声摇头晃脑,一副沉浸在这诗歌的意境中不能自拔的模样。

就连咸宜公主李福儿,这时候也是眼神清明,原本那眸中熊熊燃烧的怒火与不屑,此时早就不见了踪影,只是呆呆地看着不远处正堂的廊柱,脑子也是在回想着这整首诗,甚至心里还忍不住就想感叹两声:这诗写的,真好

良久之后,苏晋第一个回过神来,却是闭着眼睛叹气,“好诗,好诗啊”

贺知章随后符合,道:“惊才绝艳,惊才绝艳呀”

说完了,他的眼睛突然睁开,笑眯眯地看着李曦,道:“子日,惊才绝艳呀似这等叫人无以言喻的妙作,实在是叫人齿颊留香。”

那咸宜公主李福儿这时候也回过神来,扭头看着李曦,眼中满满的都是好奇和钦佩,却是道:“喂,你写的诗真的不错嘛但是,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你这首诗我虽然觉得很好,但是有些、有些听不懂啊”

而这个时候,李曦看都没看他,只是冲李适之和贺知章,以及寿王李清等人再次拱手,一脸平静地道:“拙作不堪入耳,叫诸位见笑了,在下实在是身体有些不适,诸位慢饮,在下告辞。”

说完了,他终于是可以松了一口气的,转身就走。

他身后留下的,是正堂之内好长一段时间的安静,和所有人眼中那满满的敬佩与好奇。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三十三章自古名士如名妓

第三十三章自古名士如名妓

“公子爷,您回来了”

远远的看见自家的马车踏踏而来,门口正在坐着闲聊的两个仆人赶紧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站在门口两侧供应。等到马车到了门口停下,他们便赶紧抢在那车夫之前拿下了车辕处得踏凳摆好了,车帘子掀开,李曦探出身子来,迈步踩着踏凳下了马车。

这个时候听见外边的动静,那管家庚新也已经是赶紧迎了出来。

时令已经是八月末,此际正值夕阳西下,夕照洒落下来照在一身白袷衣的李曦身上,端的是丰神玉秀气概不凡,那管家庚新见了,顿时这脸上的笑意就越发浓郁了起来。

怪不得大家都说自家公子乃是天上文曲星下凡,看这气派风度,可不真真的就是

李曦下得车来,一边顺手把书包交给庚新,一边迈步进门,问:“今天家里又来了什么拜客”

那庚新一听这个,又肥又圆的胖脸上顿时笑得什么似的,生生挤出几道褶子来,他一边随在李曦身后,一边道:“今儿的拜帖足有三十多张呢,小人已经尽数交给李先生了。”

李曦点点头,脚步却是不由得缓了下来。

事实上当日在李适之的家宴上,他实在是不想做什么诗出什么风头的,最后真的是让那咸宜公主给逼的没办法,这才只好把李商隐的名篇给拿了出来。

可是即便如此,当时的他也根本就不会想到,自那日锦瑟诗一出,自己竟是一夜之间名声大噪,不但那首诗在旬日之间便传遍长安,而且眼下在这长安城里,竟是蔚然兴起一股子诠解锦瑟诗的热潮,据说光是各种各样的解释版本,就足足有二三十种,彼此各有说法,甚至能为了这个争执不下。

甚至还有附会者,也不知是从哪里打听到了一些自己家中的情况,便提出了自己做锦瑟诗是因为来到长安之后思念家中的一对璧人所以才做的,并因此一说,一时间成为长安城内的风云人物

这些事情,非但让李曦措手不及,而且也颇有些啼笑皆非。

前世的时候,他当然知道李商隐的这首锦瑟乃是千古名篇,不过那时候的课本,荟萃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结晶,说实话,每一本课本上几乎都满是名篇,所以,虽然李曦自学了之后就始终对这首诗念念不忘,自己很是喜爱,不过在他心里,却毕竟没有把这首诗抬到一个多么高的高度,在李白杜甫这等大诗人面前,李商隐还是要差一些的嘛

但是没有想到,一首锦瑟出场,尤其还是在李适之的家宴上,当着那么大文学大佬士林名士的面隆重出场,却是直接就震动了整个长安。

按照李逸风的说法,开元八年的时候,王维王摩诘以诗名声震长安,并且在第二年高中进士,可算是一时无两了,但是眼下李曦的风头,却比他当日还要强的多了去了。

王维虽然诗歌清丽可喜,极为当时的长安士林所喜爱,因为名声极大,但是与李曦这个阖城震动争论锦瑟篇,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关于这个,李曦后来也自己分析过,在他看来,大约是因为在眼下这个时候的大唐诗坛,还并没有出现过统治级的人物

前世上学的时候,文科虽然不强,可毕竟能考上大学,毕竟也不算太弱,所以李曦还是大略的知道,似乎自从李白进了长安并且声名鹊起之后,大唐诗坛才算是终于有了第一位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大诗人,贺知章更是在一见之下就呼为“谪仙人”,但是眼下,根据李曦所知,似乎长安之中并没有听过李白这个名字,显然,他还不曾来过长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