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娱乐人物志 > 分节阅读 33

分节阅读 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定要投进去,这也是我红星坞对上戏的投资,”林叶说道:“我这样想的,每年我红星坞都会向上戏投资一大笔钱,然后每年上戏出来人才,能不能够让他们优先选择红星坞,你知道的,我公司的艺人太少了。”林叶说道。

“你可是想要垄断上戏这点恐怕不行”荣校长坚定地拒绝道,每年上戏都会有很大的一批人被各种公司签走,若是指定一个红星坞,那每年出的人才指数要大打折扣,这也是在自砸招牌。荣校长当然不干。

“不是垄断,只是想要优先的选择一批学生,在其后的日子里,我们公司每年都会有专人去你们的学校,拍摄校园剧,到时候希望能够大开方便之门,顺便的签走一批学生。”林叶认真的说道。

“那没问题”荣校长说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不是吗”一旦每年都会有人到上戏拍摄校园剧,那么上戏的学生出头的几率也就大得多了,如果部部都像歌舞青春那样,恐怕过几年,上戏就会成为国内戏曲学院的龙头。

“这样就好我们合作愉快”林叶说道。

“合作愉快”荣校长说道。

放下电话,林叶长吁一口气,公司艺人的来源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真正的要打开自己公司的名声的时候。

第六十五章 歌舞青春唱片热销

s:感谢韩立俊的打赏,今天上午码完字,看了一下三少的天珠变,107个盟主,看了一下仙逆。三百多个盟主,看了一下自己,泪流满面

以下正文。

一个好电影的产生,总是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有的是改编成游戏,有的则是服饰衣物的大卖,有的是一个旅游之地的产生。而歌舞青春带来的,则是唱片方面的热销。大卖。

在歌舞青春刚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求原声歌带,随着电影的热播,求原声歌带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信件,电话打到红星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原声歌带。

从电影的一开始就有人开始预购,一直堆积到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预购有800多万套,红星坞一开始就在抓紧灌制,生产。到了现在终于要开始发售了。

网上关于歌舞青春的原声歌带也是很关注的。更何况前段时间专门设立一个倒计时,倒查着时间的开始。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歌舞青春整部电影中共有十几首歌曲,除了抄袭的小酒窝之外,一般都是萝莉自己谱写的歌曲,还有最后男女对唱的哪一个是原电影中翻译过来的。十几首歌都在经典,好听的范畴中,所以这部专辑备受期待。

“老天啊,终于出来了,为了里面的歌曲,我可是一遍又一遍的看了n次的电影啊你们这可是拐着弯的骗票房啊”

“感谢鸿钧终于出来了”

“赞美圣人终于发行了”

他们的赞美词都是因为看了佛本是道之后,产生的巨大转变,没有了上帝,赞美的开始变成道祖,圣人,也算是对于本土文化的弘扬。

“赶紧去吧,手快有,手慢无。”

“没事的,听说一共做了有一千多万张呢,怎么着也卖不完吧”一个人悠闲地说道。

“扯淡预购都有八百万张,两百万张分到各大城市,每个城市能有多少张张都是货啊”

“是吗那可要快点”原本悠闲的声音立即转变,向售卖的地方狂奔而去,看的原本与他解说的人目瞪口呆。

1000万张唱片,放在国内,几乎石沉大海,翻不起一点浪花,买到的人洋洋得意,更多买不到的,只能够打电话催促公司更快的制作。

红星坞也确实要加快脚步制作,毕竟一旦盗版出现,那么几乎就会立即的失去大部分的市场资源,毕竟中国的盗版是很严重的。人们的版权意识观念都不重,那个便宜卖那个,这种实惠的观念都已经深入人心。

红星坞是加班加点的抓紧制作,几乎是每制作出一批就立即投入市场,不过正版在行动的同时,盗版商也在行动,不是只有林叶一个人看出了这里面的猫腻,盗版出现的越早,盗版商赚取的利润也就越大。这近乎是所有盗版商的观念。也是盗版商的赚钱理念。

离正版出世后刚刚几天的时间,市面上都已经开始流传着盗版,对于人们来说,一部正版的碟片要45元,而一个盗版的仅仅只要15元,本着实惠的心念,一般都是直接选择了盗版。

不过红星坞仍然再加紧制作着,歌舞青春波及全球,而盗版商的眼光却仅仅只看到了中国这块市场。

随着唱片的制作,推挤的货源越来越多。林叶终于一声令下,开始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发售。

世界网络的联通。原本在唱片发行的时候,远在世界各地的歌舞迷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林叶一直都没有表现出想要向世界各地卖出的方针,让他们都有些沮丧,也以为林叶的目光短浅,看不到世界的市场。

但是却没有想到,突然地,林叶在网上宣布,唱片将在全球进行销售,这么一下子,虽然他们是消费者,但仍然让他们欣喜若狂。

世界的蛋糕单单一个红星坞是吃不下的,这一点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所以在宣布的同时,所有歌舞青春热播过的国家,里面都有唱片公司与红星坞达成协议,加工制作,五五分成。并且为了售到西欧各国,林叶专门的把歌舞青春中原来的一首歌翻译回来,用英文唱了一遍,也确实为难林叶了。不过得到的回报却也是巨大的。

第一天。

日本50万原声音带全部售完。

韩国售出35万张。

美国120万张。

西欧150万张。

其他周边的国家合计售出55万张。

但是,这仅仅是第一天而已。

虽然里面的歌曲,语言,他们大都听不懂。但是里面的曲调很优美,这种优美,跨越了语言不通,国度不同的界限。

其后的一些日子里,唱片进行了疯狂的销售,世界各地可谓是捷报频传,其中也有时代杂志潜在的为林叶打广告的原因。

想想林叶登上时代杂志,还成了一个封面人物,那是一件多么风光,多么荣耀的事情啊。在华夏大陆,很多人都不知道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含义,虽然有很多的报导,但是人们还是不太理解。

后来有个人在报纸上写道:太祖曾经也是一代的封面人物,这是站在时代的潮头的人物

虽然人们还是不太理解时代这部杂志,但是人们却知道林叶是一代的风云人物,这也算是林叶沾上太祖的一点光吧。人们看林叶已经不是一个新晋的,有才的年轻人,而是一方的大家。

毕竟,他上的可是太祖曾经上过的地方啊

而借助时代周刊的封面,林叶也真正的在国际的舞台上站稳了脚步。

创造5亿销售神话的作家,歌舞青春的导演。会作词,能谱曲。林叶在国际上也是一代的风云人物。新近杰出人才。风头一时无二。

不过正当林叶风头正劲的时候,又有一件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关注的事情,让人们对他的关注降低了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