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戈壁水世界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火热,你以为想收购就能收购到吗现在这鱼塘就是一个聚宝盆,一年的产值上千万。守着这么个宝贝比什么都强,我就不信,他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这个探底,情况很不乐观”他只是根据鱼塘的面积估算,还不知道李大山的鱼塘一年产值何止一千万,怕三千万元都不止,只是他怕市场饱和,没有使劲儿往外卖而已。

郭双福到底不是傻蛋,也明白了收购的事情很难,神色一紧:“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要不然干脆”

赵德胜看他和自己说这些,吓得一哆嗦:“你可千万不要干傻事。你要再这样,以后就不要来找我,也不要说认得我”赵德胜乃是想搭上郭双福的上家“左少”的线,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伏笔,但要是参与到谋杀这样危险的事情里,却是他万万不愿意的。

“我看你还是回去找找左少,看看他有什么办法。”赵德胜只好给他出点子。

“对对对。左少向来办法多,我回去问问他看看。”郭双福一点就亮,“不过赵书记,你上次不是说动了那董五去闹事吗怎么这村子里的人还都帮着李大山啊最近这董五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不然还可以让他当当炮灰。”

赵德胜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心想:这家伙真是笨的可以,自己都在给人当炮灰,还好意思说别人。

汽车很快就消失在大路上,只留下一缕油烟。

第一卷 乡村起步 第018章 稳步发展

更新时间:20091118 11:13:57 本章字数:3732

赵德胜走了以后,没有任何回音。不管他出于何种目的来东风村,李大山现在都不想去费心考虑这些没影儿的事情。现在他正忙于完善自己的庄园,对一些设计不甚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由于天气已经比较寒冷,大的施工是没有办法进行的,李大山三人只好自己动手修修补补,就这样小打小闹,也把大家累得不轻,而且还花了好几万元。

等到明年开春,李大山就准备请施工队对庄园里的房子进行全面装修,包括餐饮娱乐大楼。现在农场的发展已经有了基础,防沙林长势喜人,小环境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到时候农场一派葱翠,生机盎然,加上美味的黄河鲤和滩羊,一定能吸引很多城里人来自己的农场休闲度假。李大山甚至还想,要是以后游客越来越多,他就不准备再对外卖鱼了。这黄河鲤是自己特有的好东西,和别人分享丰厚的利润不如自己独享,而且垄断性的地位还能提高大众的消费欲望。

很快就到了万家团圆、共度新春佳节的时候。这个春节李大山过的很惬意,比起去年来,少了一份担忧和困窘,多了一份喜悦和轻松。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度过了愉快而无趣的冬天。

李大山和去年一样,和李春花、李贺吃了团圆饭,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也把自己今年的计划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李大山还给两人发了五万元的年终奖,硬是把两人乐的嘴都合不上了。他们两个应该也知道今年效益很好,奖金应该不少,但最多也就二三万不得了了,没想到李大山这么大方。

看着手下二人高涨的工作热情,李大山觉得这钱花的值。其实管理工作就是这样,给员工的惊喜一定要大于他们的期望,不然他们就会对工作失去兴趣,觉得老板对自己很苛刻,团体的工作氛围就会越来越差。虽然多开支些钱会造成利润的下降,但是打造一个高效的团体一定少不得金钱激励这个法宝。

又是一年春来到,或许华夏大地别的地方还将继续以往的故事,重复祖祖辈辈生活的足迹。但是李大山必将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就是再大的风雨也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胡杨等防沙林木经过两年多的生长,已经张开了它嚣张的枝桠,与寒风展开激烈的战斗,意图统治更大的领空。骆驼刺、芨芨草一步一步蚕食周围的沙地,直到大家都挤到一起,完全覆盖住周围裸露的土地为止。

被防沙林包围住的土地摆脱了风沙的侵袭,加之地下水的滋养,已经和原来贫瘠荒凉的沙石戈壁完全不一样了。春天一到,裸露的沙地上到处都冒出了丝丝绿意,小草嫩弱的茎叶在风中不停地摇晃。

一般治理戈壁滩要达到李大山农场这样的效果差不多要四至五年,而且投入巨大,容易反复,所以很多人都是雄心勃勃的开始,狼狈不堪的离开。李大山借助水之晶创造了其他人更长时间也达不到的效果,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努力的结果。其实这两年多来他付出的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少,就算他身体比一般人强的太多,但也经常感觉到很累。一是他因为人手少,二是他还时常帮李春花和李贺的忙,怕真把他们给累趴下了。

开春头一件事就是给村里人集资修建的鱼塘投放鱼苗。

现在李大山的鱼塘里面已经有了三批鱼,一是山里捕来的种鱼;二是前年孵化的小鱼,现在已经大多长到了三斤的样子。虽然捕捞了不少,但总量仍然惊人;三是去年才孵化的小鱼,经过差不多一年的生长,已经都有一斤左右了。如果长势良好,到秋天就能到两斤,可以上市交易了。

李大山准备给村里的鱼塘投放的就是第三批黄河鲤。李大山见黄丰田技术过硬,做事认真,现在已经和他达成了长期的合作意向,只要李大山这里捕鱼,一律交给黄丰田;黄丰田也答应以优于市场的价格承接李大山的活儿。

接到李大山的电话后,黄丰田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鱼塘。与往常一样,黄丰田一看到这块神奇的鱼塘,总是要先感叹一番,就像每天的祷告。李全学也早早的把放鱼苗的消息告诉了村民,一是让大家看看热闹,二是投放鱼苗动作要快,多些人手可以应急。大家对事关自己利益的事情总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很多人来得比黄丰田还要早,就蹲在鱼塘边,一起聊天打发时间。

这次准备捕捞五万尾黄河鲤,虽然量有点少,但是考虑到村里人没有养鱼的经验,而且鱼塘没有李大山的鱼塘那么大,先天优势也差很多。如果黄河鲤长势不好,甚至大面积死鱼,到时候村民闹腾起来,可就不记得李大山这个恩人的好了。

黄丰田指挥手下把捕捞小鱼的渔网一字拉开,慢慢的往水里走去。三百米在平时是个很短的距离,但是对于掌控网绳的捕鱼人来说,却很漫长。他们既要克服水的阻力,又要兜住渔网,一路走下来,很是辛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