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穷济天下 > 分节阅读 458

分节阅读 4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里”

“我来到这,是因为我们之间用荐同需要的东西。”

俄罗斯那边已经是万事俱备,我们都认识的前间谍已经布置好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局势,可以说俄国下任总统的职位已经变得不可动摇。作为即将领导两亿国民的领袖,他必须要为自己的民众谋求一个安全且能保证温饱的生存环境,而仅凭现有的条件,他不能保证自己上台之后能很快的控制局势,所以说必要的外援是他目前迫切想得到的。

“你知道我这人不喜欢赔本。那么咱们共同的朋友有什么能回报给我的东西吗”

“你还没有说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帮助,现在就想着要好处吗”

“咱们是老熟人了,你们想要什么与我想得到什么,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何必再客套呢”

老家伙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所以,如果你的身体状况允许,请随我到机场参观。”

他所说的机场,当然不是我们常用的那个民航机场,作为空军搬迁后的新家,这里的空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二线的二流部队,身处内陆又驻扎在国内学术氛围最浓厚的地区,这里的空军除了要保卫这个经济特区之外,还担负着很多技战术研究的课题。我出现在这里如果说还情有可原,那么基里杨诺维奇会邀请我来这里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当我走下车,看见正站在营区门口的赵宏林时,却又明白了全部的问题。

“你们俩是不是又串通好了”

两个不同国籍的同行对视了一眼,然后便一左一右的站在两边示意我走进大门,一边走赵宏林一边向我解释:“也不是有意瞒着你,只是前一段时间你的行踪被列为机密,我没办法向你报告而已。”对于他来说,我的行踪怎么会是机密,况且他还赶到海边见过我,会这么说肯定是在防着身边的俄国人,既然如此,我也只好装作通情达理的回答他:“那就说说你们又想干什么。”

我们这一行人走在军营之中还是很扎眼的,但擦肩而过的官兵们就像没有见到我们一样,神态自若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不觉得军营之中出现这几个人有什么不正常。这一切直到一位中校军官出现之后,默默地将我们领到一个库房的门前才结束。看似僻静的角落,却安装着大量的监控探头,周围完全看不见闲散的人员。取而代之的却是两道荷枪实弹的门岗,在这种外松内紧的戒备下,我们终于来到了一扇巨大的铁门前,随着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逐渐卷起的大门向我们展示了自己所藏纳的秘密。

“这就是你们想让我看的东西”我指着一堆被白色布帘遮挡的东西说到:“煞有介事的藏在军用机场,那么就一定和空军有关吧”

这俩人还是互相对视了一眼,用一种只有我们能明白的表情交流了一番,那意思就是在说:“看吧,我就知道瞒不了他”

前间谍想了一个好主意,为了给即将登基的同行积累政治资本,他必须帮助这个人提升辖区内的民生状况,在全体俄国人都知道和北约合作是个错误时,他们所能寄托的对象就少得可怜了。而在俄国的中国商人中,只有我的实力最庞大,和他们的关系最深厚,个人信用最放心,那么选择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基里杨诺维奇这个成功的“商人”是我的的友,而俄国人却又都知道他是支持普京这个同僚的,那么我们之间的交易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所以他和赵宏林串通好了之后,便通过秘密的渠道将这些和我易货贸易的商品运到了这里。

“以前苏联的将军们,就曾利用军用运输机进行走私贸易,反正两边降落的机场都是军用设施,海关的手根本伸不到这边,没想到你今天又玩了一次老把戏。”我有些感慨的抚摸着眼前的箱子。

俄国人并没有认为我在讽刺他,只是很关心的问了我一句话:“你出个价钱吧””汛真不好定。因为在我面前的并不是普顾的东西。而是,联,川落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文物,真不知道那个还没有当上总统的家伙,是怎么从戒备森严的博物馆中搞到这些东西的。虽然都是一些常年不展出的压箱底的东西,但这么多的数量对于走私者来说还是太过夸张了。换句话说对于普京来讲,秘密的用这些东西来换取我的经济援助是个十分合理的交易,反正因为来路不正,我们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去宣传,再说就算出了事情,恐怕也查不到他的头上。

“你知道我正在和苏霍伊合作研发支线客机,你也知道为了融入欧美标准,很多零部件都不是你们所能提供的。而且一架客机所需要的配件供应商又多如牛毛,如果我们在共同的朋友那里建设一两家零部件工厂怎么样”

赵宏林微笑着看了一眼俄国人,对方却将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一两家工厂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而且我们也需要一种长期有效的经济投资,不如我们将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扩大一下,你知道我们都还没有加入化,这让我们能以一种盟友的形式共同奋斗。”

他的胃口的确是不过两年中国就会入世,俄国人却一直在等待欧美国家的批准,这在全球贸易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要不是靠着出卖资源,普京也不可能扭转俄国经济衰退的现实。现在这位未来总统显然是看了很多我的分析,知道了仅凭自然资源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平等贸易自己又不占便宜,更不想向我输出更高级的军用技术,最后才想到用文物来换取贸易空间。

“互相给予最惠待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想知道你们还有什么集卖给我们的东西”

胸有成竹的基里杨诺维奇苦笑了一下:“我们知道你们在军品市场上有着很大的野心,也知道很多中国的尖端武器还需要配备俄国的零件,所以如果我们能说动军工联合体向你们出售急需的产品呢”

旁边的赵宏林拼命的向我点着头,希望我马上就答应这个条件,可我却没有他这么乐观,因为俄国人出尔反尔也是国际知名的:“你们就不怕我们的产品对你们构成威胁”

这次基里杨诺维奇就不是苦笑了,而是换上自信的微笑:“俄工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可不是说仿制就能仿制的。”

如果重生前在呐年有人告诉我说中国成功的仿制了许多俄国武器,我也会将此视为天方夜谭。步枪之类的小玩意尚且不论,飞机、导弹之类的大家伙却不是简单的逆向工程所能解决的。可到了下个世纪,全世界的人都公认中国的山寨能力全世界无出其右,在这个领域如果中国人自称第二,就绝对没人敢自称第一。尤其是当我成为军工供应链条中的一员之后,这中能力的增长就更加迅速了。

我预言了老爸的行踪,对手我的预言,老妈本来是一百个不信,可当她真的看见站在门前的老爸时,这才发现自己十分熟悉的那个丈夫已经变得不太认识了。以前那个总是神采奕奕的老爸变得有些沧桑憔悴,依旧没有工作人员陪伴的他正风尘仆仆的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妻子微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