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穷济天下 > 分节阅读 307

分节阅读 3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能成品的品质就会产生天壤之别,这一点在我们军工人仿制英国“斯贝动机时就有过深刻的认识。为什么冲压机在压制一次成型件的时候,只是稍微停留一下再抬起,其结果就是成品合格率的大幅上涨恐怕不身在其中,实在是很难言明这种经验上的差别究竟有多大。

中国人并不笨,但是中国绝对不缺短视的国贼,其实他们也只是没有长远的眼光,或者即便有眼光也挡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结果是中国稀有矿产资源的大量流失,于此相反,澳洲人只不过因为自己的铁矿石比中国自己的要好一些,他们就敢囤积居奇和咱们讨价还价,这恐怕还有思维上的差距,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的炼钢产业长期徘徊在低端市场,导致空有产量而没有质量,产品只能靠薄利多销来维持自己的存在,相反很多钢铁强国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高价值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之上,他们的销售价格比咱们高很多,所以对铁矿石价格的敏感程度就比咱们低很多,反正低端产品有别人来生产,自己也乐得即赚钱又看别人打架。话又说回来,为什么那么多

企业,却总是甘心做低端产品呢

我决心改变这种情况,虽然我的发家之路和其他民营企业家实在是大同小异,同样靠低端产品廉价占领市场,同样靠制造成本低来击垮潜在的竞争对手,但是从一开始我就决定自己的产业不能只靠量来取胜,既然我比别人多了十几年的见识,那我就必须将集团发展成一个掌握尖端技术的原创型企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面对众多外国的竞争对手而不落下乘,就像日本掌握了复合材料技术一样,作为一个大国,如果没有一两手能摆的上台面,别人轻易学不会的绝招,那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自称强国

“这个地球很奇怪,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某方面的技术很有造诣,那么影响这个关键技术的矿产通常不是他们最富有的东西。比如古时中国的冶金技术超过欧洲一千年,但是中国缺少高品位的矿石,欧美国家的现代冶金术远超中国,但是他们要想制造出成品却必须购买中国的稀有矿产,而最奇特的是阿拉伯国家泡在了油海之中,但是你看他们有谁是石油化工方面的专家”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在感叹,也就是说中国缺少的,一般在外国都不缺,而中国富有的在世界范围来说却比较稀少:“买外国矿石意味着我们要受制于人,而买自己的东西则会加速矿产的流失,这其实是一个很难衡量的问题。”

“但是你买朝鲜的就不怕受制于人了”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是赵宏林,他一直都奇怪我为什么会如此关心朝鲜的地下资源。

“那不一样,朝鲜拥有着相对稳定的独裁制度,民众的呼声很难影响决策者的做法,我们可以采用极为熟悉的上层策略来拉拢他们,这样并不用担心有人刻意的阻碍合同的达成,更不用担心生产成本的上涨导致我们的利润大幅缩水,而且他们和我们有陆路接壤,运输十分方便,作为一个压榨剩余价值的地方,没有比这个更好更方便的国家了,换句话说,只要将金家的人拉拢。那么我们那小小的贸易要求还有什么不能达成的呢反正他们需要的轻工产品与食品在咱们这里不值几个钱。

“话是这么说。”喜欢抬杠的赵宏林似乎又找到了新的焦点:“但是你怎么能保证他们不会如同苏联一样的迅速瓦解或者国家的政策变化导致不能继续交易”

“解体金家父子看上去算不上聪明人,但是他们绝对不傻,早已有苏联这个前车之鉴,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朝鲜步其后尘吗再说他们那种家天下的独裁模式和苏联也不一样,至于说国家政策,无论是我们还是朝鲜,心中都十分清楚,一旦朝鲜的社会因为资源匮乏而崩溃,那么受到最大冲击的恐怕是中国,因为我们这里没有三八线。跨越国境只要游过鸭绿江就行,国土面积与亲切程度都符合逃难的标准,一旦大量的难民涌入中国境内,即便是找个地方画个难民营都会让咱们头痛无比,更别提要准备海量的生活物资了,你说咱们会眼睁睁的看着这种麻烦事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吗所以不论外交情况怎样变化,保证北朝鲜的相对稳定都是咱们的一个基本政策,而只要我们不破坏这条规矩,那么基本上生意就会受到影响。”

想一想今年朝鲜就将发生罕见的灾荒,虽说今后类似的灾年还会经常出现,但是这次却是中国人对北朝鲜的观感改变最大的一次,据我所知,今年的冬天,将会有大量严重饥饿的灾民越过结冰的鸭绿江,跑到国境附近的朝鲜族村落寻找生计,而非朝鲜族的中国人恐怕也是第一次直观的审视身边的邻居,今后朝鲜旅游业也将会迎来大量的中国游客,先别管这点微弱的创收能不能扭转糟糕的经济情况,至少我们都知道了,也没有人在看完他们的“惨状”之后还叫嚣着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而对于我来说,这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再独裁的暴君也要先让子民吃饱肚子,别管金家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堪,至少他们还要想办法改变目前的窘境,那么不知道对于雪中送炭的我来说,他们会以什么表情来面对呢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第四百五十八节、争夺未来

第四百五十八节、争夺未来

气开始逐渐的热了起来,说实话我即喜欢夏天也讨是因为穿的衣服少,让我没有冬天那种厚重的束缚感,讨厌是因为气温高,因为我这人极容易出汗,就算是躲在阴凉处静坐不动,我在这种气温下也能大汗淋漓,上辈子很奇怪自己的汗腺为什么这样发达,现在想想很可能和幼时先天不足有关,但当时的我是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也就同样不知道为什么会先天不足,好在这到没有影响正常的生活,所以也并没有在意。

此时我倒是对总部大楼极为满意,也看得出这的确是国内建筑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厦本身除了高度之外可能并没有吸引别人注意的地方,也许某些介绍性的材料上也说过我这里是最注重人性化设计的大厦,简直世界的榜样。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性化才能算得上世界级的,凡是在这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却都十分认可这个说法,因为他们发现,在这座大厦里无论冬夏都维持着一个恒定的温度与湿度,让人们以走进这里就有一种四季如春的感觉,既不会在冬天因为采暖而显得干燥,又不会在夏季觉得空调过于阴冷,这套中央调控系统十分复杂,其尖端的程度几乎就像是有人将二十年后的新款汽车开到现在的马路上一样。

我并不想吹嘘它,当初我“一根筋”的大力投入节能环保项目,当时在世界上并不受到广泛重视的这种技术却被我用较低的价格聚敛到手中,结合国家实验室的基础,让我拥有了世界领先的节能设备生产能力,其结果就是这座大厦成为了工程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到这里参观,其中不乏外国的专业人员,虽然他们也明白我只不过就是改动了一下中央空调,并且在每一个角落都铺设了传感器用以监控环境状况。中国产地超级计算机在为整座大厦提供计算机服务的同时还负责调控温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