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238

分节阅读 2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但给他们的也只是其中一本。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基础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是在现有科技的基础上,让天工学院的研究员们早一步开发出划时代的东西。宋应星跟傅夫人看到的都是一些十七十八世纪有深远影响的发明,只不过我无法详细的记录,只能凭借着记忆能写多少就是多少。对于那些化合物那我真是没办法了,生活中什么地方有高锰酸钾我也说不清,只是照实记录这个后世熟知的实验罢了。

宋应星跟毕懋康他们更对另外一些方面感兴趣,比如说炼铁,水泥,枪炮的制造。对于化学方面倒没有什么兴致研究。现在有个傅夫人对这个感兴趣,我当然不会去阻了她的兴头,难保她就是我大明的居里夫人我马上搜索了下自己大脑中剩余的知识,不想还真给我找到了点有用的东西。

“既然傅夫人对这个试验感兴趣,朕还有一个法子帮你”

“啊,真的那妾身真是谢过皇上恩典了皇上快说说看,在哪可以找到高锰酸钾”

“呵呵,高锰酸钾朕也是找不到,不过可以用另外一个法子代替。你知道汞吧,就是道士练丹的那种”

“知道,我知道”

“嗯,你将它放入有光照射的地方,可以放久点,一直放到它变成暗黑色。然后你再将它放入你做好的玻璃里边加热,你的这个玻璃最好能够密封住它,这样产生出来的就是氧气了。只不过因为你没办法将玻璃瓶的空气抽成真空,所以效果不会有高锰酸钾产生的明显,但还是可以比较出来的”

“那皇上,什么是真空啊”

“真空就是没有空气,里边什么都没有”

“可瓶子里本就没有什么啊,你都还没有证明出有氧气的存在”

“那气总是存在的吧,你不是也要呼吸空气嘛风就是空气的流动”

“哦,那皇上,怎么样才能抽真空啊”

我整遇到了一个好奇宝宝,求知欲强的惊人接下来的时间内,我在宋应星他们的目瞪口呆中,给这位好问的傅夫人上了一堂化学课从化学反应式到元素周期表,从分电子结构讲到能量守恒

“皇上,您讲的太奇妙了,就是爷爷也讲不出这些东西来”说到最后,一知半解的徐家满脸的感叹。

我鼓励她道:“朕方才这些说的东西天人录里都有记载,你好好学了,就可以一一去验证它的存在”

“我也可以学习天人录”天人录在徐家心目中犹如宝典,当年她爷爷拿到的是最初稿的天人录都没有给她学习,现在皇上金口答应,她怎能不激动。

“当然可以”

“那皇上就是准我在研究出当研究员了,妾身谢过皇上恩典”徐家喜动颜色,忍不住又朝我福了一礼。

“”

我还没有说话,徐家又接着道:“对了,皇上我对于玻璃工艺里头还有些不懂,这样的瓶子怎么做啊要不,我们去作坊那看看”

“好吧”我不禁张口就答道,今天做老师做上瘾了,难得有个好学的学生,当下便跟徐一起去了作坊。

剩下屋内的宋应星跟吕强、方正华他们都神色尴尬,在他们看来,皇上现在也是毫无一点天子的觉悟,居然要去做工匠,而且是跟一个有夫之妇一起。若是给大臣们知道了那还了得宋应星脸色颤动了下,连忙跑去对研究处的人员下了禁口令,同时让院内人员不得随意走动。

xxxxxxxxxx

随着天工学院跟研究处的分离,汤若望现在也变成了天工学院里的一名教授。至于天主教在京师的教堂已经由龙华民在主持,更多的时候汤若望觉得自己是一个教师而不是神学人员。但这已经轮不到他不愿意,因为这是大明皇帝的意志,为了天主教能在大明发展,他只能服从。

这一次,皇帝又给他分配了另外的一个学生,就是荷兰人范尼哈伯特。汤若望来自日尔曼,范尼来自荷兰,两个国家本就接壤,虽然此时德国还没有统一,但是在遥远的东方能够遇到同种人,彼此间也有种亲近感。

他们很快就交流了一下彼此知道的欧洲情况,但是因为离得远了,所得消息都是几年以前的。汤若望对于这个自然没有什么好牵挂,他整个人都已经献给了主。但是范尼心情却有点低落,毕竟突然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呆了下来。

“范尼兄弟,不要忧心,主一定会保佑你回到家乡的”汤若望好言宽慰道。

“希望如此吧”范尼还是打不起精神来。

汤若望想了想之后劝道:“我的兄弟,如果真的想回到家乡,我建议你还是完成皇帝派给你的任务,据我看来,这位皇帝陛下还是很值得信任,他讲得出就一定会遵守约定。”

汤若望的话让范尼有所触动,但是他还是迟疑道:“可是,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建造大型帆船,不知何时何年何月才能成功”

“呵呵,我的兄弟,你错了,大明这个国度比你想像中要进步得多。今天你去的那个地方就是大明政府的研究机构,大明的君主在支持科技的发展,这比欧巴罗的学者们依靠贵族的捐献来研究要有利得多。”

汤若望说得是感叹又是唏嘘道:“我总以为教士传播的知识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我在大明这几年的所见所闻,让我觉得他们的科技发展远胜于我们。他们的军队里已经装备了比我们那还先进的火枪、火炮,还有一种我也没有见过的地雷,只要人踩中便会爆炸。他们对于物体的运动,各种矿物的合成都有很多奇思妙想。当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那个著名的铁球试验,将奉行了千多年的亚理士多德理论,但据我所知,大明的人已经懂得计算铁球下降的速度。对于你所在行的造船业,以前大明有位徐光启兄弟,他已经设计出用钢铁来制作战舰的船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