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戈壁水世界 > 分节阅读 90

分节阅读 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下来。

办好此事以后,杜书记立即赶乘当天的飞机回了灵远,主持对郭双福和左少系列案件的处理工作。在他的强力支持下,没过多久,对于立交桥的调查也基本结束。这个立交桥被专业机构鉴定为豆腐渣工程,说起来这桥和左少还很有“缘分”。当年就是他“介绍”的一家建筑企业最终中标,修建出了这个护栏比纸板硬不了多少的立交桥。如果左少之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命丧这座桥,相信他一定不会帮这个企业拉皮条条。可是,万事俱有定数,他也算是“死得其所”。同时,这个立交桥窝案又害得灵远建设、质监等权力部门很多领导干部下了台,其中就包括夏银山的舅舅。这也应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句古话。而夏银山失去了这个大靠山以后,在灵远已经没有人买他的帐,很快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审讯李卫东时,此人为了将功赎罪,不仅把自己收受巨额贿赂的事情都交代了,而且还将郭双福雇凶杀害李朝福以及李兵莫名其妙被车撞死的事情抖搂了出来。通过调阅娱乐城的监视录像,这些专业杀手很快就上了公安部的级通缉名单,并且悬赏十万元。没过多久,这几人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给找了出来,抓捕归案。结果一审问才知道,这些人不仅杀害了李朝福、李兵,而且人人身上都有其他案底,只是一直没有侦破而已。很快,这几人就被作为极度重犯关进了监狱。

这样一来,灵远市本级以及下属部门有三百多人被暂停工作,整个行政系统都不能保证正常运转了。灵远作为省城,经济、政治地位一直很高,长期半独立于北庭省之外,上面根本安插不进干部。借助这次机会,杜书记和何省长对灵远市来了个大清洗,很多即便是没有问题的领导干部也被调离了现在的工作岗位,派到了相对艰苦得多的地方工作。这些干部长期在权力部门工作,没有几个人是干净的,现在灵远很多人被“双规”,他们也就不敢闹事,老老实实的上任去了。

而经过两人的协调,杜书记把自己的手下战将派到了灵远做书记,同时出任省委常委;何省长则把张拓元派到灵远做市长,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张拓元从来没有担任过正职,现在一下子就成了一个省会城市的市长,可谓是一步登天了。李大山听了以后,也非常高兴,立即拨通了他的电话,一个劲儿的向他道喜。而张拓元则感激的对李大山说,如果不是前两年突然被屈卫东赶出官场,流落到农场上班,他不可能有现在这个机遇,也不可能这么好的心态,当然,更就不会有现在富足的经济条件。而这恰恰是作为一个主要领导干部,非常需要的经历和底气。

而东风村经历了这么大的事件以后,大家才知道任劳任怨的李朝福竟然是被人害死的,看上去聪明能干的李兵竟然和李卫东一样,也是个贪污腐败分子,而且还参与了杀人。郭双福购买鱼塘的六百万元也被上级政府追回,虽然鱼塘又回到了村民手中。但是只有李大山知道,这个鱼塘的灵气已经非常淡,养的黄河鲤比起八鲤湖的来,差了很多,如果拿到市场上去卖,肯定卖不出好价钱。

东风村的问题远不止如此。虽然李卫东被下了监牢,但是其他几个村干部也没有一个好的,要么吃了郭双福的,要么是在娱乐城消费过。现在村里人再也不信任这些人,新上任的望水镇领导也免除了所有村两委干部的职务。就这样,现在的东风村没有一个村干部,也没有一个人敢担任这个村干部。

为此,刚刚上任的灵远代市长张拓元希望李大山看在家乡人的份上,能够说动李全学回去继续担任村支书,带领东风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是李大山被这些人伤得太深,特别是他根本不能原谅村民对于李朝福之死的冷漠态度,所以委婉的拒绝了。张拓元知道他还在气头上,也就不再劝了,计划着等这件事淡了再说。

郭双福虽然还滞留在国外,但是北庭省已经掌握了他全部的犯罪事实,通过外交部门对他所在的国家提出了遣返要求。由于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犯罪分子,对方已经答应会尽快遣返郭双福。按照他所犯的贩毒、雇凶杀人等严重罪行,郭双福一定会面临死刑的惩罚。

幸运的是,作为此次事件的副产品,北庭省财政额外进账超过了六亿元一是没收的郭双福和左少的非法收入五亿多元,二是查收部分腐败分子的贪污受贿款几千万元。这些钱对于沿海的富裕省份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北庭这个年财政收入才八十多亿的省份来说,却显得尤为珍贵。为此,杜书记和何省长多次商议,将这笔钱用到了最急需的民生、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也算是把坏事办成了好事。

正文 第135章 集思广益办学校

更新时间:2011329 16:51:07 本章字数:3286

第135章集思广益办学校

就在灵远的官场大地震之后,八鲤农场也忙碌起来。这次忙不是为别的,而是因为牧业学校和李大山一起数易其稿,规划设计的新校区建设蓝图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可以正式开工建设了。由于此次工程量很大,李大山早就提前告知了杨一平,让他们公司把今年的业务都推掉,专心致志的做好新校区建设工程。杨一平经过认真考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示范价值,对日后的业务开展帮助很大,于是就同意了。

按照双方的商议结果,牧业学校将现有的近千亩划拨土地和房舍、基础设施以及城郊的一千五百亩农场全部转送给大股东八鲤农场。而作为补偿,八鲤农场负责为牧业学校修建一座占地面积5000亩的新校园,并将土地和校舍的全部使用权转移给学校。新校园位于八鲤农场南面,紧邻省道,交通非常便利。去年,这块土地已经全部被整治了一遍,现在周围的防沙林已经长高了很多,中间的牧草也有一人高了。

由于这块地非常平整,而且方方正正,正是修建学校的最佳位置。牧业学校曾经组织教职工来考察过一次,听了李大山的介绍以后,大家都非常满意,于是就正式确定了校址。经过精心规划,学校被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中间是省道到八鲤农场,绿树成荫的水泥路,自然分为对等的两部分。东边被规划为教学办公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工住宅区、专家别墅区。东边是学校的重中之重,李大山对此处的建设更是不惜血本,参照当年修建庄园的模式,将整个东校区全部设计成江南山水园林的样式,不仅整个学校被绿树掩映,而且到处都有流水,或是水渠,或是池塘,甚至还有小型瀑布。为了配合整个建筑风格,学校所有的建筑都不高,最高的建筑就是教学楼,也仅为四层;其他的宿舍和教职工住房都是三层到顶。但就是这样,整个东校区的建筑面积也有十五万平米,可见建筑种类之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