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20

分节阅读 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有这么个皇后,不过这也难怪。古代皇上至高无上,后宫大把女人。专一对皇上而言无疑痴人说梦,加上皇族要求广生子嗣,宠幸的女人决不在少数。身为皇后,就被要求贤良淑德,大方得体。

我抱着皇后道,“好好好,既然婉琴这么说,我知道怎么做了。不过今晚我可要抱着你们两个睡。”皇后羞涩的点点头。

定下的朝政执行很到位,各大臣也尽力办差,我的心情好转了很多,特别是皇后有喜了。八月十五,设宴款待群臣。八月十七,给秋闱定题目。这样我心里的欢喜一直持续到了九月。

九月初七,贺逢圣把各部京中官员的考核情况以及撤换的名单递了上来。同一天,韩鑛也把新选取进士的卷子递了进来。这倒是相互辉映。晚上我在乾清宫把两个人的折子都调了过来批阅。

裁撤的官员我大概看了下,居然有三百名之多。份属各部各司,都是些老油条或者是些昏庸之人,再或者就是惹了民怨的家伙。贺逢圣没有什么势力,靠的就是我给他撑腰。这考语应该属实,我就照批了。让这些官员全部致休回家。

接着我又翻到今年新开科考的卷子。这次我来定的题目,八股文我是不懂得了,四书五经我也是只知道它的名字。这些人都是举人出身,八股自然是做得花团锦簇。那些空文就免了,我象现在高考一样出了个题目给他们。

“就以当今局势,评天下之事。论平辽,论吏治,论赋税,论兵制,论治河,论漕运,论战事,火器都可,拿自身擅长之事做策论一篇。字数不限。”

我看了前几篇是论吏治的,这个叫李邦华的举人倒也讲的头头是道。另一个涂仲佶也不错。论平辽兵事的少,只有个史可法,汪乔年。史可法大概后世的小学生都知道,没想到现在做了进士。有一个吴沣的论漕运,他主张修通黄河,治理北段大运河,使南方米粮直接走漕运进京。

后面有一个是论赋税的言辞句句金石之言。

“夫田地乃养生之本,布帛菽粟,膏腴纨绢皆从土出。黔首小民赖以为食,宗庙社稷赖以富强。今土地兼并已然匪夷所思。天下半数粮田入官绅之手,人民流离,百业凋敝,悍而不化者为匪为盗,循法良善者冻饿沟渠。朝廷难征库府之粮,纲纪不张;三军不堪饥馑之苦,何以用命内忧外患何民平息民心浮动,国本难固,人怨而神怒,国将不国矣

方今天子圣明在上,于河南整治赋税,不出数年,田赋可使库有盈余。然土地私卖,豪强聚百姓土地,百姓无以为生,赋税虽足,天下亦乱,余以为应明令禁土地私卖。

这个曹文衡倒也有些见识。卖不卖土地其实我心里也知道有弊端。历朝来不就为了井田,私田,公田争论不休吗现在百姓势弱,一旦天灾人祸,都是家破人亡。百姓一旦急要银子,能卖的只有田地屋子,这是制止不了的。不过这个曹文衡也是人才。

我记得贺逢圣那家伙给我推荐了个人才,偏没说叫什么名字。这么多卷子叫我怎么找

接着下一篇,写的是国论。我倒没有想到有人会写这么广泛的题目,如果做八股可能会好写点。

“ 今天下虽平,然危机四伏,辽东满洲虎视耽耽,蒙古时有扰边,西藏未肯臣服,西南土司蠢蠢欲动。我大明空有将士百万,士气不振,粮草不足,军制败坏。能战之士又有几何现官风不正,多有贪污舞弊之事。庸者多,能吏者少。而国税只千万,然国之用度需万万。此言数种,皆朝廷之大害。

欲振明之国力,需有良将镇服四方,使四夷不敢妄动,择国之干才清吏治,修国税,整兵制。得数年功夫,我大明兵马充足,又何惧四方跳梁小丑。”

此人深得我心啊能在这个时代,有这样的谋略。绝对是个人才若干年后,必是我朝一代明相。我思虑了下如何用他。

然后我大笔一挥的时候,天空突然一个电闪,雷声在殿中嗡嗡作响。此时一个气喘吁吁的内侍进来。

“内阁刘大人在外求见,说是有急报。”

