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主公 > 分节阅读 77

分节阅读 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匈奴兵燃起无数的篝火,刘九坐在一处篝火旁,他的身边坐的是大德巫,也就是格勃巫的父亲。

大德巫满脸的皱纹,和格勃巫一样,他也扎了一头的小辫子,辫梢儿上都结着五彩羽毛,他的头发全都白了,眼眉和胡子也全是白色。

大德巫手里抓着块烤羊肉,用小刀割着吃,他看了眼刘九,道:“大王,胃口不太好啊,怎么吃得这样少”他看刘九连半块羊肉都没吃完呢。

刘九摇了摇头,道:“今天我听说附近出现过汉兵的信使,是往草原上去的,可汉兵去草原上干什么呢”

大德巫没有立即说话,他先想了想,这才道:“应该不会是求和的信使,要不然直接过来就成了,也许是去并州的”

刘九又摇了摇头,道:“不象,去并州应该再往南一些才对。这事很奇怪啊,你算一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算清楚了才好,要不然我心里不踏实。”

大德巫放下手中的羊肉,在衣襟上擦干净手,道:“那我便算算,看看和咱们临出发时算的,有没有差别。”

临出兵时,他早就算过了,用汉家百姓的话来讲,是抽中个上上签,所以才出兵的。

从口袋里掏出几块兽骨,大德巫把兽骨包在手心里,晃了晃,嘴里振振有词地念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咒语,然后把兽骨往地上一扔

看着兽骨摆放的样子,大德巫嗯了声,道:“是和咱们临出发时不一样,有了变数啊,有妖魔作祟,危险来自北方,主黑煞”

刘九低头看着兽骨,他可看不出什么,道:“妖魔,还是主黑煞的妖魔,来自北方咱们是去进攻北地郡的,这个北方倒是很容易让我明白,可妖魔如何说起呢”

大德巫道:“好象是个黑牛妖魔,而且法力高深,我年轻时在汉地待过,见过他们法术高深的人算卦,用的是周易这本书来算的,曾算出过黑牛妖魔来,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妖魔,而现在我算出来的这个,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黑牛妖魔王了”

刘九啊了一声,道:“汉家的巫术自然是很高明的,可是牛妖”

大德巫把兽骨捡了起来,晃了晃,又扔到地上,这回他道:“有了,有破解之法了,我们在进入北地郡后,见牛就杀,尤其是黑牛,把黑牛都杀光,那我军便可获得全胜,如果少杀了一只,怕就会有变数了”

这是巫师们惯用的手法,其实和汉地的神棍和神婆没什么不同,先说出一个让人震惊的“由头”,然后根据这个由头,再说些不着边际,却又怎么解释都能通的话,所用手法各异,但结果却是一样,都能把人给蒙住

大德巫说的是黑牛,其实说黑羊也一样,是什么无关紧要,重点是这种东西一定没法完全消灭掉,总会留点“意外”出来。大王既然有了疑问,那就代表一定出了问题,否则以刘九的性格,他不会说出来的,那么身为巫师,就得好好琢磨一下,该怎么为大王“解惑”了。

去北地郡杀黑牛嘛,很简单的事,如果出征得胜,这个可能性最大,那就说明黑牛被杀光了,并且是在大德巫的提醒下杀光的,大德巫德高望重,提前示警,刘九会更信任他,如果作战失利,那很简单,就说黑牛没被杀光呗,而大德巫同样也示过警了,只因黑牛太多,藏得太隐秘,没被找到,所以才导致作战失利的。

这种“预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反正咋说咋有理,咋都能说得通

刘九听了大德巫的话,又陷入了沉思,他想不清楚其中的关键所在,而大德巫向来说话只说半截,下半截只能靠他自己去猜。

这么一思索,就一直想了大半夜,等到后半夜时,刘九正在帐篷里休息,忽然外面有人叫道:“大王,大王,有紧急军情”

刘九翻身而起,他做事向来小心谨慎,对于手下部属的要求是,好消息天亮时当着众人的面说,而坏消息不管多晚都要叫醒他,先和他一个人说。这大半夜的有军情来,肯定不是好消息。

刘九叫进来报信的匈奴兵,问道:“什么紧急军情”

匈奴兵呈上一个竹筒,道:“今晚我们在外面巡察时,发现三十多里远的地方,忽然出现一队走夜路的汉兵,汉兵没有发现我们,我们便从后面跟了上去,结果在离小半里地时,被他们发现了,汉兵人数有三十几个,我们上去后,只打下一个,可被打伤的那人却被汉兵舍命救走,但他的战马却被我们射死了,在死马的鞍上,发现了这个”

刘九看向竹筒,道:“他们是往哪个方向走的,可是东北方向”

匈奴兵点头道:“对,就是这个方向,而且他们尚不知我军在此扎营,要不然远远地就绕开了,不会被我们追上”

刘九又问了几句细节,这才让匈奴兵出去,叫大德巫来。他看着竹筒,见上面盖着火漆印信,而且还插着一根一尺长的雕翎

他熟知汉家传递紧急军情时用的方法,这是一封类似“羽檄”的鸟毛信,从汉高帝刘邦起,传递紧急军情,就用这东西,据说有个汉家名将韩信,就是在这上面倒的霉,具体的他不清楚,是小时候听别人说的,不知真假,但羽檄是最重要的信件,这肯定是真的。

刘九打开竹筒,从里面倒出一根竹简,见上面写着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两个字上,用红色画了个圈,不知是什么意思。

这时,大德巫也来了,他便把事情说了,又把竹简给大德巫看。大德巫也没看明白,只是道:“这竹简上的话说得如此含糊,明显就是怕失落,被咱们得到,看来不象是假的。可地利好明白,他们守城,自然有地利,天时这个就不好说了,对他们有利,对咱们同样也有利啊,可人和上面画了个红圈”

两个都搞不明白这竹简到底是啥意思,讨论了小半宿也没讨论明白,扔骨头也没扔明白,可天一亮,不用讨论,也不用扔骨头,他俩就全明白了

天下雨了

匈奴兵在出征时,最憎恨的天气第一是下雪天,第二就是下雨天。比如说:会天大寒,我师不能彀弓矢,敌围廷让数重。还有,金人恃骑射,夏久雨,胶解,弓不可用,故屡败。

匈奴兵的弓无法做到一千年后蒙古兵那样的精良,防雨的效果不好,一遇下雨天,弓箭的威力会减弱,这不就对汉兵有利了么

刘九走出帐篷,抬头看天,心想:“整个夏天都没有雨,偏偏这时候下起雨了,这便是汉兵所说的天时地利有了,天时也有了,那何谓人和呢”

第112章 兵临城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