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戈壁水世界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人。

在新员工进场之前,李大山兑现了早先的承诺,将自己饲养管理的二十来只狼狗分配给了农场的老员工。经过抽签,何宇有幸得到了一只狗牌为二十三的狼狗。虽然得到狼狗的员工对狼狗都很爱护,但是李大山凭借异能,明显的发现,二十三对何宇的感情要远远高于其他狼狗对他们新主人的感情。李大山明白,这是人和动物之间天然存在的一种默契,普通人是很难领会掌握的。

不过,何宇现在的工作任务相比刘强来说,要轻得多。首先,七万多头杂交滩羊全部移交给福成子公司管理,养殖大队只管理马鹿、野骆驼。其次,养殖大队一共三十八个人,其中老新结合的二十人全都被李大山选送给了刘福、刘善成当手下。他们俩农场里原来的很多员工都辞退了,只保留了专业突出、技术优秀的少量员工,主要就是牧业学校的毕业生。养殖大队人员减少以后,管理难度大大降低。这也是李大山敢于将何宇放在这个农场曾经最重要的岗位上的原因。

而刘强的换岗,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因为市场营销部成立以后,李大山没有给他配备一个手下,反而是将他派到了黄丰田手下,先实习一段时间,再考虑开展业务工作。尽管其他员工都在猜测李大山的真实用意,但是刘强丝毫不在意,按照李大山的要求,老老实实的到八鲤绿色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报到去了。目前的农场员工中,刘强是领悟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最强的人,李大山此举是为了培养一个自己的重要助手,审慎做出的重要决定。

正文 第088章 推广合作模式

更新时间:20091211 1:15:25 本章字数:2853

因为刘福和刘善成在阳平镇属于领军式的人物,他们的离走具有指标性意义,现在阳平镇的老百姓全都不敢出手养羊了。知道他们“投靠”了八鲤农场这颗大树以后,一些私交较好的乡亲多次打电话请求刘福和刘善成帮忙在李大山面前说个好话,看能不能把他们也招进农场上班。结果被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刘福和刘善成给直接骂了回去:“要不是你们当初不听劝,任意胡闹,会到今天这个境地吗你们知道不知道,现在整个北庭省的经销商都不到我们罗平区采购牲口了,即使有人来,价格也压得特别低我们区里面其他养殖户的吐沫星子都快把我们镇给淹了”大家听了这话,都尴尬的说不出话来,讪讪的挂了电话。

李大山从刘福二人那里了解到这种情况以后,多次思考这个问题。李大山觉得,阳平镇很多散养户都有多年的养殖繁育经验,这种经验和日新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种多靠意会、难以言传的经验不同,它是以市场销售为核心,讲究精细饲养,严格控制上市时间,应该说,具备了初步的现代科学养殖技术。当然和八鲤农场的要求相差甚远,就是比起日新村的村民来,也大大不如。但是如果能给阳平镇的乡亲进行几次系统培训,并且重新规划圈舍,加强日常监管,久而久之,他们应该也会养成良好的养殖习惯,达到甚至超过日新村的养殖水平,毕竟他们有不错的基础。而阳平镇的乡亲们缺乏资金和种羊的问题,草原商业银行和福成子公司都能轻易解决。

有了这个意见,李大山就迫不及待的和刘福、刘善成二人商量。“两位大哥,你们看这样行不行。”然后,李大山详细的把自己的设想告诉了他们。

听了李大山的介绍,两人都有些兴奋。刘福嘿嘿一笑,说道:“还是大山兄弟办法多我觉得你这办法挺好,可算是给我们那里的乡亲们帮了大忙”

李大山连忙摆手:“别给我戴高帽子我知道你们在我面前唠叨,就是想我帮帮他们,但是现在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哪里帮了忙”

刘福也急忙应道:“我们这不是看你是个热心人,想你帮着想想办法嘛要是光靠我们两个,就是抠破脑袋,也想不到你这么好的办法”

李大山见他一个劲儿的恭维自己,也懒得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好了,好了这个方案还很毛糙,我们好好议一议,先把它完善起来。”

刘福、刘善成确实不愧是常年和村民打交道的老手,很快就想出了几条意见。刘福告诉李大山:“乡亲们的培训必须考试,没有通过就得不到贷款和帮扶。而且还得和参观考察结合起来,让他们有个直观感受。远的地方咱不知道,但是最近的参观地点就是日新村。不要说他们以后看了要大吃一惊,就是我们第一次来,也感到很震撼。一个贫困缺水的牧区村,搬迁之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完全变了样。我说的不是房子变了样,而是村民的精神面貌全变了,尤其是他们在养殖上的那股子认真劲儿,就是比起我们以前雇请的工人都丝毫不差。”以前,牧业学校的教师也这么说过,现在李大山又听到第二个专业人士这么说。自己培训管理出来的员工被人称赞,他也觉得很光荣。

听了这话,刘善成也点了点头,说道:“大山兄弟,到农场这么久,每一样东西、每一项制度都让我们觉得大有用处,我们是真服了你了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像日新村那样,对临近农场的阳平镇的几个村子实行整体搬迁。村民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入股,管理、销售全部由农场负责。”

李大山听了刘善财的话,心里微微一动,但是马上疑惑的问道:“我觉得恐怕不行。日新村的老百姓是穷得只剩下一条内裤了,才愿意搬迁到新址的。阳平镇的情况我们都清楚,虽然遭受了这么严重的打击,但是大家多少还有一些积蓄,而且大多数的家庭这些年都修了新房,如果要他们搬离老家,集中居住,我想他们绝对不会愿意的”

刘善财立马解释:“大山兄弟,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也要注意到,阳平镇的老百姓已经不同于草原市其他地方的农民,他们是见过世面的,也曾经有过辉煌。现在大家虽然没有把老本全部折掉,但是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住着新房,吃着糙饭,整天没有点正事可干虽然我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舍弃自己的家园,但是我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会答应参照日新村的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图东山再起”刘福听了,也是一个劲儿的点头。

这么一解释,李大山又有些心动了。不过他还是问道:“那你们看下一步怎么着手,比较容易呢”

刘福说道:“大山兄弟,你看现在离农场最近的阳平镇的村子就是楼坪村,该村的土地与农场的直线距离也就不到一公里,中间也就是一些荒地,到时候我们买下来就是了。如果村民答应我们的计划,存在的客观阻力将非常少”

李大山这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几个人在这里东想西想,要是万一上级政府不同意我们的这种开发模式呢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土地的所有权,那么一切都将成为泡影”自从东风村的事情以后,李大山对土地的所有权看得非常重,没有自己掌握的土地,心里就非常不踏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