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天坑世界 > 分节阅读 525

分节阅读 5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治,她要所有邻国的百姓,都把她当作真神供奉,所有反抗的人一律活活地录皮处死,也许是她的举动触怒了真主,女王没折腾几年就身患奇疾,一命呜呼了。那些奴隶们最怕的就是女王,她一死,奴隶们和周边受女王欺压的几个国家,就组成了联军,血洗了女王的王城。联军准备要毁坏女王的陵墓,就在此时天地变色,可怕的风沙将王城和联军一起吞没,女王的墓穴以及她搜罗来的无数财宝都被掩埋在黄沙之下。经过了几百年之后,沙漠的流动,使得王城再次重见天日,有些旅人经过那里,他们只要是拿了城中任意一点财物 就会引发沙漠风暴,烟云骤起,道路迷失,拿了女王财宝的人永远也无法离开

“精绝女王。听到吕涛的理解,李梅粉脸微微一红,的脸上露出了欣然喜悦。嘟着嘴儿却故意哼哼不满道:“精绝国在哪”

吕涛想了一下,原本就深邃的眼眸显得更为迷茫:“精绝国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应该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接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国王属下有将军、都尉、驿长等。精绝国虽是小国,但它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书所描述精绝国所处的环境是;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苇茂密,无复途径。

从文寥寥数语中显然可以看出,当时的精绝国是一片绿洲。但在公元弛纪以后,精绝国突然消失了。精绝国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呢它为何被埋没于滚滚黄沙之中呢为什么璀璨的绿洲变成了死亡的废墟呢这些谜题,历史学家们既困惑不解又争论不休,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毫无争议的答案。”

“精绝国这个名字好熟讶,是不是西游记中的精绝国。李梅顿了一下,收敛起了眼神,目光有些迷茫般的涣散:“我想起来了,精绝国确实是一个小如沧海一粟的小国,但它曾经活跃在丝绸之路南路,以殷实、富庶着称。当时,尼雅城叫做尼壤,是精绝国最繁华的城市。可惜的是,这个富庶的国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突然消失了,以至于时四五百年之后,玄婪取经东归时经过尼雅城,只见到了满目的荒凉。

玄奖身为佛教信徒,所写的作品也就充满了怪力乱神。在关于精绝国一带的描绘中,他就根据传说写了许多有神话色彩的东西玄奖这样写道;在一片发生过大战的战场,往东走约多里地,就到了媲摩城。城中有一尊雕檀立佛像,高两丈有余,非常灵验,经常放出光明。从媲摩川东进入沙海,走劲多里,就是尼壤城了。尼壤城周长三四里,位于大沼泽地中。那里又热又湿,难以跋涉,芦草生长茂盛,没有可以通行的途径,唯有进入城中的道路可以通行,所以往来的人没有不经过这座城池的。而于阅则以此地作为其东境的关防。从尼壤继续往东走,就进入大流沙地带。那里沙流漫漫,聚散随风而定,人走过之后留不下痕迹。也正因为这样,有很多人在那里迷路了。在大流沙地带,放眼四顾,都是茫茫沙漠,分不清东南西北。因此,那些往来的行旅就把别人的遗骨聚集起来作为路标。不仅分不清方向,那里水草也很缺乏,热风肆虐,风起的时候人畜昏迷不清,很容易染上疾病。人们在那里时不时的还会听到歌和呼啸的声音,有时会听到哭泣之声。不知不觉间,人就会跟随声音,受到魅惑,不知道身在何处,这样一来就经常有走失的人。这都是鬼魂精灵所干的事

“是这样”吕涛自嘲的耸肩笑道,淡淡的吐着烟,满不在乎道:,“想想看,那么大的一

口不在某天突然同时消失了。历史都没有被记载。这样的现在地下逝世界里,又有什么不正常的”

李梅蹙着眉头,看着吕涛那副漫不经心,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心中就来了气,多少有些反感道:“那后来又是怎么发现的”

“是一个叫斯坦因的外国人发现的”。吕涛无动于衷的继续抽着他的烟,淡笑着耸了耸肩继道;尼雅遗址那些辉煌的发现,就是属于精绝国时期的遗迹和遗物。遗址里的建筑、墓地和生活用品,都向人们揭示出了这个。早期绿州城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世界,令今天的人们膛目结舌。

精绝国人最后在历史上出现时,已经是改名为部善的楼兰国的子民了。作为一个袖珍国家,仅有助名士兵的精绝国在那个兼并战争如同家常便饭一样的时代是不可能长期独立存在的。楼兰国在改名都善总后,因为是西出阳关第一站,又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扶植,曾经盛极一时。大约在东汉王朝的末年,强大起来的都善兼并了包括精绝在内的邻近的几个。绿州城邦。从那时起,尼雅河流域被纳入部善王国的版图,变成了它的一个行政区精绝国改名为精绝州。

都善王对精绝的治理比较高明。他任命当地的一些有势力的人物,委任官职,负责管理精绝州的人民。国王还保留了直接派遣官吏检查税收和监察地方官吏的权力。他还下令;全国的百姓如果在地方上遇到司法、行政、民事纠纷,都可以直接上诉国王,由国王本人裁决、处置。那时正是西晋时期,精绝人虽然没有了自己的国家,但生活比以前更好了,也比以前更安定。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曾经辉煌过的城邦,它的创造者在历史没有记载的情况下失踪了。斯坦因曾在书中记载了一发掘经历;土块刚挪开,就见鲁斯塔姆斯坦因探险队的成员的双手挖进了光秃的地面。还没等我发问,他的手已从挖了不到六英寸深的洞中拽出 枚完整的矩形木简,封泥完好,函盖仍由原来的线绳捆扎完好。鲁斯塔姆的手指好象突然灌注了“寻宝人,的力量。在扩大洞口,很快我就看到,靠近墙的地方及墙柱基座下,堆满了层层摞起的同样大小的木板。

根据斯坦因的描述,这显然是被人有意识地掩埋起来的一批文件,堆放在这处房屋的一个隐秘的房间里。后来的考证证明,那里是一处官署,负有保存公文和经济文件等方面的职责。这些契约等文献可能打算永久地保存在那里,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斯坦因也说;从这批契约埋藏时得到的照顾以及对埋藏地点的标示在埋藏点前发现的那一大块泥块无疑就是起这个作用,也就是它促使鲁斯塔姆动手刨土来看,文书的主人明显是在紧迫中不得不离去,但却抱有重返的念头。鲁斯塔姆一下就猜到那块标志的用意,因为现在农民被迫弃家而去时,他们仍然这样做。在掩埋时既没有遮盖,也没有用容器来保存这批极有价值的文件,这本身也清楚地表明离去之匆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主人仓促间离开了这里还抱着重返的念头他们为什么并没有返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