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323

分节阅读 3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使布置任务,何人前行打探情况,何人两翼护卫都有了分工。

毕竟不是自己带出来的人马,傅宗龙也不知道他们这四京卫的士兵作战如何,所以进入草原后,傅宗龙将行程放慢,不断的派出士兵打探。但是让傅宗龙吃惊的是,蒙古人并没有对他们这支进入草原的明军有什么举动。

还没有开战嘛

傅宗龙心中一阵庆幸,当十天之后他们抵达赤峰,傅宗龙看到赤峰的场景顿时呆了整个军营里空空落落,只在外围才五六千人马。就在他发愣的时候,远处一个副将带着些将领跑了过来。

“神枢军副将孙应元见过尚书大人”

“人呢圣驾去了何处”傅宗龙这时哪还顾得礼仪,跺着脚喝问道。

孙应元苦笑道:“圣驾已经在三天前出发了,末将在这留守等待粮草支援”

傅宗龙是知道皇上带了多少粮草的,他没有想到皇上会带着这点粮草就出发。京军除了士兵自己带了一个月的口粮,神枢军护送的粮草也就是一个月的样子。圣驾是元月初二从京师出发的,现在已经二月初五,换而言之京军现在已然只有二十天的口粮。

赤峰距离京师,乌兰察布,沈阳的距离都大致相当,估计是在一千里左右。按照一般的行军速度,负重步兵估计也就是十天的路程一天走五十公里,若是轻骑兵则三、四天就可以抵达,运粮的队伍最慢,傅宗龙从京师到赤峰花了十五天。

傅宗龙不由暗恨,要不是他们出发遭遇阻拦,完全可以在元宵节之前就出发,这样就可以赶在皇上出发前补充粮草,现在皇上已然在路上了,他们运粮兵比京军行进又要慢,一时间根本就追不上。

孙应元上前一步小声道:“大人远来,不如进帐休息一会,末将再向大人详细禀报”

“这样也好”

傅宗龙知道此时生闷气也没有用,看孙应元的表情里头似乎还有什么其它情况。他点点头下令京卫们就地休息,然后自己进了孙应元的帐篷。根据孙应元的禀报傅宗龙才知道,赤峰如今只有这几千人马在赤峰虚张声势,一来是恐吓对方,二来是接应京师来的粮草。只是孙应元没有想到,率兵来的人居然是本部堂的尚书。

傅宗龙听孙应元禀报完后,自己来回走动的思考了好一阵,心里才有定见,他马上吩咐士兵们全部进营休息。经过这几天的急赶,京卫士兵们也相当劳累了,好在空余的营房多,营地里顿时响起了一片鼾声。

安排好京卫后,傅宗龙才找孙应元商议。

“本部已经想好了,京军粮草不济,不管前方是否开战,本部都要押送粮草去接圣驾。”

孙应元建议道:“不如末将押送粮草,大人可回京师再做调度”

傅宗龙摇头道:“不,你我都要一起去此行估计开战的可能性较高,本部带来的京卫久未作战,所以本部打算将一京卫跟你换防,留一卫人马在这,你随本部押送粮草。还有,我这里写了封密信给首辅大人,你马上派十个骑兵往京师禀报。”

傅宗龙是兵部尚书,孙应元当然只有应诺的份了。很快,傅宗龙就召集了四个京卫指挥使,指定一个留下来。然后叫孙应元交待一下防守的事情,特别是黄教寺庙里的人。皇上起驾也只带走了达赖喇嘛,而班禅留在了寺庙主持。而最有泄露消息的当然是那些被捉的蒙古人,傅宗龙要求明军士兵严加看管。

留守京卫指挥使一一应诺了,第二天一早,傅宗龙就带着人马出发了。留守的京卫指挥使一开始还不知道寺庙里有多少蒙古人,视察一看,好家伙居然有四千多人,这还了得。他马上命令士兵将蒙古人一股脑都绑了,胆敢反抗的就一刀砍了。

