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涉及的人也势必越来越多。更麻烦的是,魏忠贤所做的事,都是借天启帝的名义,现在用魏忠贤等人去充当替罪羊,还勉强过得去,但要再深究下去,皇兄大概也脱不了干系,别人就要说闲话了。况且,东林党人也算不上全是忠臣,虽然比起魏忠贤之流,他们能够较为忠正清廉,但是对于一个朝廷,组成个党出来,就是个威胁。现在忠心,谁知道以后呢因此我并没有立刻给东林党人翻案。清算也到此为止,毕竟我不能一下子把全国上下的官员都换掉,我还要靠他们来实行我的新政。

最先需要改革的就是内阁和六部人员,在铲除魏忠贤的过程中,不少的官员下马,这正是我借这个机会,将人员调动一翻。内阁就还剩下个刘鸿训,刘鸿训虽然有魏党的嫌疑但也是个干才。这次把逆案办得很好,做事刚正果断。前阵子上书罢斥李恒茂、孙之獬、阮大铖等阿谀之人,这事得到大多朝臣的称赞。

十二月二十一,我下旨,钱龙锡调进内阁,这钱龙锡是廷臣推荐的,应该不会有太多问题。原先召回的韩鑛也回到了京城。

韩鑛属于东林派的官员,但处事温和老成。在天启年间,他曾出任过首辅,后因与魏忠贤集团不和,便辞职引退。此时韩鑛才到京复职,便被任命为内阁大学士。

我又召回被魏忠贤戍边的孙慎行,还有一个知战事的孙承宗。这样内阁就有了五个大学士,好像还是少了点,结果在调阅吏部官员档案,倒也发现个可用之人。

贺逢圣,字克繇,江夏人。与熊廷弼少同里闬,而不相能。为诸生,同受知于督学熊尚文。尚文并奇二生,曰:“熊生,干将、莫邪也;贺生,夏瑚、商琏也。”举于乡。家贫,就应城教谕。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二人,授翰林编修。

既然评价这么高,应该是个人才,而且他才二十八岁,年轻有魄力,调进来历练过也是个干才。

于是我的内阁出炉了,这比原先的崇祯抽签选内阁大臣要高明的多。

内阁人员如下:

刘鸿训中年派,做内阁首辅,主管吏部

韩鑛老年派,文华殿大学士,主管礼部

钱龙锡老年派,英华殿大学士,主管户部

孙承宗老年派,宏义阁大学士,主管兵部

孙慎行老年派,文渊阁大学士,主管刑部

贺逢圣少壮派,体仁阁大学士,主管工部

六部人员也有了很大的变动,

兵部尚书:王永光

左侍郎:陈奇瑜,右侍郎:梁廷栋

礼部尚书:张惟贤

左侍郎:李标右侍郎:温体仁

吏部尚书:周嘉谟

左侍郎:张好古右侍郎:成基命

户部尚书:程国祥

左侍郎:候洵,右侍郎:王永佶

工部尚书:曹珖

左侍郎:刘宗周右侍郎:张慎言

刑部尚书:乔允升

左侍郎:张致发右侍郎:钱士升

内阁以后就作为我的总理衙门,功能近似于现在的国务院一般。升内阁大学士为从一品,高于六部尚书。处理政务上,大事要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再呈上。各大臣虽然也按六部分工,但奏折每位都需传阅。其他内阁大臣有不同意见可以附在奏折上。

这里面我将以往礼部尚书为内阁大学士的惯例破除,同时尚书不再兼任。以后的日常公务由六部解决,尚书会同部内的侍郎商量批复后交给内阁查阅,内阁有复议,同意职权,传阅后再进献大内。皇帝拥有最后决定权。皇帝批阅后教六部实施。不能决者,教由文华殿议事。

六部中,我尽量把资格老的主理尚书一职,下边的侍郎则要干吏。王永佶是善于理财的,所以特别把他从南京调了过来。他原先只是在南京做个库府的小吏,这大明朝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给埋没了。我之所以知道他,都是看了明史中的列传才清楚。工部侍郎刘宗周也是个人才,可惜为人太傲,也先让他吃点苦头。不然这种人一旦身居高位,可以为权相,也可是奸臣。

同时裁减大内的太监宫女,把原先的武监已经撤销,陆续放出几批,将太监数减为2000,宫女3000人的样子。锦衣卫和东厂在大明百姓中恶名远扬,我对这两个机构也不是很爽,借着这个机会,把它们都撤了。紫禁城防卫由新设的内城司负责,直接听皇帝指挥。皇城防卫由御马监分离出来的兵卫改成皇城司负责,让勋公国戚当任。外城的五卫留守司改成九门提督,由知兵忠良者当任。第一任九门提督就是我提拔的孙传庭。城内巡警司规顺天府管制,负责日常治安。

张惟贤虽在我登基中出了大力,因此让他任礼部尚书,赐良田2000亩。同时加太师衔。封荫其子弟,他是我朝第一位官居一品的大臣。

钱兼益原本论资格他可以任个内阁大臣的,但是不知怎的,温体仁上奏弹劾他于天启二年南京乡试舞弊一案,竟是纠缠不清。我对钱兼益也没有什么好感,毕竟也是投降满洲人的贰臣。最后我也不好惩处他,便让他到陪都任礼部尚书一职。

定国公,开国公也赐田2000亩,两人世袭皇城司左右提督之职。徐光启则拿到我补充的那本天人录,他已经高兴的忘了自己姓什么

原本我还想对全国军队进行整治,但是一开始不能变动太大,免得朝野出现动荡。

在我整改内阁和六部后,恢复了文华殿早朝议事,定在九点到十二点。以前的早朝太早了,老实说,是我自己起不来,早上五点,我怎么都是要睡觉。就算醒来也是糊里糊涂的,怎么理事啊那些已经十几年没有上朝的朝臣听到我恢复了早朝,心下叫苦。但是看到诏书中我调整上朝时间,都大呼皇上圣明。

改制后,上任的长官需要熟悉磨合,加上已近新年,我给了他们这段的时间,理顺六部内阁,过了年再开朝议事。现在我终于可以轻松下。想来我有很长时间没有到后宫看看了。我的皇后和两个贵妃,自从上次册封后都没有见过。她们居于紫荆内城的坤宁宫和永寿宫,承乾宫。而我自从即位以来都在文华殿住着,一来事情忙,二来去后宫也是蛮远,七转八拐的也要半个小时。但现在我有了时间,怎么说她们也是我合法的妻子,是需要去看看的。

“曹化淳,”我叫了声,

马上曹化淳就躬着身子进殿来,“奴才在”

“摆驾坤宁宫,不用去宣旨,你备好銮驾就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