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先修堤,尔后再挖池修渠。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又恐实情不能上达九重,故冒死明言。臣陈文一顿首”

看罢,我掩卷叹息。

若是早点看到陈文一的折子,我也不会一意孤行。可问题出在哪呢傅山说得没错,他也不会骗我;明史记载也不该有错才对,难道是我记错了不成不管怎么说,陈文一我还是信得过的,就先按他的意思办。江南一伙的官员也太嚣张了,看来得让陈文一他们看严点。

我仔细看过南方来的奏折后,心里有了主意,便重新发旨下去。

xxxxxxxxxxxx

正文已有五千字,特此加一段:

祯五年六月,大雨。八月,又雨,冲损庆陵。九月,顺天二十七县霪雨害稼。

壬申夏,五月霪雨,东西南三门水深四尺“大雨雹麦无粒收六月壬申,河决孟津口,横浸数百里。

杭、嘉、湖三府自八月至十月七旬不雨。淮、扬诸府饥,流殍载道。

可以判断,绝对是主角记对了事情,却记错了时间,当时大明是先涝后旱

大家原谅他吧,阿门

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波涌动

认错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特别是给自己的臣子,所以我没有打算这么做。第二日早朝我也是含糊其事的说了一通,然后再总结性的来了一句:“朕看了江南的奏报,既然都说要防洪,那朕就听取多数人的意见,江淮一带就修堤防洪吧,现有修池工程一律停下。”

六个内阁大臣见我这么说都喜动颜色,只不过他们看到我不爽的样子不敢大肆表现出来。我知道他们心里肯定在洋洋得意,肯定自诩自己是国家栋梁,又或者说朝廷离开他们还是不行,大事还得他们拿主意什么的。哼,我偏不让他们称心,我顿了顿又接着道:

“不过,杭州府的修池引水不能停下来,用不着那就用来养鱼好了,朕自会有旨意给浙江巡抚许誉卿。”

“皇上”

“不得再议”我一锤定音。

早朝后,众大臣出了文华殿,便各归各部办事去了,内阁大臣们摇头短叹的去了内阁大学士堂。

近来皇上圣心难测,让首辅韩鑛心里凭添了几分担忧。特别是最近几日,皇上容易发怒,有时会因为些小事情呵责大臣。这都是几年来没有过的,韩鑛想来想去,委实不明白其中是何缘故。

这日下得朝来,轿子还尚未进韩家大门,就在外边遇到了一帮平日比较亲近的大臣。韩鑛不想他们是来一起拜会自己的,便招呼着进去。

来的官员都与韩鑛相熟,刑部左侍郎钱士升,户部主事冯元飙都共事多年的老下属了;左庶子丁进,工部主事李逢申还是韩鑛的学生;外加了一个在礼部挂了个员外郎闲职的王洽,可以说都是亲近的自己人。

众人按着官阶辈份坐好后,韩府的丫鬟们送上香茗。韩鑛是主人,而且又是里边资格官阶最高的,所以他没有多客气,换了便服才坐在太师椅上招呼他们。

“怎么都今日一起来找老夫啊要是御史们知道了,还不参奏你们一本”

王洽笑嘻嘻道:“大臣之间互相走动,那是皇上都允许的,咱们光明正大的过首辅大人这吃杯茶,御史们知道了又能怎的”

自从上回韩鑛认下这个世侄后,王洽就经常来韩府走动,跟韩家混得极熟稔。原本王洽想去南京补户部右侍郎吕维祺的缺,但没有想到,韩鑛一下子升作了首辅,他就铁下心来不走了,干脆在礼部挂个闲职等待机会。

钱士升一边喝茶一边笑道:“就是,嗯,这茶可是上好的乌龙。”

韩鑛微笑不语,相比之下冯元飙直接得多,他闷声道:“御史知道了又怎样,下官就是来跟首辅大人诉诉苦的。”

“哦,是为了何事”韩鑛心中微惊。

工部主事李逢申不待冯元飙说就接口道:“老师,他是跟内阁郑大人生气。”

冯元飙气愤道:“如今郑大人是三头六臂,什么事情都要过问。前几日皇上曾发旨意要运一批海外粜来的大米直接到杭州,刚好李原吉侍郎遣人来报,说有苏禄运来的大米将要靠岸。下官就打算将这批直接发往杭州,钱大人也同意了。偏郑大人有意见,说南京地震后需要救灾,要先发往南京,下官辨不过只得只得办了。不想昨日皇上陡然问起,知道粮食还未送往杭州,便狠狠训斥了下官一顿。”

韩鑛一听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个事。其实冯元飙说的这件事他是知道的,只是碍于情面,所以他没有跟郑三俊摊开来讲。再者钱龙锡都没有出声,皇上也没有限定何时运往杭州,他就觉得还是以和睦为重,便没有去过问。

“那你怎么没有跟皇上说明情况啊既然是内阁郑大人准的,怎么会怪到你头上”

冯元飙一脸无奈道:“当时皇上龙颜大怒,下官哪还敢出声,就算那时说出来,皇上也会以为你推诿责任。”

韩鑛听了后,过了一会才表态道:“算了,也不是什么事情,皇上不就骂了你一顿嘛,雷霆雨露皆君恩最近皇上情绪不太好,不要说你了,就是内阁大臣也常有被皇上训斥的时候。”

王洽还是笑呵呵的样子:“那是,你老兄我在清水衙门,就连想给皇上骂都没有机会。骂上一骂,至少天子心中记得你这人。”

王洽的插科打诨一下就让沉闷的氛围一扫而空,钱士升指着王洽笑道:“你啊,就是舍不得那份清闲,上回南京户部右侍郎出缺,若是王老弟去补,论资历能力,老弟是可以稳拿的。你倒好,在礼部挂了个只要点卯的差职。”

“别说我,我王洽懒人一个,比不得各位大人啊不过那个郑大人也多事了些,原先孙大人在时多好,各管其职,从来没发生过这些事情。”

李逢申也道:“冯大人这顿骂也算白替人挨了”

左庶子丁进接着道:“世兄说得是,这郑大人在南京指手画脚惯了,只怕进了内阁也不安分。他也不看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