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戈壁水世界 > 分节阅读 44

分节阅读 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召集了七八辆大卡车帮助拉货。有了机械化设备,加上劳动力众多,很快,各家各户的东西就全部收拾好了。李大山也在村里子到处查看,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调度的事情。

一圈看下来,李大山的心都有些发冷。这日新村的老百姓也太贫寒了,家里面除了电视机、卫星接收器,基本上没有什么家用电器。而机械化设备也少得可怜,大多就是每家有个破烂不堪的摩托车。而生活用品方面,也都是用了多年,比较旧的床上用品和个人衣物,锅碗瓢盆都老旧的很。让人不禁疑问,这是搬家,还是逃难。

不过俗话说得好,“破家也能值万贯”。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在生活富足的人看来是分文不值,但是对于日新村的老百姓来说,却是生活的必需品。看着这些辛劳一生的乡亲收拾东西的情景,李大山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义务,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们。毕竟一个人的财富再多,能带给他的喜悦和生活的改善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把这种赚取财富的方法教给贫穷人,却能得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喜悦和快乐。而李大山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喜悦和快乐。经历过生死劫难以及离奇身世以后,李大山的心胸开阔了很多,就连看这个世界的眼光和角度都不一样了。

由于考虑到村民的实际情况,新家里面都由政府出钱添置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比如电灯、电话、餐桌、椅子等等。而大炕、小炕都是新修的,只要铺上被子就成。而且从三月份开始,李大山就给日新村的一百二十名员工发放了三百元的基本生活费,现在五个月下来,加上积蓄,每家每户手边都有些钱,采买些生活用具还是可以的。

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065章 分羊与商标

更新时间:20091123 16:22:30 本章字数:2397

搬入新家以后,李大山又开始琢磨日新村的土地。他觉得任其这么荒漠一片,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且这么空着,等到明年自己接手的时候一片荒芜,要想利用起来,就必须先花几年时间治理。起了这个心思以后,李大山就一直在考虑先期怎么治理九千亩荒地。最后,他还是决定采用老办法,还是像在东风村一样,先栽种防沙林带,改变小范围的气候再说其他。

要想在还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搞建设,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乡亲的同意。不过这本就是对国家、对当地都有益的事情,李大山愿意出钱搞荒滩戈壁治理,大家都很欢迎。跟市县领导一说,他们就爽快的答应了。而唐书记对李大山一直有很好的印象,而且治理荒滩以后,大家的生活条件也会相应的改善不少,于是他也支持李大山的行动,还答应以后村里人会负责照看这些树木,浇浇水什么的。

为了栽树,李大山又把安装喷灌系统的杨总请了过来。由于主水管已经接到了日新村新址,只要从这里接出分水管,沿着日新村土地的边界一直延伸就可以完成整个防沙林带的灌溉工作。当天下午,杨总就开车过来洽谈业务。了解情况以后,杨总表示自己现在也能承担买树、栽树的任务,而且包活,不活负责补栽,不用多给钱。当然,雇主要提供充足的水源。李大山一听,就乐了,这杨总还真是能干,这还没过多长时间,又增加了一项业务。

以前两次合作都比较成功,李大山也就放心的把栽树的工作交给杨总。十天以后,杨总就完成了管道施工;二十天后,九千亩地的栽树任务就全部完成了。李大山检查以后,现树木的存活情况还真不错。要知道,在七月份栽树可是比较有难度的,杨总敢接这个任务,就说明他有这个实力。和他结清货款和工钱,李大山感激的把杨总送走了。杨总也喜欢和办事爽快、结款迅速的李大山合作,在表示“有机会再合作”以后,满意的回城去了。

日新村全部搬迁以后,八鲤农场就必须给他们考虑分配滩羊的事情了。由于大的原则早就定下,现在这方面的工作李大山已经全部交给刘强负责。一百二十人,每人五十头,一共就是六千头。农场现在一共有成年滩羊和小尾寒羊三千多头,小羊有一万八千头。其中一半是去年入冬前生的,这些羊儿介于幼年和成年之间,交给村民饲养比较合适。

八月份,日新村的村民在新家基本上都安顿好了。在刘强的组织下,养殖大队的员工把六千头杂交滩羊全部放了下去。而且他们还给每只滩羊都打了记号,每人领养的羊儿都有编号登记,以便日后的管理和回收。以前,给牲口打记号都是给烙印记的铁块加热,装好铁块,放在牲口的屁股上,给它烙上记号。这种方法不仅麻烦,而且有伤动物的。

现在通行的都是挂耳标,也就是在动物的耳朵上打个孔,带个像耳环一样的东西,上面一般有编号和主人的信息。耳标上面有时还有养殖主的徽记,有些高级的甚至还有芯片信息。这些村民都小心翼翼的把各自的滩羊领了回去,就像端着自己的饭碗一样。李大山见村民们对滩羊很细心,也就放下心来。而且村民都经过了为期一个月的养殖培训,应付一些基本的问题,应该不算很难。加上农场定期会派养殖大队和兽医室的人巡查村里的羊圈,一定能确保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日子里,养殖大队每天都派人进村入户检查、指导村民养羊。村民以前都是搞养殖出身,但只会粗放式的老式方法,饲养的精度和品质难以保证。经过上次的培训,村民现在对养殖都没有信心了,觉得自己以前的做法都不对。每天养殖大队的人进村,他们都要问个不停,对于饲料存贮切割、圈舍管理、喂食量等都要细致询问。

刘强明白村民的用心,要求手下对于村民的问题要一一细致的解答,做到准确掌握为止。因为他觉得,虽然这些村民现在对科学的养殖方式还不熟练,但是一旦他们熟悉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养出高品质的牲口,而且以后还能多领养一些牲口,进而扩大农场的养殖规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村民逐渐掌握了新的养殖方法,自觉实行定时、定点、定量的喂养方式,并有规律的带滩羊外出“散步”,消耗其脂肪,这样出产的肉质才会更鲜美。看到村民掌握并开始习惯这种养殖方式,刘强等人也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在办理这件事情的同时,李大山也把注册商标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事情何书记早就和李大山提过,但是前段时间忙,而且他感觉事情还不是很紧急,不过现在眼看着农场的牲口和八鲤湖的鱼都可以对外出售了,李大山也开始着急这事。注册商标可以自己办理,但是程序繁多,而且时间较长。李大山选择了找商标代理机构代为办理商标注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