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乌合之众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身份。当然,维和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犹太人的安全。”

李浩腹诽道,现在的联合国还不是你们美国说了算不过杜勒斯的提议,非常具有操作性,李浩欣然的接下了这单大生意。

既然大事已经办完了,杜勒斯匆忙的登上了飞机,回美国走马上任去了。具体的保全费用,他让李浩回上海之后,与犹太复国组织上海分部的人商谈。

另外他还提醒李浩,近期会有一位美军联络官进驻太平洋保全公司。他将负责维和部队组建期间,与美方的沟通的工作。

看着杜勒斯的飞机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李浩一阵狂喜。犹太人有钱啊地球人都知道

他为保全公司成为货真价实的维和部队感到自豪的同时,又感觉到是莫大的讽刺。即将成立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要去万里之外的中东维和,而对即将陷入全面内战的祖国却无能为力

事不宜迟,李浩立即发电给香港的吴天和杭义兵,让他们快速赶到上海。发电给韩立国,让他招回那些在外面执行任务的军官。同时让牛得志把北平的工作交给得力的人,要求他跟自己回上海。

古里安看着手里的电报欣喜若狂,太平洋保全公司接受了自己的委托,而且美国朋友还为他们准备好了一个合法的身份。

“很有意思的维和部队”古里安自言自语道。

他的兴奋不是没有理由的,巴勒斯坦犹太人武装力量现在有好多股,自己的“哈加拿组织”在实力上并不占上风。如果有了太平洋保全公司的加入,那将会远远的超过“哈加纳”、“伊尔贡”、和“斯特恩集团”。毕竟所有的武装力量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而且还都不是职业的军人。

为了让太平洋保全公司尽快完成部队的组建,古里安立即发电给复国组织上海分部的雅各,让他赶紧与太平洋保全公司取的联系。

保全费用的问题,古里安一点都不担心。他已经联系了全世界有钱的同胞,大家都愿意为此慷慨解囊。更何况美国方面,答应承担一半的保全费用。

同时他还联系了在太平洋战场服役的美军中尉大卫,让他赶快申请退役。到上海的太平洋保全公司去,担任复国组织在太平洋保全公司的联络官。

大卫真是个好小伙子,他是同胞中为数不多的军事人才,大家对他都给予了厚望。当然,大卫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古里安唯一的侄子。

雅各先生在上海滩是个不起眼的人物,他不像哈同、嘉道理等前辈那么的显赫。也不像沙逊家族那样,利用与英国各属地的密切联系和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进出口贸易,迅速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

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虹口华德路62号的“摩西会堂”里。说实话,在日本侵华期间,他为了自己同胞的生存,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居住在欧洲犹太人的处境十分危急,一方面希特勒的屠刀已高高举起,另一方面,英、美等国却借种种理由将他们拒之门外。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雅各先生代表犹太人与日军达成了“河豚鱼计划”。即用犹太人的资本支持日本建设“王道乐土”,换取日军同意犹太人到上海避难。

占领上海的日军,每收容3万犹太人,雅各就给日军支付1亿美元的安置费。因此,日本当局对涌入上海的犹太难民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使他们暂时逃脱了纳粹德国的迫害。当然那些安置经费,来自全世界犹太社团的捐赠。

雅各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一直以来,对自己与魔鬼的生意十分的自责。当他看到虹口提篮桥狭小的街区,几万同胞们在那里能够生存,那才感觉平静了许多。

虽然犹太人在那里生活的相当艰苦,但那些犹太难民似乎天生就是乐天派,在逼仄的空间里依然创造着多彩的生活。他们开了许许多多欧式的餐馆、咖啡馆、面包房,使昔日破旧的街区变成了闻名遐迩的“小维也纳”,上海市民都以到虹口吃价廉正宗的大餐为时髦;他们还组织了许多业余文化团体,时不时地举行各种音乐会和文艺演出。

现在大家看到了复国的希望,可以回到民族诞生地的希望。接到古里安电报的雅各,毫不犹豫的就往机场的太平洋保全公司赶去。

30万字了乌合之众一直以来叫好不叫座,点击、收藏、推荐一直上不去。如果不是那些喜欢乌合之众的读者朋友们鼓励,三哥早坚持不下去了您的鼓励,是我的动力三哥在此,再次拉下老脸求票

第八十九章 装备

李浩深切的明白,保全公司一旦介入了中东,那就不会是正常的保全那么简单,他必须为此做好小规模战争的准备。

很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太平洋保全公司能拿的出手的,仅仅是一次不能公开的营救行动。他甚至认为自己的队员们,习惯了长时间养尊处优的保全工作,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在战场上进行战斗了。

同时,自己有几斤几两李浩是心知肚明的,他从不认为自己有那个本事,能胜任战地指挥官的工作。

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去干,回到上海之后,李浩便召集所有在沪的军官,共同研究维和部队组建的事宜。

看着布斯曼中校和那些前德军军官,就部队的装备问题激烈的讨论着,李浩感觉非常的好笑。

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自己竟然要带一群纳粹去保护犹太人的安全

李浩知道打仗还得靠这群德国人,他甚至认为,韩立国张小山等人的战术水准,仅相当于德军中士的水平。

留下这些专业的人士继续讨论,李浩带着韩立国、吴天、牛得志等人去研究公司发展的方向。

“营坐,咱们一下子摊子铺这么大,怎么顾的过来啊”韩立国担心的叹道。

其实真的不能怪他,光联合国善后救济物资的押运,就搞的他焦头烂额。几百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不是出现这样就是出现那样的问题。每天晚上觉都睡不安稳,特别怕夜里接到押运分队的电报。一旦接到那样的电报,那就是肯定出了什么事。

韩立国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一个个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