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16

分节阅读 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得罪了不少的人,特别是占有了大量田地的豪族。这些官绅不敢明着对抗,就拉起在洛阳的福王来堵住黄道周,毕竟拥有土地中,就福王最多,不办他,其他人都不服。黄道周遇到福王这个钉子也没办法,就只好上折子请旨。福王是神宗的爱子,就光田地就给了一百万亩。现在又是皇上的亲皇叔,谁敢去拿他我想还不是黄道周硬来的时候,就算百官不讲,宗族的王爷们也难以应付。我先让黄道周放过洛阳,对付福王自然只有我亲自出手。

第二天我让督御史院“看下”福王最近几年的所作所为。朝中的大臣知道福王要遭殃了,他们大多数可能没有意识到我是在扫除河南障碍,还以为是在找福王的晦气,替自己“光宗老爸”报仇。当年万历皇帝宠爱福王,对太子的地位一再威胁,把光宗弄得大半生都不得安宁。

果然不出几天,河南道御史就有奏折上来,弹劾福王僭越,接着又有言官弹劾福王曾对光宗口出无礼。然后洛阳知府呈上万民书,告发福王种种欺男霸女的罪状。朝廷内外一时间都要求朕严惩福王。我看时机到了,就令黄道周领河南卫查抄福王府邸,财产充国库。将福王同家人禁闭在府内,听候朕的发落。

过了半个月,黄道周就把查抄的清单给了上来,一看真是惊喜之极,原来福王也是个敛财高手,居然有白银五百万两,田地一百六十二万亩,粮食三十万石,房产四十二处,店铺十七家,另有农场一座。查获得珠宝古董更是不可尽数。这么一来,可大大的缓解了我的危机。如果总要内库出银子,要是辽东有战事,一下子就会折腾光。毕竟弹药的消耗,伤亡人员的抚恤都是很惊人的。

看在福王是我叔父的情况下,而且为了显示我的仁政,我没收福王的现银,田地,粮食,房产,白银,珠宝,店铺,农场。赐还福王府邸给他们,然后留下十万白银,两千亩的免税土地给他们作为生活用度。

在福王的榜样下,河南不平的声音给压了下去。在河南,很多没有土地的农民都通过分期还清的方式获得田地。原先许多被免税的田地都要缴税,仅开封府一地,缴税田地已达三万余顷,比原先的一万顷多了两倍有余。

等我看到黄道周的折子的时候,心下真是兴奋之极。连着那天我也召见了从江西赶来的宋应星,让他见识了那些高产农作物后,仔细的叮嘱耕种的方法。宋应星果然是个专家,立刻就发现这对我大明经济的影响。我让他先在京城附近带一批人先耕种,等有大量种子了再去陕西等地推广。

四月是收夏税的时节,仍旧忙个不停,一直到了五月才松了口气,因为国库终于开始有点银子了。国库有银九百万两加上福王的充公财产内府有白银三千两百万两,原本赋税中内府收取三分之一,其余归国库。现我改为四分之一。内府全年差不多有三百万两收入。

不久,袁崇焕上书,三月满人平定察哈尔多罗特部后,曾试兵锦州,为我军击退,其余都相安无事。我则下旨嘉奖后,仍嘱他“继续练兵”。

备注:

皮岛,距鸭绿江河口八九里,原是无人荒岛。明末,镇江总兵毛文龙被清军击溃,带着十余万军民退守此地。

第十四章 修不完的内政新版

我高兴没有多久,却给些坏消息弄糟了心情。山西总兵卢象升带着两万人马前去剿匪,结果在山区忙了两个月,任是没有追到,反而还因为各种事故损失十几个人。既然在山西还没有平,只好让卢象升在山西整顿兵马,继续追剿。周遇吉在陕西边境戒严,河南卫指挥使艾万年在河南边境戒严,不让王自用进入河南,到处游窜。

