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戈壁水世界 > 分节阅读 128

分节阅读 1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是知道的,每天他都会用灵气梳洗孩子的经脉。每当这时,冰晶就会笑呵呵的,不动也不动,显然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还别说,李大山的这个办法很有一些效果,几个月之后,李大山发现冰晶的经脉明显宽阔了一点。虽然和李大山的相比还差得很远,但是对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还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目前养殖出了福成公司的良种繁育,大部分已经分化成单户饲养的模式,化工厂以及水厂的生产也很顺利。刘强主持的销售公司正在着力开拓国外市场,商标、品牌的注册工作已经完成,国际检测报告也已经做好,今年几个大的国际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也在申请之中,相信到年底集团的国际市场形象将初步建立,国际销售工作将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由于没有太过复杂的事情,李大山这段时间主要在思考怎样将牧业学校办得更好。

要说现在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算是比较合理的了,但是由于地处西北,而且是冷门专业,生源一直是一个困扰牧业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现在社会都只对计算机、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热门行业感兴趣,像牧业学校这样偏远的农业类学校,根本得不到优秀学生的青睐,很多学生都是不得已的情况才进入这个学校的。由于招入的学生基础较差,一直以来,罗校长都是将新生第一学年当做预科班在教,不仅补上基础课程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和兴趣。也就是说,三年制的大专,只有两年时间能够学习专业课程,这显然大大降低了学生可以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容量。

这些问题外人并不关注,李大山也是接手学校以后,才慢慢了解的。他明白,市场经济时期,很多问题都要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学校必须让学生看到学习农牧业的前途钱途很远大,而且学习起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反而很有趣,很有学习的价值。这样经过几年时间,有了一大批毕业生做榜样,报考牧业学校的优秀学生才会越来越多,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才能逐渐轻松起来。

好在这一切已经有了初步进展,那就是新校区已经建设完成。李大山相信,只要新生入学,看到如此宏大、漂亮的校园,他们将会慢慢的喜欢上这个或是自愿、或是被迫选择的学校以及专业。当然,李大山知道,仅有这些还不够。于是他按照最初的计划,对鲜鱼公司进行了改组,不仅将李贺的股份转移到了鲜鱼公司,而且将八鲤湖、冷水鱼池等养殖基地整合到了鲜鱼公司,让鲜鱼的养殖、销售链条式发展。

同时,他按照留下来的几十名员工的职位高低以及进场时间长短,每人分配了022不等的股份。不过,这些股份他们都要出资购买,不然让参与承包的员工知道了,肯定要引起巨大的矛盾。但就是出钱购买,大家也明白,哪怕只要一点点股份,一年下来的分红也非常可观,收回现在投资的本钱最多也就一两年时间而已。

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农场留下来的员工很快东补西凑攒齐了出资所需的资金,分到了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股份。其中,草原商业银行提供了不少无抵押贷款。统计发现,员工持股一共占到了鲜鱼公司127的股份,加上李贺20的股份,以及黄丰田等前期股东转换而来的15股份,李大山仍然在这家子公司占据多数地位,保证了他对这家公司的控制权。当然,就是没有控股地位,面对这么多小股东,李大山自信自己的决策不会被所有人反对。

果然,鲜鱼公司的整合事件传开以后,让牧业学校的很多高年级学生激动不已。因为大家都知道,所谓的鲜鱼公司股东,几年前不过就是自己的师兄师姐而已。想当年,他们也是一穷二白,在农场打拼了这些年,不仅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而且还享有了一家效益卓著的公司股份。也就是说,哪怕这些人现在开始,不用做任何事情,光是凭每年的分红,都能让他们过上比较好的生活。

高年级学生的学生都知道,现在八鲤集团就是学校的大股东,而且按照历年的规矩,只要自己的成绩在班上位居前列,加上教学委员会的考核推荐这条是学校改制以后新增加的,自己就能进入八鲤集团上班。

正文 第210章 学生大比武二

更新时间:2011329 16:52:44 本章字数:2234

第210章学生大比武二

可以说,现在这个毕业出路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只要进了八鲤集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践,员工可以选择去灵石农场承包牧场,也可以选择在集团上班,如果干得好,说不定还能享受分配股份的特权。无论是哪种,自己的一生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两种方式都大大刺激了这些年轻人埋藏已久的雄心壮志。从学校收集的情况来看,暑假这段时间,很多学生都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给自己补课充电,另外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到各个农场去实习,甚至还有些人到灵石农场那些承包户牧场里义务帮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最大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按照罗校长的话来说,这是他当牧业学校校长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但就是这样,李大山也觉得还不够。因为年轻人都有一个很轻率的想法,那就是只有等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忧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要想让有些自卑、思想还很单纯的懵懂少年,从刚进入校门的时候就树立起对自己专业的信心,努力勤奋的学习,还得想些办法才行。想来想去,李大山最后还是觉得只有采取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办法。不过,他要对这两种资金的考核发放方式进行重大改革。

首先,就是要大幅提高奖学金的标准。比如,一个专业一个年级设立一个特等奖,奖励其中学习成绩最好,动手能力最强的学生。由于这是一个具有指标意义的标杆,所以李大山决定将这个奖项的奖金定为十万元。他上网查了查,发现这个数额可能是目前国内大专院校针对普通学生发放的最高奖金了。但是这样他反而觉得很好,不发则已,发就发个痛快,让那些优秀学生真正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对于得到这个最高奖项的学生,只要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违规行为,成绩也在中等以上,八鲤集团将免试录用其为正式员工。李大山相信,有了这两个刺激因素,没有一个学生会不努力学习。

在特等奖之下,李大山还准备设立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奖励数额逐步扩大,争取这三个奖项涵盖每个班级的3040的学生。一等奖暂定为每人每年一万元,每个班级2名,二等奖每人每年六千元,每个班级8名,三等奖四千元,每个班级10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学校的生源比较差,如果没有大面积的奖励措施,那些自认为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也不强的学生,可能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