非常时候行非常之法,傅宗龙走之前已经授权他处理赤峰的相关事宜,只是赤峰外围的扫荡已经力不从心。原先吴三桂的骑兵营有三千骑兵,皇上起驾的时候留了五百给他们,但傅宗龙走的时候只留了一百,加上京卫原有的马匹只凑够了两百骑兵。这点兵力显然对外围扫荡是不够的,京卫指挥使只盼着不要发生什么事情才好,大半辈子不信佛的他破天荒的去了寺庙求佛

第一百九十章 兵临城下上

原本是黄金家族林丹汗治下的牧场,从前两年这里被朵颜部跟女真人扫荡后,已经许久不见蒙古人的骑兵在这片草原飞奔了。这一天,却破例的传来了马蹄声。一队彪悍的骑兵从远处奔来,马蹄踏着泥雪四溅,战马口鼻喘着白气,可见他们已经跑了相当长的一段的距离。

“吁”为首的骑兵将领勒住了马缰,整队人马都很快就停了下来。

“就在这休息下,让马回回力气”首领下令道。

“是”

这时一个蒙古人走向前来道:“吴将军,喝口酒如何”

北方的二月仍然是寒风肆虐,能够喝口酒当然舒服很多。吴三桂接过蒙古人的酒囊,喝了一大口才还给他道:

“多谢你了托罕大哥”

托罕呵呵大笑道:“咱们是朋友,请你喝酒不算什么”

吴三桂在辽东的时候就跟蒙古人相处过,自然知道如何跟他们打交道。吴三桂这次作为前锋带着三千骑兵在前头开路,他们要尽可能的消灭路上所遇到的人,无论敌人还是百姓。现在不是仁慈的时候,他们的行动关系到大明至尊的安全,所以不得不万分小心。

“大人,前方有几个蒙古人”一个侦查的骑兵回来禀报。

为了隐蔽作战,吴三桂他们全部换上了蒙古人的服饰。至少地方看到他们的时候首先会以为是蒙古人,一旦前来搭话,明军则毫不留情的砍了。当然也有见机就跑的,吴三桂的骑兵中有五百是货真价实的察哈尔蒙古人,带他们作前锋的目的就是一旦遇到这种逃跑的探马,蒙古人就火速追击,他们有几十个人全部都是双马换乘,而且各个是神箭手。蒙古人骑术无双,这样的情况下又有什么人能够逃脱。吴三桂他们进入库伦草原后,已经消灭了不少的暗哨。

吴三桂接到骑兵的汇报,马上使了个眼色给托罕,托罕立刻张大着嗓门喊道:

“我们是敖汉部落出来游牧的人,你们是什么人啊”

可惜那几个蒙古人并不上当,很快就上马向远处飞奔起来。

“妈的,儿郎们上马追”托罕吐了口涎沫,拉着马匹就追出去了。

吴三桂看了下倒不是很担心,托罕他们有两匹马换乘,估计跑出个几十里就可以追上了。但是随着离城池越来越近,吴三桂心中有些不安了。他们就只有三千来人,一旦遇到城池就算弃马猛攻,也无法保证没有漏网之鱼。昨日圣驾就在他们三十里后的地方驻扎过夜,他们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果然,托罕他们追了三十来里才射杀那几个蒙古人,不过他们也带回来了一个消息却是让吴三桂觉得怕什么来什么,前方五十里处有一座简易的城池,看规模属于蒙古人驻扎。吴三桂一听有城池,心里打起鼓来,他不敢自专,一边命手下休息,一边派探马回报圣上。

因为神枢军带着火炮跟粮草,即使我调了神羽军帮手,全军行动得还是比较慢。但是我又不能撇开辎重快速行军,不说别的,就是那全军十五天的口粮就不能丢。

而我的帮手孙承宗却是病了,估计是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加上连日来赶路,军中的医师诊断是着凉发烧了。虽然我一再的劝解,但孙承宗还是坚持带病在我身边出谋划策。在他看来,现在内阁辅政大臣中就只有他一个人在我身边,要是此次行动失败,他无颜再见其他大臣,甚至连孙家也要被拖累。尽管我一再宽慰他,但孙承宗还是拧着眉头跟在我身边,我只能是苦笑不已。

不过说我不担心也是假的,因为我之前的很多举动都没有超出原先的历史,算是有迹可循。但是现在却完全不同了,到了崇祯十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甚至已经找不到原来历史的痕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