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乌合之众 > 分节阅读 300

分节阅读 3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琦等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一个个像年轻了二十岁似地,争先恐后的跑进了指挥部。

不等李浩开口,梅贻琦便激动万分的说道:“好,好,真是太好了看来政治攻势起了效果,我们也不需要担心造成大量伤亡了。”

“是啊,是啊,真没想到几百万张传单,一通广播就能解决问题。早知道这样,我劳师动众的从伊朗般救兵干嘛”李老板一边给梅贻琦等人般椅子,一便眉飞色舞的说道。

蒋梦麟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此言差矣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他们是不会这么容易就妥协的。”

傅斯年坐下后,也若有所思的说道:“诸位,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第一,平叛部队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并不是他们想攻击的目标,更不是他们的敌人,所以他们才会放下武器准备迎接。”

“第二,我们的政策起到了效果,不但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甚至还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期望。第三,博文把目标转移到了身上,歪打正着的让美国人成了举足轻重的说服者。”

梅贻琦点了点头,同意道:“是啊,如果廖文毅和黄纪男不开这个头,其他组织也不可能这么容易的就范。”

张伯苓沉思了片刻,突然说道:“各位,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值得庆祝的好事。”

他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把众人惊呆了,傅斯年更是急不可耐的问道:“伯苓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老板也纳闷了,不用打仗、不会死人,这不是好事儿是什么

张伯苓放下茶杯,俨然说道:“诸位,参加骚乱的都是第三代台湾人,政治上是日本培养的精英,军事上是台籍退役日军。他们是在日本统治完全稳固之后成长的一代,并未亲身体验日本统治初期残酷的一面,心灵和意识都是单方面受日本教育的灌输和洗脑下长大的。日本的强盛进步和祖国的衰乱落后,在他们的心里根深蒂固,自然也就形成崇日轻华的价值观。

在他们看来,日本败与美国,并非败与中国。日本即使已经战败,仍无损在他们心目中的东亚之雄形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化上找到证明,大家还记得胡太明心态的滦卸晒Σ凰闶裁矗ㄍ逄诜杉苹膊荒芨毡救肆粝碌挠跋欤踔梁芸赡芑岬贾绿ㄍ遄呦蛄硪桓黾恕

“各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难,但我们也不能因为难而放弃。”十分钟后,蒋梦麟打破了指挥部内的沉寂,斩钉截铁的说道。

梅贻琦点了点头,同意道:“是啊,现在看来,我们趁火打劫的拿下台湾,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让国民政府再那样搞下去,台湾的将来更不堪设想了。”

“台湾腾飞计划必须要做修改,有些事情并不是光用钱就能解决的。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进行宣传,争取在十年内消除日本对台湾人的影响。”傅斯年站了起来,严肃的说道。

十年,十年浩劫李老板鬼使神差的冒出了这个想法。能彻底改变意识形态的好像就文化大了,不管它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但的的确确改变了几亿人的思想。

既然能办到,为什么自己办不到。想到这些,李老板站了起来,意气风发的说道:“各位前辈,我们建议在台湾腾飞计划展开的同时,来一次中国文化大。全方位、不间断的进行反日爱国宣传。”

“文化大这个名字有点意思。博文,你能不能说清楚点”梅贻琦连忙问道。

李老板可不会去搞什么个人崇拜,他的文化大只是针对日本而已。见梅贻琦问了出来,便胸有成竹的说道:“各位前辈,我们把反日爱国宣传,当成一件大事要事来抓。第一,在全岛各地开办,强制性进行中文扫盲;第二,不断拍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电影,并在全岛范围内免费反映;第三,电台、电视台、报纸,不间断进行反日宣传,并组织反日知识竞赛,反日征文等活动;第四,切断台湾跟日本的联系,颁布法律禁止台湾人跟日本做生意。”

梅贻琦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博文,你是说我们也搞一家电视台”

电视对众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早在十几年前,英国广播公司便开始发射电视信号。每天定时播出电视节目,扫瞄横行数240线,不过全伦敦只有不到200多台收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电视台转播在纽世界博览会盛大实况,举世透过无线电波同时观看,也播出棒球、足球、拳击比赛,以及罗斯福总统呼吁世界必需要和平的演讲,赢得不少美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非常时期,战乱严重阻碍了电视业的发展。战乱国家电视全无幸免均的中断播出。美国那么大的国家,也仅只六家商业电视撑大局,电视机电视设备生产与实验全部受影响而停顿。

电视机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让它进入寻常百姓家,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还有什么媒体比电视更具影响力呢李老板咬了咬牙,斩钉截铁的说道:“对,我们不但要搞电视台,而且还要开办几个电视机厂。争取在一年内,让所有的台湾人都能看上电视。”

“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博文,要不我们退而求其次,先把收音机普及了再说”傅斯年想了想后提醒道。

收音机的吸引力哪是电视可比拟的,李老板当然不会接受这个意见,而是微笑着说道:“电视机的成本虽然昂贵,但我们可以让台湾发展银行开展电视机贷款业务。再说有你们这些老前辈在,肯定会想出降低电视机生产成本的办法。甚至可以在现有的技术上,研发出更大、更清晰、更便宜的电视机。”

见李老板决心已定,蒋梦麟立即说道:“行,就这么干。博文,你先从美国搞一条生产线回来,再请些技术工人。等生产线抵达后,我就组织理学院师生进行技术攻关,争取在短时间内仿制出几条生产线,便解决零配件的自产问题。”

尽管电视机现在还很昂贵,但电视技术并不受重视。想到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电视热,李老板发现这不仅仅可以解决宣传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存之道,便毅然说道:

“好,我现在就安排人去办理这件事,还会给您在美国请些这方面的专家回来。另外我还投资两百万美元,作为电视项目的专项研究经费。争取两年之后,台湾成为全世界的电视机工厂”

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傅斯年等人自然不会拒绝。梅贻琦更是欣慰的说道:“博文,我们之前都错怪你了。现在想来,你的每一分钱都是有大用场的。”

“是啊,如果多几个博文,那我们也不需要这么操心了。”傅斯年也点头称赞了起来。

见钱眼开的老狐狸们顿时马屁如潮,让李老板很是不好意思,不得不悻悻的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