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主公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下面的百姓们一起扬起头来,看向城墙上的众人,城墙上的这些人,可以算是核心人物了。

李勤大声道:“我们亲手建起了这个城堡,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生息之所了,是我们要誓死保守的家乡就在今天,我正式宣布此堡名为扶角堡,我们都是其中一员”说完话,他又啪啪地拍起手来。

他的话百姓们听了,都是大喜,这就表明李勤正式接纳了他们,他们都是自己人了啪啪声中,百姓们一起鼓起掌来。

李勤又大声道:“从此后,我们扶角堡要立下无数的规矩,并要记录在案,人人遵守。现在我先宣布三条,请大家听好”

城墙上的人听了,微微皱起眉头,心想:“这样不好吧,大喜的日子,这么心急火燎地就要规定兵役和徭役了,怪不得刚才说年纪的事呢”

下面的百姓也都有点难受,虽然是自己人了,可是该承担的,怕是不会少承担半点,李郎是要说交税的事了,不会比官府要的还高吧

关键也是汉末朝廷制度崩坏的太严重了,一说规矩,大家就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

李勤道:“第一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李勤将请教书先生,来给堡里所有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教书,让他们识字,所有费用堡里承担,而且还要开大学堂,让不管年纪多大的人都能来听讲。大家都要识字,要让孩子们有前途,学到大本事,自己也不要再做睁眼瞎”

城墙上的人尽皆惊讶,原来不是要定兵役和徭役的事,而是开办学堂,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啊下面的百姓也都大感惊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汉末,纸张没有普及,当然就算再过个几百年,纸张普及了,书仍旧是宝贵的东西,读书受教育是世家子弟的特权,寒门子弟参加科考那是隋唐时的事,就算是那个时候,能读得起书也不是件小事,要不然能出那么多的励志故事么

这年代的百姓知道读书重要不这是废话,如果不重要,世家子弟干嘛读书但百姓没有机会读书,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书是啥东西有的百姓说,读书没用,就应该老实种地打粮食吃饱饭,读书那玩意干嘛这是因为他没有机会,如果有了机会,看他送自己孩子读书去不

城墙下的百姓谁也不说话,都静静地听着,可城墙上的众人小声议论开了,都在说这是不可能的,不是说李勤不会办这个事,而是办不成,就算请来教书先生,百姓们也没时间去读书啊,而教孩子们读书,效果要十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而且会不会白教给他们,也是未知两可的事

贾诩初听此言,也是一愣,可稍微一想,就露出笑容了。这时,贾父在后面推了推他,小声道:“快点提意见,别让阿勤冒傻气”

贾诩摇了摇头,心想:“这哪是冒傻气,这是妙到不能再妙的高招啊唉,我自认就很能吹牛了,可没想到我这妻弟,比我还能吹啊”

他认为李勤这是在吹牛,短时间内李勤的这个说法也只能是吹牛,因为人们读书后的效果显现的太慢,绝大多数人也只能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取代按手印。但这却是一个重要的消息,就是扶角堡有这个“福利”,而别处没有

可怜天下父母心,大人们宁可自己吃苦,也会为孩子着想。如果来扶角堡,能让孩子读上书,有可能有前途,仅“有可能”这三个字,就足够让父母们拼命了。李勤要再招人,这就是最好的宣传,会有很多人来投靠,原因就是李勤可以提供他们的孩子“有可能”会过上比他们自己好的生活,只有“李勤能”,别人做不到,这点很重要。

李勤道:“请教书先生这事,就这么定了,不但管孩子读书,每天还管两顿饭,孩子在十六岁以前,我替大家养活”

百姓听了,无不大喜,不管是有没有小孩子的,都感欢喜,这代表下一代有希望了,至少有可能比他们活得要好

贾父大急,又拉贾诩,让儿子给李勤进言,他养不起的,万一以后孩子一大群,还个顶个的能吃,那怎么养活,得多少粮食

贾诩转过身,对父亲轻轻摇了摇头,他心知肚明,百姓们为了孩子,一定会拼命干活,为了孩子不会抗税,而交上来的税,李勤拿出一小部份来养孩子,不但能让孩子终生感恩,而且大人也会紧紧团结在他身边。至于说到粮食,那不就是税么,看看富平的县令,那可是收不上来税的。

贾父见儿子不理他,只能干着急,他终究是看不到长远利益。

这时,李勤说到了第二条规矩。

第061章 要让名头响起来

李勤举起双手,让百姓们不要激动,他道:“我从陇县,得到了一批铜条,可咱们扶角堡又太贫穷,创业艰难,百业待兴”

这回不用贾父着急,贾诩立时就着急了,他赶紧在后面小声道:“阿勤,私制铜钱的事,可不要当众说啊,私底下怎么办都成,可不能明说啊”

他听李勤提到铜条,以为是要私制铜钱呢,这种事很多人都在干,一点不稀奇,可当众说出来,就没必要了,奉公守法的样子装装就行,可至少也得装装啊

李勤却道:“我本想制一批钱来给大家花用。可是,我觉得这样不好,钱早晚是要花掉的,而且现在物价飞涨,钱不值钱,不如拿铜条做些真正有用的事。我决定,把咱们扶角堡的人名都记下来,然后制成铜牌,每人都有,不论男女。男人有铜牌,代表是咱们扶角堡的人,女人嫁出去,铜牌还是她的,让她的夫家知道,她有个大娘家,这个大娘家就是扶角堡,就是她的靠山”

贾诩松了口气,原来是这样的啊,这是要让堡民抱成一个团,而且也是拉人的一种方法,连女人的婆家都能拉来。

忽然,下面有女子喊道:“咱们不嫁出去,咱们招女婿,让他们嫁进来”喊话的人,却是乔女。

就听沈乙立即呼应:“对对,不要嫁出去,招咱们堡里自己人当女婿就好了”

乔女这一喊,很多女子跟着喊了起来,甚至不少家中有待嫁女孩的父母也跟着叫了起来,都大叫着招女婿,仿佛能给扶角堡当女婿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似的。扶角堡现在还啥也没有呢,他们就以堡民的身份骄傲了。

李勤叫道:“还有就是我要立一块大石碑,记录下今天的事,然后分给大家铜牌,以后再有人来,也同样发给铜牌,就算我穷得卖裤子,这个规矩也得执行下去”

立碑百姓们更加欢喜,在这年代的人心中,凡事只要立下字据,就不会反悔,如果立下石碑,铸造铜牌,那就更加不可能反悔了,他们立时就把李勤的话都相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