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150

分节阅读 1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让他喝茶,他不及想,一边虚应,一边端起就喝。谁知茶水尚热,一入口,王应熊就喷了出来。身上湿了一大块,把他搞得手忙脚乱的

温体仁递过一块方巾道:“这喝茶心急不得,对付那般人也是如此皇上虽没有治他们的罪,可事情并没有完结。看到没有,毛羽键就是第一个出头鸟你着急什么”

王应熊还抹着身子,突然听温体仁这么一说,他停下来道:“长卿公的意思是,他们还会跟皇上对着干那太好了,只要咱们跟皇上站在一边,他们哪还有不倒的”

“咱们就等着这机会慢慢来吧”

王应熊则恨恨说道:“下官巴不得早点把这些伪君子赶下来,这一次皇上没有将泄漏的案子交给长卿公追查下去,真是可惜了不然的话,他们不死也要揭层皮下来”

温体仁瞟了他一眼:“你觉得是谁泄漏出去的呢”

这一层王应熊还真没有想过,他想的只是借这个案子整倒内阁的人,温体仁这么一问,他倒疑惑了,难道是温体仁在背后做的如果是这样,那这一谭水可就深了。可自己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按理不至于此,于是他问道:

“这事难道跟咱们有关系”

温体仁摇摇头:“这才是老夫想不通的地方,老夫虽然想赶走他们,但也不敢兵行险着。要是皇上盛怒之下不听劝谏,可能大家都给一起惩治了。会是谁想从中谋益呢又是如此的胆大”

王应熊也想不明白,他顿了顿道:“会不会真如殿上所说,是无意泄漏出去的”

温体仁没有答话,转而沉思了一会才道:“这事就不用管了,咱们还是想想多找些援助。老夫听闻你跟周延儒关系不错,可以去结交结交。六部中,刑部尚书张至发跟老夫还算旧识,这样咱们才不至于孤立无援”

“大人高见,下官这就去”王应熊不由得喜笑颜开,一溜烟的走了。

王应熊走后,温体仁嘴角泛出一丝笑意

第一百六十章 强硬政策

事情仿佛如温体仁所料,尽管天工改制的诏书经过润色,内阁又特别加发公文解释,但还是在朝野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乎会写字的京官都递上了折子,地方上的一时半会还没有到,但通政司已经给奏折淹没了,每天都要送一大批到乾清宫。

对于这些奏折我看都没有看,而是让通政司把那些奏言天工改革的折子都划分在一边。第二日的早朝,我便当着群臣的面,让通政司将捡出来的奏折交给了温体仁,由温体仁领着中书科驳斥那些反对天工改制的人。群臣对此自然不满,他们以温体仁不过礼部侍郎,没有资格批阅奏章为由,要求奏章交与内阁批复。对于这件事情,我完全没有给他们颜面,而是直接训斥道:

“朕就不明白你们所有的大臣为什么要盯着这件事情不放难道它会影响你们的官位现在大明刚有一点好转,你们以为就可以放松了天下就没有事情做了吗知道京师有几个月没有下雨了吗这已经是第三个月滴雨未下了,你们就不去想想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盯着天工学院有什么用朕告诉你们,天工学院是朕一手创立起来的,它的作用可不是你们头脑中所谓的奇淫技巧可以比拟。你们想知道,就等几年看着吧现在朕要的是下边没有一个百姓饿死,上边没有一个官员贪污你们这些大臣位列朝堂,管不到地方政务,但你们所在各部的事情都办好了吗”

我猛然站起来,在御案旁踱了几步,然后转身以不容抗拒的语气道:

“朕给你们三天的时间,那些写了反对奏折的官员三日后给朕提交一份本部门的改进措施方案,要求详细写出存在的问题。以后每七天交一次,一直到找不出毛病为止,然后朕再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找不出毛病了”

“这个”百官惶然相顾,都答不出话来。

这一招可是从后世的企业管理制度上来,曾经折磨过无数的人,可以说企业每个部门的一把手面对这个都头痛不已。一回两回可以提出点问题应付过去,但长此以往怎么支持得住。何况现在我是以君权下达,他们敢糊弄我他们敢拍着胸脯说自己部门没有问题改进是难,但要找个问题还是简单很多。要是给我找出问题来,可不是单单的挨骂这般轻巧,往严重点说,那就是欺君之罪。所以,百官面对这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心里当然怕,偏偏又没有理由反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都做不好,还有资格说别的什么呢

“你们既然有闲情逸致管你们职责之外的事情,就多花些时间搞好本部事务。这件事你们要亲历亲为,不要靠着自己飬养的师爷,清客。你们不是觉得自己比那些胥吏高人一等吗就让朕看看你们的才能此事朕意已决,众大臣不必多言。退朝”

这一次早朝就在官员们的唉声叹气中散去了

退朝后,我并没有清闲下来,刚回乾清宫就有人递牌子求见了来的人是贺逢圣,这让我有些诧异,因为我原以为会是韩鑛来给他们求情所以当我见到贺逢圣的第一句话就问:

“你是来替那些官员求情的”

贺逢圣给我一语道破来意,话语就有些期期艾艾了:“微臣不敢,微臣是想着这次如此多官员上了奏折,要是全将心思都花在自省上,微臣恐误了秋税的事情;还有临近冬季,北方兵士的御寒冬衣,军械补给等等都需要人手。皇上旧年曾说这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微臣不敢不据实禀报。”

“韩鑛怎么没来啊”

“首辅大人说让百官自省一段时间也是好的,然后就带着其他人去户部商议秋税的事情了。”

贺逢圣倒也坦白,韩鑛的作法是不偏不倚,上一次他没有出来支持我的改革,也没有出言反对,但他的沉默仍旧可以让人觉得他内心是反对的。正因为这样,我的改制才遭到众多官员的阻挠,如果内阁全力支持,事情也不会这样。这一次韩鑛仍旧选择沉默,是有点想一碗水端平的意思。

仔细体味了韩鑛的一番心思,再联想到最近内阁的种种表现,看来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番打算。我扫了贺逢圣一眼,他还在壮年就给我越级提拔到内阁大臣的位置,那么他又是个什么想法呢

“贺爱卿对朕的改制方案有什么意见这一次你有没有上奏折反对”

“微臣这一次没有上奏折不过,微臣对皇上改制确实有点想法”

“说吧”

贺逢圣望了眼我的脸色才继续道:“微臣以为皇上骤然改制,让百官难以接受”

我有些不爽的打断道:“也就是那些抱着四书五经不放的人接受不了吧,难道会几句之乎者也就高人一等了民为重,君为轻这句话听过吧,连朕也要把百姓放在前面,何况是官员”

贺逢圣躬身道:“是,是”

我见他没话,顿了顿道:“你继续讲下去吧”

“是”贺逢圣理了下思绪接着说道:“微臣以为,皇上重格物是有道理的。宋大人推广的番薯,玉米对陕西救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徐光启老大人,宋大人,毕大人都是科举出身,他们在格物致知上乃是翘楚,可见读书人中也有合乎皇上心意的人才。因此皇上也可以从举人,进士里挑选有才艺之人进研究院授予官职,既能组建研究院,也能塞百官之口。”

“你的意思是朕不应该改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