而我追剿的王自用却在个山洞里躲着,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下山的兄弟打探,卢象升还在搜捕他们,去河南的路也有官兵把守。陕西是不能去,上一次把手下的兄弟都给打怕,心给打寒了。王自用想了想自己的去路,如果在不能找个地方落脚,恐怕这最后的两百弟兄都会散去。北上是不行了,惟有南下。渐渐他心里有了主意。于是他召集剩下的弟兄做了个转移动员大会。

王自用站在山洞的高台上,对着面有菜色的手下说:“兄弟们,我们在这快半年了,官兵一直在追剿我们,不消灭我们是不会罢休的。如今我们三面环敌,惟有走出去另立一个山头,才能逍遥下去。”

“大哥,那我们去哪”手下开始叫嚣。

“我看去湖广最好,你们知道什么叫“湖广丰天下足”,意思就是那里有很多粮食,只要那丰收,全国都够用。我们在那自然不会冷饥挨饿。大伙说怎么样”

“好,我们就去那立山头。”

经过一番动员,这些衣裳褴褛的流民沿着河南与陕西的边境地区向湖广进发。

明朝湖广地区就是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由于在江汉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因此耕地多,产量也高于别处,是米粮之乡。原先朝廷在湖广设立襄阳,荆州,武昌,长沙,岳州等九卫指挥所,有兵丁五万余人,以保证这大明的粮仓安全。武昌镇是湖广的重镇,不仅处于大明王朝疆土的正中腹地,北可直上京城,东到南京,南可下两广,西到四川。是个交通要道。现任湖广总督严国焘就驻在这武昌镇内。

武昌镇有人口三十万,端的繁华无比,可与江东的扬州,南京相比。镇内城区中,靠汉江边上的就是总督衙门,这湖广果然是富庶之地,总督衙门起得甚是气派,两扇大门都用红漆新刷过,门上的铜鼓也铖然发亮。门口两座过人高的花岗岩石刻狮子张牙舞爪的立在那,平添增加的许多威势。

此时已接近中午,总督衙门外却有个身穿七品知县官服的官员在那苦候,他从谷城骑了一天一夜的马赶来,就是为了求见湖广总督严国焘,现在已经在门外等了两个时辰,内心焦急得不行,两撮眉毛都皱在了一起。等了许久,他再一次向守卫的兵士打听,士兵斜了他一眼却不肯通报:“总督大人有令,今日不见客。”

谷城知县叹了口气,咬咬牙,从怀里掏出个手帕,把里面的碎银交给了兵丁。

“小小意思,劳烦大哥代为通报,说谷城知县有急事禀告。”

兵丁放在手里掂量了下,脸上有了笑容。“那大人你就在这等着,我这就去通报。”说罢,从偏门走了进去。

过了一会,那兵丁出来:“总督大人叫你进去,你跟我来。”

谷城知县跟着兵丁后面,左拐右拐也不知走了多少重门院,路上遇到的丫鬟仆人有数百之多。她们看到知县的呆样都不住的吃笑。最后兵丁才引他到一个庭院下,他看到总督大人身穿大长袍,坐在八仙桌前,两旁丫鬟打着扇子。谷城知县赶忙行礼,

“谷城知县吴贞疏拜见总督大人。”

“起来吧,你急着见我有什么事”严国焘动了下他那显得有些肥胖的身子。

“大人,今年春,谷城附近诸县已交纳两分的赋税,但襄阳府却还要再征收五厘,我县属贫瘠之地,民入不敷出。望大人能减免田赋。”

听到这严国焘心里开始不高兴了,他今天原本在他新纳的第十八房小妾这休息,兵丁来报说谷城知县在门外等了几个时辰。他想应该是有人送礼来了,于是很有心情的接见了他,没想到这个知县居然是要来免税的。襄阳知府加税,严国焘是知道的。收上来自然有他的一份,现在叫严国焘免税,那不是挖自己的肉

“这赋税是国家大事,怎么可能说免就免。皇上已经发旨意下来,要力保江南地区的赋税,这样才可以使国家安定,我们身受皇恩,岂能不替君解忧。”

吴贞疏连忙争辩,“大人,我县已经交纳两分的赋税,那多出的五厘却是襄阳府以河工名义征收的。我襄阳府不靠长江,并无水患,如何多出这五厘的税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