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宦海无涯 > 分节阅读 96

分节阅读 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意都没有。”

蔡达明听了张翻译的转述之后说道:“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我已经开出我公司的供货价了,就足以说明我公司的诚意了。彼得洛维奇你也应该显示一下你的诚意,把你的采购价格报一下吧”

彼得洛维奇说道:“蔡总,我的采购价为每台一千五百元。”

张翻译把彼得洛维奇的话翻译给蔡达明。

蔡达明心中大骂,彼得洛维奇你这个俄罗斯老毛子白长了一张白种人的脸,有开价这么黑的吗一千五百元,豫飞冰箱厂的出厂价都拿不到这个价格呢

不过蔡达明虽然生气,心中却又放下一层包袱。彼得洛维奇既然砍价这么很,说明他的确是想做生意的。做生意最怕就是你报了价格对方欣然接受。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是一个不了解市场行情的猪头外就是对方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骗子。

于是蔡达明和彼得洛维奇之间展开了激烈地价格拉锯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苦谈判,价格终于定在了每台三千七百五十元的价位上。这个价位已经让蔡达明非常满意了,毕竟不可能把价格一分不差地逼到彼得洛维奇的价格底线上,那样彼得洛维奇可能要怀疑身边是不是有内鬼了。做生意嘛,该留一分余地还是留一分余地的好。

随后又谈起了付款方式,这个俄国佬倒是非常痛快,彼得洛维奇说只要签订好长期协议,就可以提前半个月把每批的采购货款打到众诚外贸公司的帐户上。

对于这个付款方式蔡达明没有异议,拿到货款再货,就不怕俄罗斯老毛子搞鬼了。

于是蔡达明当即和彼得洛维奇签订了协议,协议中规定,九六年一月份众诚外贸公司一百台三百六十升大容量的冰箱到俄罗斯,协议价格为每台三千七百五十元。若是经过市场检验,这一百台冰箱没有质量问题,那么从九六年三月份开始,众诚外贸公司每月按照协议价格供应俄方三千台冰箱。货款支付方式为每批次货前半个月。当然,这些只是协议的重要内容,另外还有一些外贸合同的其他内容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协议签订后,彼得洛维奇立刻打电话到俄罗斯,指示他的下属立刻汇四万多美元到众诚外贸公司的帐户。这是一月份一百台冰箱的采购货款,按照外汇牌价折算,正好是三十七万五千元人民币。

蔡达明心中这个高兴啊,俄罗斯老毛子的钱真太好赚了,比起和美国人、日本人做起外贸生意需要采用银行信用证方式解决这种麻烦手续来,还是俄罗斯老毛子直接用美金付款来的爽快。而且蔡达明这里还留了一个心眼儿,他给彼得洛维奇的众诚外贸公司的帐户是他特意开设的假账务,连公司财务部都不知道。蔡达明打算抛开众诚外贸公司,独立做这单生意。每月六百万元,傻瓜才会让众诚外贸公司去赚呢虽然说众诚外贸公司是蔡达明一个人说了算,但是毕竟是国有企业,这些利润蔡达明少少的享用一部分可以,如果想全部拿走,那么就变成贪污了。现在他这样打着众诚外贸公司的名义和彼得洛维奇做生意,赚到的钱都落入自己的腰包,真正成为他的私人财产。至于汪经理,少少地分他一部分就行了,他吃到了甜头,难道还敢到公司里放一个屁吗

第八十章 人赃并获

赵长风听着林东风转述彼得洛维奇的话,开心地哈哈大笑,对林东风说道:“林叔叔,这个彼得罗洛维奇果然很有演戏天分呢林叔叔竟然能找出这样的人出来。”

林东风微笑道:“彼得洛维奇的表演天分那是不用说的,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彼得洛维奇是高尔基电影制片厂演员吗”

彼得洛维奇的父亲曾经是苏联援华专家组的成员,在哈尔滨生活过八年。彼得洛维奇就是在哈尔滨出生并在哈尔滨渡过了八年的童年生涯,而且还学得了一口流利的东北话。

中苏关系破裂后,彼得洛维奇跟随父母回到苏联,长大后进入高尔基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不错的电影演员。

