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宦倾天下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玩笑,你当那女真人就这么白痴前番斡离不的帐还没清算呢,现在又想故技重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而且那一次赵桓出尔反尔,早已经为天下人不耻,做皇帝做到信用全失,还不完蛋那才怪事了。

赵佶也觉得不妥,乃道,“皇儿,前番金贼吃过亏了,你觉得他们还会和我们议和吗”

“这”赵桓被赵佶戳到了痛处,倒吸了一口凉气,“对啊,他们能跟我们议和吗”

张邦昌微一躬身,“皇上、太上皇勿忧张邦昌不才,愿以身涉险,亲往军营,与对方周旋”

赵佶、赵桓顿时大喜,“张丞相真乃国家社稷之股肱之臣也”

张邦昌奋然作色,“为臣者,当以国家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况此行凶吉尚在两可之间,即便遭遇不测,能为两位仁君效死,故所愿耳”

谢垩忍不住鼓掌,“张丞相果然忠肝义胆谢垩佩服之至”

第五卷 奇耻 第六十四

谢垩的称赞虽然略显突兀,却并未引起赵佶、赵桓父子的任何疑心或者不满,甚至从谢垩的语气中还辩解不有任何的异样,惟独张邦昌神色微变。张邦昌当即告辞,“若无其它事,老臣告退。”

赵桓点头,“若能退兵,老丞相功不可没,铭记史册。”

张邦昌闻言微怔,连声逊谢。谢垩暗笑,若赵桓知道张邦昌竟是一心篡位夺权,却不知又作何想,反正史册上倒确实少不得张邦昌的重重一笔。既然赵佶、赵桓父子委托了张邦昌为议和使节,便再不容谢垩有插手置喙的机会,谢垩只作不知,乐得袖手旁观。

张邦昌出了皇宫便立即投了粘罕军营,一日而回。赵桓急召之,问起金营情形,张邦昌取出了粘罕的文书,递呈上来。

赵桓展开一看,只见文书上措辞严厉,语气骄横,微有不喜。赵桓从头至尾仔细地再看了一遍,纯粹就是一件讨伐的檄文赵桓狐疑道,“议和之事到底如何”

张邦昌不喜无忧,却是微微迟疑答道,“议和之事,恐有不妥。”

赵桓大惊,“粘罕不同意议和”

张邦昌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赵桓急道,“到底怎么样嘛可真急死人了。”

张邦昌不慌不忙,“粘罕那厮甚是刁滑,放言道,要想议和,须得康王赵构与文华阁学士谢垩前往军营,方可一谈。”

赵桓奇道,“九弟是皇族,倒是去得金营,可谢垩不过区区一个太监,他如何便成了指定人选了呢”

张邦昌神情复杂,支吾半晌,乃道,“前番谢垩曾护送崇国公主,与金国四太子兀术随行,据说两者一路兄弟相称,甚为投契。粘罕有言,谢垩乃是大金国的善使,非得此人同往不可。”

赵桓眉头紧锁,沉吟了一会,忽然问道,“以爱卿之见,谢垩这个人可靠吗”

张邦昌早就想好了说词,忙道,“同为一殿之臣,虽然谢某曾经几次三番与我为敌,然我却不信谢垩胆敢勾结外敌,更何况谢垩在京城颇有正直之名。”张邦昌这手玩得很漂亮,首先拿出了两人的对立关系,而张邦昌则在之前被认为是朝廷股肱,那么谢垩就成了一个与大忠臣敌对的,只是有些虚名的潜在奸臣。

赵桓问道,“依丞相之见,却该如何处理”

张邦昌故作深沉,道,“唤谢垩前来,一试便知。”

赵桓深觉有理,忙吩咐值殿太监,“召谢垩见驾。”值殿太监应诺,转身去找谢垩。

谢垩自从进兵压境以来,一直谨言慎行,轻易绝不主动招惹是非,此时正在与石秀商议。石秀顺利地招降了栖凰山沈中群,山上所有喽罗以及麾下其它几座山头的绿林好汉悉数跟随,总计两万余人。沈中群拿了石秀给花子虚、应伯爵的举荐信,一路扯起相州旗号,带队赶赴金陵。临行时,沈中群拨了一千名好手给石秀,其中包括李鹤、张全等几位高手。石秀便带人回京,把李鹤张全安置在城东一座废弃的营寨,石秀方得入城,金兵开始围城,李鹤张全急忙率队隐藏到山中。

石秀的人马来得太及时了,虽然这一千好手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的发展,但是对于谢垩本人来说,却是一支极其重要的奇兵。两人正说话间,外头有人传唤,“陛下宣谢大人入见。”谢垩料想必是张邦昌回来了,连忙应了声,让石秀在房中等候。

谢垩入见。

赵桓神色阴沉,陡然喝道,“大胆谢垩你可知罪”

谢垩瞥眼见张邦昌随立一旁,面无表情,心知必是此人捣鬼,暗暗恼怒。谢垩不卑不亢,应声道,“谢垩无罪。”

赵桓怒哼一声,“好个无罪我且问你,当日你与金国四太子甚为投契,可有此事”

谢垩朗声道,“当日谢垩受命遣婚使,理应往来礼数周全,何为投契难不成行不与同步,言不与齐声,是为何也”

“这”赵桓早为酒色所迷的双目中难得闪现出一丝精光,只是一闪即逝,不由得转向了张邦昌,张邦昌轻咳一声,乃道,“老臣相信谢大人必不是卖主求荣之辈,陛下多心了。”

张邦昌转而对谢垩道,“老夫方从粘罕军营回来,粘罕点名要求谢大人随同康王殿下前往粘罕大营,商量议和之事。”

谢垩大惊,急道,“陛下千万不可轻信,这是粘罕的诡计”

赵桓顿时脸色一沉,“此话怎讲”

“陛下请想,康王殿下乃是河北诸军的统帅,粘罕之意分明就是借机囚禁康王,这样一来,北方群龙无首,不战自乱。届时兀术大军便可肆无忌惮,予取予求,战机一失,回天无力忘陛下三思”谢垩句句铿锵,掷地有声。

赵桓大惊,求和的目的是让对方退兵,而赵构的相州军就是赵桓赖以反击的绝对主力,一旦相州军垮了,赵桓也就失去了与金兵最后周旋的筹码谢垩的话,触碰到了赵桓的底限,如何不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