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乌合之众 > 分节阅读 390

分节阅读 3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并成立了以瑞典人为教官的新军财政宪兵队,以区别于由俄国编练的哥萨克师,和英国人训练的南波斯步兵队。

英俄都是老江湖了,哪能由着波斯人自强坐大。于是联手干预,美国人被逼走,小国王在两大强国支持下亲政,政局一变而为王室与国会共治的二元格局。”

李老板这才明白了那是第一次大战之前的事,毕竟山姆大叔还是西方列强中的小dd,连英俄两国都可以随意欺负他。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波斯国内这团乱麻还没有理个出头绪。号称“波斯的劳伦斯”的德国公使,这时候又跳了出来,他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波斯人由他口中得知全体德国人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带领下,已然集体加入了伊斯兰教,并且愿意帮助波斯人反对英俄的压迫。

如此一来,无论是出于民族宗教感情,还是现实利益,波斯国会自然而然站在德国一边,“哈只威廉”朝觐者威廉的大名传遍了波斯大地。在所有的清真寺里,毛拉们都在为德国的胜利祈祷。”

“哈哈哈,真他的太搞笑了。原来以刻板而著称的德国人,竟然也会信口开河的大忽悠。”李老板顿时大笑了起来,并深有感触的说道:“难怪伊朗人和德国人那么好呢,原来他们早就搭上了。”

朱明点了点头,继续介绍道:“英国当然不希望波斯加入同盟国了,立即派英军和他们控制的南波斯步兵队,开赴德黑兰并控制了国王。德军游击队、国会、财政宪兵队转进圣城库姆,俄军的哥萨克骑兵师南下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在波斯的领土上会战。而波斯国会和德军游击队,也由此面临着英俄两国的南北夹击。

就在这个时候,俄国爆发并开始了内战。红军追击白卫军进入波斯境内,还在北部扶植起一个波斯苏维埃共和国。”

“真够热闹的”李老板沉思了片刻后,说道:“巴列维家老头儿该出场了吧”

“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在南,苏俄在北。德黑兰政府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英波条约,还有就是苏波条约,这两个条约都和日本强加给我们的21条没什么两样。”朱明回想了下昨晚研究的那份资料后,继续说道:

“波斯国会哪个都不愿签,也不敢签,只好每日坐困愁城。与此同时,北方的阿塞拜疆,南边的胡泽斯坦,突厥人和阿拉伯人都在英俄的怂恿下谋求独立,政府也是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沙俄编练的新军哥萨克骑兵师,因为沙皇的倒台,成了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孤军。英国人控制的政府也不管他们,欠饷成了家常便饭。

曾经的放牛娃礼萨,就带着哥萨克骑兵师的一群乌合之众去德黑兰讨要军饷,但没想政府原来那么虚弱,丘八们轻轻一推就轰然倒塌了。经过一番冲突后,英苏双方都觉得和一个政府打交道,容易过和形形色色各种地方势力讲斤头,于是双方各退一步,默认了礼萨统一波斯的平叛战争。”

李老板这才明白了孔雀王朝的由来,立即嘘嘘长叹道:“枪杆子里出政权,说的一点都没错。兵权在手的礼萨老国王,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波斯大英雄。国王也好,国会也罢,都应该清楚游戏的规则是由军头来制定了。”

接下来的一番介绍,李老板意识到礼萨老国王还真是个不学有术之徒。

对于出身草根的礼萨家族来说,为了构筑家天下,的确需要一场。驱逐了卡加尔王朝的末代小皇帝后,礼萨准备效仿土耳其的凯莫尔,建立世俗体制的共和国。

李老板可不相信他服膺什么民主制度,就算他那时当的是总统,也是终身兼可遗传的,毕竟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了。之所以拟定共和制,最重要的目的无非一个,就是通过世俗制度抑制国内的宗教势力。尤其是对于像他那样出身寒微,与宗教界没有历史渊源的草根军阀来说,黑色传统势力对他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但事与愿违,礼萨最终还是不得不向宗教界妥协,不采取共和制而用王制。虽然如此,但礼萨依然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尽力建设一个世俗化的新国家。他接连打出三张牌,第一张,托古牌。采古代安息王朝时期的帝号,自称自己的家族原本是显赫的巴列维王室后裔,巩固政权的正统根基。

第二张,民族牌。改波斯国号为伊朗,把波斯的历史与古雅利安人相连接。并且藉由火神崇拜扶植本土的拜火教复兴,来抵消伊斯兰教的影响。

第三张,就是世俗牌。大规模的进行西化改造,并且进行文化革新,尤其是在传统服制上,严禁伊斯兰教的仪轨,禁止男子戴头巾,女子戴面纱等等。

尤其可恶的是废除了一夫四妻制,代之以双妻制。而且男人娶第二个妻子之前,还需要得到大老婆的首肯。尽管李老板是个斯文人,但还是代表伊朗人民诅咒道:安拉见证,惩罚想出这个主意的罪人吧

说话间,李老板一行乘坐的轿车,已经驶到了大学岛对岸的轮渡上。扶着渡轮的栏杆,看着几万名朝鲜籍建筑工人正在为金武湾跨海大桥而忙碌,李老板意味深长的说道:“治理一个国家真不容易啊,伊朗文化大就是道坎儿,跨过去了伊朗的未来一帆风顺。跨不过去,那巴列维这辈子就得在我们这里当教书匠了。”

朱明重重的点了下头,凝重的说道:“是啊,伊朗的局势并不乐观,矛盾都隐藏在英伊之战胜利的光辉下。巴列维国王主动的退了出来,那些矛盾全都暴露出来了。巴列维王朝几十年来的努力,才培养了两万多的大学生。而调研团却发现伊朗有着十几万人的乌勒玛集团。如果不把他们彻底铲除掉,那伊朗将会永无宁日。”

这些乌勒玛有知识的人都是精通经注学、圣训学、教义学、教法学等学科的宗教学者。他们收徒、布道、教学、释义,是伊朗什叶派宗教信仰的监护人。

而伊朗近千来的传统,又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接收一个乌勒玛的指导,他们被广泛的称之为“效仿的源泉”。由低级的阿訇、毛拉,再到低级乌勒玛、高级乌勒玛、欧莱玛,直至穆智泰希德、阿亚图拉、大阿亚图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乌勒玛集团。

尽管礼萨老国王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这些掌握着知识的教职人员,依然控制着伊朗的司法体系,并左右着两千多万伊朗人的生活。

在李老板看来,即将开始的伊朗文化大,不仅仅是王权与神权斗争,更是世俗与宗教的斗争。

半小时后,李老板终于走进了巴列维国王在宫城公园边的别墅。令李老板不可思议的是巴列维非常冷静,竟然还有心情躺在藤椅上,优哉游哉的观看窗外的海景。

“都准备好了”

“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