苏联解体后,高尔基电影制片厂解雇了大批演员,彼得洛维奇就是其中之一。离开演员生涯之后,彼得洛维奇就利用自己精通中文的特点到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和中国人做边境贸易。可是一名好的电影演员并不见得就是一名好的商人。彼得洛维奇赔得一塌糊涂,在滨海地区穷困潦倒的生活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彼得洛维奇结识了林东风,并得到了林东风不少帮助。在林东风的资助下,彼得洛维奇逐渐在海参崴站稳了脚跟,并开了两家专门经营中国货的商店,生意还算红火,所以彼得洛维奇对林东风一直心怀感激。

这次林东风和赵长风地冰箱生意遇到困难之后。赵长风苦思冥想,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既报复了蔡达明,又解决了冰箱生意上的困境。

赵长风告诉林东风,让他找一个俄罗斯人来冒充俄罗斯大客户向蔡达明的众诚外贸公司采购冰箱,然后让众诚外贸公司替他们接下这个包袱,借机脱困。

林东风听后觉得赵长风这个主意非常好,完全可行,于是就想到了彼得洛维奇。彼得洛维奇听了林东风的要求,当即就答应下来。这不光是为了报答林东风当初对他的帮助,更重要的他做了这件事情之后,林东风会给他一笔不小的回报。

于是林东风花了大价钱为彼得洛维奇置办了一套昂贵的行头,让他去众诚外贸公司去找蔡达明。

至于张翻译。则是货真价实的翻译,是一个在绥芬河的俄罗斯商人介绍给彼得洛维奇地。林东风和彼得洛维奇的事情张翻译并不清楚,他是完全被蒙在鼓里。彼得洛维奇只是告诉张翻译,他听说中国中原省有地方生产三百六十升的冰箱,至于是什么地方。他并清楚。

张翻译自然知道中原省只有一个豫飞冰箱厂,但是他不能把彼得洛维奇带到豫飞冰箱厂。彼得洛维奇一旦知道了生产厂家,以后他就无法从中谋取利益了。所以张翻译就先把彼得洛维奇带到中原省的省会中州市。张翻译并不知道,彼得洛维奇早就从林东风那里知道他地名声不好,爱拿回扣坑害俄罗斯人,所以才故意选上了他。果然,张翻译按照林东风和彼得洛维奇预计的那样,把彼得洛维奇带到了中州市。

到了中州市之后。张翻译本来想带彼得洛维奇去中原省外贸公司。彼得洛维奇一听就摇头道,他对中国的政府部门办的企业不感兴趣,那些国有企业架子大效率低,根本不是一个好的生意合作伙伴。

张翻译想找一些小地外贸公司。又怕那些外贸公司没有实力,彼得洛维奇看不上眼,于是就想到了众诚外贸公司。众诚外贸公司实力在中原省外贸行业至少能排进前三位,彼得洛维奇应该不会怀疑它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众诚外贸公司虽然也是国有企业。但是名字上却看不出是国有性质,符合彼得洛维奇的要求。

果然。张翻译把众诚外贸公司介绍给彼得洛维奇的时候,彼得洛维奇连连点头,说先过去看看再说。

等到了花园街的众诚大厦,彼得洛维奇更加满意,一个外贸公司能拥有一座二十多层的大厦,那么经济实力还用怀疑吗

张翻译见到汪经理之后,偷偷地向汪经理透露了他的心思。汪经理经常和外国客商打交道,自然了解这些翻译地嘴脸。见张翻译想索要好处,当然是满口答应,前提是张翻译能帮忙把这单生意谈下来。

彼得洛维奇装作根本不懂中国话,一边偷听张翻译和汪经理的谈话,一边心中暗暗好笑。见到蔡达明后,彼得洛维奇又凭借着出色的演技,顺利地骗得了蔡达明的信任,签订了这份供货协议。至于那预付地四万多美元的货款,自然是出自林东风的腰包,不过是到了俄罗斯境内转了一趟而已。

彼得洛维奇签订好合同后,就偷偷地给林东风打了电话,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林东风。林东风让彼得洛维奇继续和众诚外贸公司保持接触,一定要弄准确众诚外贸公司货的准确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