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乌合之众 > 分节阅读 238

分节阅读 2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赢,毕竟英国的实力摆在那里。他与麦加的长老们一样,正等着什叶派被英国人解决后,组织逊尼派的毛拉、阿訇们,填补伊朗宗教的空白。

与古里安先生一样,政治嗅觉灵敏的阿卜杜拉王储,也发现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和平,仅仅是短暂的和平。联合国官员和联合国维和部队撤离之时,便是巴勒斯坦血流成河之日。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在伊拉克、埃及、外约旦、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之间穿针引线,动员各国出人出钱与犹太人进行军备竞赛。

刚刚看完这段时间各国志愿者到达人数,以及阿拉伯城管队伍组建情况的报告后,就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便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军官卡尔少校。

“王储殿下,请原谅我的冒昧到访,但我有一件急事,不得不立即通知您。”卡尔少校是德国贵族出生,见到一身白袍的阿卜杜拉王储后,便躬身行礼并礼貌的说道。

阿卜杜拉王储很纳闷,在他这样的大人物眼里,少校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军官了,哪怕是联合国的少校也一样。但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阿卜杜拉王储,还是很客气的问道:“少校,您有什么急事需要告诉我啊”

卡尔少校直起腰来,严肃的说道:“王储殿下,我得到了可kao消息,犹太人发现他们在人数上不能与贵方抗衡后,便改变策略,准备让他们的城管队员们,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伊朗,进行实战练兵”

这个消息的确很重要,阿卜杜拉王储心中一凛,连忙问道:“少校,情况可kao吗”

“绝对可kao,他们第一批志愿者多达两万余人,预计三天后便抵达伊朗。另外还通知全世界正在赶往巴勒斯坦的其他犹太人,直接进入伊朗参战。等他们经过战火洗礼后便返回巴勒斯坦,再派出下一批人员参战。”

阿卜杜拉王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外约旦的王储,他当然明白就算二十万新兵,也不是十万有经验老兵的对手。

至于卡尔少校为什么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阿卜杜拉王储想都不会去想,毕竟地球人都知道德国纳粹不喜欢犹太人,恨不得犹太人从地球上彻底的消失。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尽管阿卜杜拉王储也不喜欢纳粹,但现在他还是将卡尔少校这个纳粹感很强的德国人,当成了自己潜在的盟友。

“少校,这个问题很严重,我认为梅林特使和你们联合国维和部队必须要进行干涉。”阿卜杜拉王储站了起来,严肃的说道。

卡尔少校苦笑着摇了摇头,沮丧的说道:“殿下,我就是一名维和部队军官,甚至还拥有一点小小的权力。但这件事我们无法阻止,我想梅林特使也一样。毕竟他们的战场并不在巴勒斯坦地区,我们无权干涉他们的行动。”

“那通知英国方面呢我认为有必要让英国政府知道这件事。”

“哦,王储殿下,难道您认为他们会顾忌英国人的感受吗要知道耶路撒冷爆炸案就是他们干的,他们根本不在乎英国人怎么想。”

阿卜杜拉王储头都大了,他可不想让十几万犹太士兵,在伊朗战场上练成精锐之师,回过头来屠杀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想到这里,阿卜杜拉王储下意识的问道:“少校,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卡尔少校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咬牙切齿的建议道:“殿下,既然他们能这样干,我认为阿拉伯城管们也可以这么干。”

毫无疑问,这是没办法的办法,阿卜杜拉王储与古里安一样,开始琢磨阿拉伯志愿者进入伊朗后,应该站在哪一边。如果从军事实力和以后的胜负上来看,帮助英国人是个好的选择。但阿卜杜拉王储更明白,阿拉伯人是绝对不会帮助西方人,向同是穆斯林的伊朗人开火的。

这件事太大了,他必须获得麦加长老们的同意,征求耶路撒冷各所清真寺毛拉、阿訇们的意见。想到这里,阿卜杜拉王储连忙向卡尔少校表示感谢,并亲自将他送出门外。

紧接着,阿卜杜拉王储立即给麦加以及中东各国元首们发报,征求大家的意见。同时紧急联系巴列维国王,证实卡尔少校所说的真实性。

不得不承认,阿拉伯人的办事效率并不高。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讨论研究,各方大佬们最终决定于犹太人一样,派出巴勒斯坦的志愿者们,进入伊朗境内实战练兵。练兵的对象也与犹太人一样,都是倒霉的英国人。

第二六九章 战争升级

随着德军战俘交易的结束,伊戈尔冈察连科这位“关爱战俘协会”会长,给莫斯科送去大笔黄金美元后也随之失了业。

苏联红军他是回不去了,毕竟全世界都知道他伊戈尔冈察连科与李老板一样,是位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从李老板那里获得大把回扣的伊戈尔冈察连科,对仕途已经不是那么上心了。正琢磨着回莫斯科求求斯大林表兄,给自己安排个外交官的职位干干。一旦国内的情况不对,还可以以政治避难的方式,跑去美国与儿子们一起享清福。

正在阿什哈巴德酒店打点行李准备出发时,就接到了克里姆林宫一份紧急命令。这份命令让伊戈尔冈察连科十分疑惑,也十分之无奈。

这是一份新的任命,伊戈尔冈察连科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苏联穆斯林协会会长,他的宗教信仰也由东正教变成了伊斯兰教。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会长是有实权的,就在命令发出的同时,克里姆林宫下令苏联红军中的五万多穆斯林官兵紧急退役,以志愿者的身份,携带缴获的德式装备赶赴阿什哈巴德,向伊戈尔冈察连科这位新科会长报道。并秘密进入伊朗,帮助霍梅尼和他的伊斯兰卫队抵抗英帝国主义的入侵。

英国从阿富汗入侵伊朗北部山区,让莫斯科的大佬们很不安。要知道如果英国人在伊朗北部山区驻军,那土库曼斯坦和亚美尼亚地区,就成为了红蓝阵营的最前线。克里姆林宫大佬们经过研究分析,认为正在进行战后重建的苏联,需要三至五年的和平时间,自然也需要伊朗这个军事缓冲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