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181

分节阅读 1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郎中主事制定救灾运粮方案。这不刚商议完,他便递牌子向皇上禀报。

姜曰广在乾清门等着,过了一会有个小太监出来宣他进去。乾清宫是皇上的寝宫,以往的历代皇帝都很少在这里召见臣子,当今圣上继位后便喜欢在这里跟内阁大臣、九卿商议政事。姜曰广还是第一次来此,心中有些诚惶诚恐,他躬着身子低着头随太监往里走。

顺着高台甬路进了殿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金灿灿的铺地金砖。小太监将他引到下首后,姜曰广还未行礼,只听得有人道:

“陛下,微臣以为红毛番人若肯作价百万,将台湾南面租予番人也不无不可。台湾孤悬海外难以管理,太祖立国至今也未派人立府,臣以为租予红毛人既可得百万银两,也可使台湾不被外人占去。”

姜曰广听声音,知道说话的是内阁次辅钱龙锡大人,隐约殿中还有其他几个大臣在。原来皇上正在跟大臣们商议南疆海战的处理事宜,红毛派人跟大明和谈他是知道的。皇上原本要求红毛人赔偿两百万银两,但红毛人回信说没有这么多银子,只能赔偿五十万。另外他们还附加了一个条件,说是红毛商会愿意出五十万银两租下台湾。想必皇上此时召见大臣是为了征集意见。

待钱龙锡说完的片刻停顿中,他赶忙跪道:“臣工部右侍郎姜曰广叩见皇上”

“哦,爱卿平身。”皇上又接着道:“你们其他人对钱爱卿的看法有什么意见”

皇上没有问话,姜曰广只好起身在下首站着。他微抬头,只见殿内依次站着成基命,钱龙锡,李标,毕自严四个大臣。再往前是宽敞的月台,上头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边又设四座鎏金香炉,正中出丹陛,只见有个黄色身影正在御桌后来回走动。直视皇上可是君前无礼的大罪,姜曰广不敢再看,低着头静听大臣们回话。

“臣等都以为钱大人所言不差,一举两得,臣等附议”说话的其他三人论调一致,看来他们之前就讨论过这件事。

“是吗不过朕并不打算将台湾租给荷兰人。朕已经给了洪乘畴旨意,让他在台湾组织移民。荷兰人既然肯出五十万,那朕就收五十万好了。”

所有人都愕然,当今圣上最嗜敛财,而且敛财的手段比起乃祖神宗来完全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现在居然有五十万不要,其中必有玄虚。

“臣等愚昧”

只听得皇上轻笑一声道:“各位爱卿认为荷兰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华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银子他今日被朕的水师大败,台湾也再无可能染指,他等本可远遁南洋,但荷兰人仍旧愿意交纳五十万银子,你等可知为何”

姜曰广一想也是,五十万可不是小数目,等于江南富裕省份的一年赋税。红毛在南疆不过几千人,却愿意花五十万出来买台湾这个不毛之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臣等不知,请皇上明示”

“红毛人在南洋跟我大明往来贸易,一年获利不知多少。朕又听闻,红毛人花费心思方在倭国长崎重新取得贸易权。红毛人从菲律宾到倭国贸易必然通过我大明海域,若我大明水师拦截商船,红毛损失可就大了。”

“再者,台湾现在本是荒芜之地,荷兰人若要跟我大明贸易,朕可以设在台湾作为中转。大明商船无需再远赴菲律宾,减轻了百姓出海的负担,又可使台湾得到治理。台湾乃我大明国土,断无给人的道理。只要持续海外贸易,带动我大明境内物产出售,商贸税收百万也不在话下。朕又何须贪恋那红毛人的五十万”

“原来如此”姜曰广心中不由佩服皇上高瞻远瞩。

“皇上圣谕,臣等茅塞顿开”成基命领头出来道:“启禀皇上,海战所俘获红毛五百人,若全部解来京师,臣恐耗费过巨,途中也易出现骚乱,臣请将为首数十人押解到京师献俘。”

“好吧,传旨给熊文灿,让他将人先拘押到福州。然后再将所俘红毛人详细登记在册,特别是要写明他们擅长什么。等收到熊文灿的回报,朕再考虑如何处置他们。至于红毛人赎回俘虏的条例就驳回去,除了允许他们到台湾经商,赔偿五十万白银,其余两条照旧。朕要他们押红毛人进京,可不是为了什么献俘的仪式。他们这些人中或许会给我大明带了惊喜,他们要自由,那就替朕好好办差”

姜曰广听皇上说到后边,心中不由泛起奸商的形象出来。那感觉就好像当年他落魄进京赶考,将他囊中的银子一点一滴榨去的客栈老板。想到这,姜曰广赶忙压下这个大不敬的念头。他瞄了眼其他四位大臣,他们也是神色古怪。皇上说话做事犹如锱铢必较的商贾,大臣还真不知道怎么接话说下去过了一会,只听得皇上顿了顿又接着道:

“朕今年得了红毛人的赔偿银子,邢部的赎罪银也有不少,所以朕打算免去一些税收杂项。不知各位爱卿有何意见”

减税

大臣们一下子给皇上扯出的话题吓住了大明已经有上百年没议过这个事情,从来就是加哪有减的最后还是毕自严先反应过来,躬身道:“微臣以为我大明自嘉靖年间田赋屡屡加税,至今已加有九厘,民不堪重负。皇上圣德减税,微臣以为先应从减田税开始。”

李标也道:“皇上减税,天下百姓必感皇上圣德,也可使民力得到休养。”

成基命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臣启皇上,微臣以为现在我大明财政不过稍有缓减。辽东女真又尚未解决,一旦烽烟战起,国库尚无余饷。臣恐减税之后再加,愚民不体会圣心反而怨声载道。”

姜曰广心中觉得成基命的话虽然难听,但说的确是事实。李标还欲再说,皇上却打断道:

“各位爱卿,朕要减税并非在田赋。朕查过天启年间加税的种种杂项,其中市税,关税加的最多。朕考虑减轻税收,降低经商门槛。只要行商之人转多,朕的税额也不一定会降低,这就叫薄利多销。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对了,朕将姜爱卿撂在这许久,咱们现在说说赈灾的事。”

姜曰广听皇上说到他,慌忙出来道:“臣已经跟虞衡、都水两司商议好赈灾粮食运送以及水坝重建事宜。粮食由户部调拨,从成都府运往邛、眉诸州县十万石,所需车马暂由地方募集,不足之处将由湖广后续补充。工部将派人员协户部一同主持,具体事宜臣已写好奏章呈上。”

他略有些紧张的从袖里拿出了本奏折。方正华拿了上来后,我依次看过觉得还算中规中矩也就盖上了玉玺。

“那就好既然如此就速速下发旨意吧。”

方正华忙将折子递回给姜曰广,姜曰广收好折子后,不知皇上还要说什么,也不好退下去,只好站着待皇上发话。

我笑呵呵的看着这个新提拔上来的右侍郎,他是由吏部推荐上来的,考功司的考评都为上选。我对此人也隐约有印象,便借着张惟贤案调了上来。既然才堪大用,那我现在就给他敲敲警钟也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