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18

分节阅读 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曹化淳小心翼翼的把折子递给我,我摊开一看。

罪臣严国焘叩首万岁:

臣自迁湖广总督来,战战兢兢,唯恐办不好差事。如今国家纷乱,粮赋乃第一要是。湖广是国之粮仓,臣每日夜都思虑如何筹备缴纳赋税以资国用。

襄阳府为我湖广北向门户,土地较湖广他处颇有不如,今年夏税后,有数县粮食不足,臣谋划赈灾。不想谷城县令勾结匪徒,聚众闹事。匪首王自用至陕西流窜到湖广,夹数万流民攻下襄阳。襄阳指挥使曾福寡不敌众,全军战没。襄阳之地已归流寇所有。臣闻报后,集结湖广兵卫前去支援,然流寇势大,只俘虏谷城县令吴贞疏而归。又恐湖广其他各处出现匪情,惟有驻兵相峙。

湖广乃国之重地,乞陛下遣一大将,剿灭敌首。湖广可安,天下可安。

臣万死,臣顿首。臣惟有力保湖广其他州府不乱,以报天恩。

我看完气不打一处来,给追剿了近一年的匪首王自用居然跑到湖广去闹事了。湖广一烂,天下震动。非得好好解决才行。我对下面的廷臣说道:

“各位大臣,原先在陕西作乱的王自用跑到了湖广,居然发展成几万人马,把襄阳重镇都给打了下来。你们看下该如何剿灭”

朝臣原本听了消息后,内心也很震惊,开始互相交耳起来。孙承宗是主要负责兵事方面的,自然知道皇帝会问方略。于是理了理思绪,出班启奏,

“万岁,现在流寇已经占据襄阳府,有贼数万之众,已非一省之力可以剿灭。臣以为应该派一上将另行领兵去剿灭。同时让陕西周遇吉部向湖广靠拢,卢象升部进河南,防止扩散。”

“那孙爱卿以为让谁去,又领何处兵马”

“臣以为让京师新练的三营去剿灭流寇。”孙承宗大胆的提了个意见。这倒不是他不非要动这京师三营,而是他知道大明的机动部队不多,已经无兵可调。驻守南京五万防守海域是不能动的,广西四川的十万也要用来镇守那的土司,青海,宁夏,大同等八边二十万是用来防备蒙古的。辽东十八万更加不能动。地方的兵卫早就军纪败坏,战斗力低下。能调能打的就只有洪承畴新练的京师三营,何况原先京师三营没有整顿的时候,可有可无,一点战斗力也没有,仍旧在京城驻守这么多年。

“臣反对,京师三营调走,如此,谁来保卫京师”反对的人是刑部侍郎张致发。他说完很多大臣都附和。

我想了下,我知道历史上是今年满洲骑兵是不会来攻打的,让三营出去试练下也好。毕竟这支新军是没有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而且也可以看下那洪承畴是否真的是个帅才。

“朕以为孙爱卿的提议可行,虽京师重地没有大军。但能威胁到京师的也只有满洲人。袁崇焕现在辽东牵制。如果满洲军南下,袁将军也会带兵回来救驾。而且大同驻兵离京师只有百里。各爱卿不用担心。唯那湖广局势,万不能再让其恶劣下去,否则明年无可用之粮。让洪承畴统兵四万前去剿贼,剩下两万留守京城。”

“众爱卿还有什么异议”

“臣以为朝廷应派人整顿湖广兵马,配合围剿。”我闻言看了下去,此人气字轩昂,双眉高挑,正是工部侍郎刘宗周。

“嗯,这是应该的,这严国焘是个文官,朝廷是该派个将领去。各位大将,有谁愿去”

我话刚说完,就有一将领出来应命。“臣开国公常炎林愿去。”是他,我登基后,这开国公就要求出去领兵,我考虑到皇城司要人守住,所以才拒绝了,现在他去倒是可以。

开国公常炎林要去打仗主要是在督府并没有什么事情做,虽然京师三营归中都府管,但实际上在京城有兵部又有皇上,很多时候他是无兵可带,也无兵可管。

这还没完又有一个将领出来,“臣定国公徐子文也愿随开国公前往。”这两个家伙是秤不离陀,我对他们还是很信任的,他俩一文一武也是极好的搭配。

“朕就准你们两个去好了,昔先祖随太祖打天下,今日你俩就给我去平定湖广。你们谁做主将阿”

定国公开口道:“臣与开国公乃世交,开国公长臣数岁,为人英勇,于军中有威望。臣愿副之。”

开国公常炎林:“皇上,定国公极有谋略,请皇上立他为主将。臣领一军奋勇杀敌。”

我看他们还要争论下去就先开口,“就开国公作主将吧。你等亲如兄弟无需再争。朕等你们的好消息。”

“臣等此去一定剿平匪患。”

我想了想这样应该可以吧。不过兵锋所到难免生灵涂炭,这湖广是我粮米之本,不可断了才是,于是我又对开国公,定国公说:

“你们此去,如流寇负隅顽抗,则迅速剿灭,如肯投降,可以招安,朕不愿湖广襄阳百里无人烟。”

开国公,定国公对望一眼知道我的方略,齐声:“臣等明白,臣等遵命。”

“发旨给周遇吉,卢象升,洪承畴,让他们稍作整顿后,立刻起兵。”

第十六章 困难时期新版

正当我想着利用这两年辽东没有什么战事,改革下朝廷制度的时候,湖广出了个大漏洞。聚了几万的流贼在襄阳,而且还把州府给丢了。我心里的纳闷是没得说,连着几日我下旨洪承畴率兵南下,并调度户部给了三十万石的粮饷,下旨南京火速筹粮运到河南。原本想着有这些能征的大将,我可以无忧,没想旨意刚下,不好的消息又传来。

七月二十七,南京发生大地震,死伤数百,近十万人无家可归。

这就意味着我根本就不可能从南京再调粮食过河南。现在也不知道南京方面损失怎么样我连忙发旨让南京户部尚书兼吏部事郑三俊,让他全力赈灾,不可误了今年的粮食秋收。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发生地震呢湖广原本闹流寇就已经够糟了,加上南京地震,势必粮食减产,如果明年粮食不够,不仅到时有银子没地方买粮食,而且粮价上涨,军费增加,民间出现饥荒也无力赈灾,然后又是流民。天啊,动一发而迁全身

第二天我急匆匆的走到文华殿早朝,头一件事就是跟大臣商量粮食的问题。

“各位大臣,这粮饷的事情有何良策”

户部的程国祥知道自己首当其冲,昨晚一夜未睡,就是再想这粮食的方略,皇上现在当头一问,他只能出来。

“回万岁,臣以为武昌的兵士可以由湖广征集,毕竟流寇只是占领襄阳,像武昌,长沙,岳州并没有不稳,南下的京师三营可以由河南暂时调些,同时从浙江,江西收购粮食运到河南。南京库房还有存粮,南京主事的郑三俊极有才能。江南秋收应该问题不大。今年总体来讲,粮食势必会减产,如加上各府的存粮,明年粮饷勉强可用。”

“勉强可用,那是差多少”

“国库可能缺粮100万石。”

“要是到明年四月还有灾害呢如何去赈灾”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