我一愣,天空中雷声依旧轰鸣,我惊醒了过来。

“快宣进来”

那宣旨的声音一重重的传递下去,在这静谧的夜晚,雷声显得而外刺耳。紫禁城的上空不时有雷电劈下来的声音。这声音之后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第十八章 雪上加霜新版

听到内侍说有急报,我心里咯噔起来了。难道哪又出了事情

片刻后,刘鸿训满头汗的跑了进来,手中拿着奏折,神色慌张。进了殿,气喘吁吁的启奏, “皇上,浙江出事了,微臣刚接到李原吉的奏折,他说浙江七月给海水溢过堤岸,漂没数万人,加上连日大雨,浙江全省粮食减产。浙江巡抚梁得志瞒不上奏,并按原有赋税征收,几乎激起民变。李原吉请王命,用尚方宝剑斩了梁得志。”

“什么给海水淹了该死的梁得志,这么说浙江今年秋收也是完了”我一下呆坐在龙椅上,明史中,关于崇祯元年的记载也就两百来字,我看原先的崇祯也是忙着清算,轻轻易易的就过了。怎么到我来,就有这么多麻烦。大明能产粮食的也就只有江南数省,其他都是基本自给自足,现在最大的湖广,富庶的浙江全遭灾,到时候哪来这么多粮食给前线的将士。

“回皇上,浙江秋税减半。同时需要派人前去安抚民众。”刘鸿训也是一脸沮丧。

“从这里派人来不及了,你连日发八百里加急给南京的郑三俊,让他先派个稳重之人去打理浙江事务。李原吉杀了梁得志,口谕嘉奖,让他快点收购丝绸茶叶,然后调往福建厦门,从海路到安南。”我听了刘鸿训的回奏后,强打精神。

“臣遵旨。”

“太仓库还有多少米粮”

“回皇上,还有五十万石。”

“今年秋赋,能运到的漕米有多少”

“前几日,户部各位大人和臣商量,现每省藩库需存粮百万石,估计能运到京城的粮食有四百万石,现在浙江有水患,加上减税赈灾,估计还有三百万石。各省藩库存粮尚有,但不能动用否则米价上涨,情势更加不乐观。”

“三百五十万的米粮,刘爱卿,这不足四百万的米粮够用吗”

“臣等核算过,九边将士开始屯田,今年已经有了收成,仍需两百万石军粮。京师三营完全靠朝廷供给,半年需要三十万石,陕西仍旧需要五十万石抗旱。京师宫中官员守军年间需要一百万石米粮。在京宗人米俸需百万石,藩国赏赐,周遇吉部,卢象升部,加起来也需百余万石。因夏税得粮较少,需有些储备,故一共是短缺了一百五十万石。”

“一百五十万这如何是好”

“皇上无需太过忧心,李原吉现在已在筹备换取粮食。应该缺口不会太大。”

“朕”我刚想说话,突然大地开始晃动,整个大殿都发出声响,眨眼间,些微的震动逐渐变成轰鸣般的地动山摇。大殿彷佛也在剧烈的颤抖,殿内摇曳。摆设的东西都开始移位,时不时都有物事掉下来摔得粉碎。门外开始传来各种叫喊声。

地震

居然在这个当口发生地震。我扶着案台努力支撑住,看着一脸吓白的刘鸿训,意识到要赶快出去。

“快随朕出去,到前面的广场。”我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他们喊。

“皇上,不要出去啊,外面危险。”

“听朕的,不出去更加危险。曹化淳,传朕的旨意,各宫人员都不要躲在屋里,不要蹲在墙下。”

“皇上”曹化淳还有些犹豫。

“快去”

我出到乾清宫外,外面是人来人往,刘鸿训担心我的安全,带着几个乾清宫的近侍围着我。过了会,四周的太监宫女看到我在,虽然大地还在摇晃,又全都彼此相扶,规规矩矩的在旁站着。赶来的侍卫点着火把,把宫内照得通亮。我突然想到婉琴皇后,赶忙又往坤宁宫去,身后的太监侍卫也跟着伺候。

等我到的时候,皇后她们接到旨意,已经站在殿外了,周围宫女们围了一圈,皇后面色苍白,田贵妃和袁贵妃在旁护持着。因为皇后本身就有些不良反应,现在天摇地动的,常人都头昏脑胀,何况是有了身子的她。我心疼的把她搂在怀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