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穷济天下 > 分节阅读 236

分节阅读 2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全不顾俄国现有的问题而照搬休克疗法,瞬间放开物价导致匮乏的市场瞬间就出现了通货膨胀,虽然看上去好像供应链在好转,但那一切都是假象,连带着卢布也飞速的贬值,休克疗法犹如其名字一般开始让国家休克,但男孩帮的理论家们却对此欢欣鼓舞,在他们眼中这些问题只是暂时的,一旦从欧美手中拿到巨额的援助。那么俄罗斯就会实现经济好转。所以他们的当务之急不是调配资源平易物价,而是跑到北约和美国人的面前摇尾乞怜

这时两个莫斯科政府就显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态度。苏联临管会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向我们发来电报,宣称只有同为社会主义的兄弟才能共同对抗美国的霸权,而且作为友好的国家,他们愿意为我们开放所有我们想知道的领域我看着这封电报也只有感叹的份,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可惜这个决心下的太晚了,现在国家已经在和叶利钦政府商讨后苏联时代的各种问题了。

到时新上台的家伙有点耐不住寂寞,为了完成那不可能实现的改革计划,新生的俄国在和西方密切接触,甚至为了讨好美国竟然扣留了友好国家订购的军火,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订购的东西,如果只是这样到还算问题不大,但是在宣传以及外交上一边倒的亲西方路线将会对俄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美国人也不含糊,既然人家叶利钦这么上道,克林顿大笔一挥说是要提供近三百亿美元的贷款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就是我这个世界上排的上名次的富翁也没能耐一口气拿出这么多的现汇,不过就在男孩帮欢呼雀跃的时候,我却在一旁冷笑。

这几个家伙尤其是外长:安德烈科济列夫与代总理:叶戈尔盖达尔,他们肯定是没有看过我写的国境线,还亏我当初挖空心思的重演了一遍苏联解体的大概和经济改革的弊端,咱们国家改革的方针是稳定社会秩序与物价,一切变革都要为维持稳定这个大方向来让步,这样我们才有了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奇迹,但过于天真的这俩白痴竟然在没有调控手段以及贷款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就急于打开市场供应,结果就是抢购风潮再起,卢布继续跳水,国家彻底的陷入了假死状态,可这个时候他们竟然敢得罪我这个粮食商人,我说他们是白痴都是好听的,难道他们真的认为美国人会兑现自己的承诺

“这么说改装伊尔一开始只是个烟幕,实际上我们要得到的是伊尔”我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向我爆料的徒弟。

“对,就在你表演什么是暴发户的时候,老人们已经盯上了这款喷气式运输机,虽然我不知道这和客机的区别有多大,但是现在临管会眼看就要解散了,可显然莫斯科不打算继续这笔合同,所以老人们才要求你停止供应粮食”

她不适合这个工作,但在我和赵宏林都分身乏术并且对苏贸易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坐镇家中的时候,我们又没有太多的选择。她当然不会明白当我听到伊尔时心中的激动之情,一开始我还对这个客机升级计划腹诽不以,没想到还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家对事情看得更清楚。其实美国人并不惧怕中国购买苏,因为论先进战斗机的数量我们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叶戈尔盖达尔的做法只是一厢情愿的讨好美国干爹罢了,其实美国人最为惧怕的是中国利用苏联动乱的机会获得先进核武器与弹道导弹技术,甚至是先进的核动力反应堆与大型运输机,因为这些东西才是能制衡美国在东亚地区军事部署的撒手锏先进的导弹能对美国本土进行有效的威慑,核潜艇能对美国的航母舰群造成实际的威胁,而大型喷气式运输机就是常规战争中战略机动能力的保障,一旦拥有了足够的数量,我国陆军的作战前沿就能从本土海岸线前推到第一岛链这次就为了伊尔的生产线,我都不能袖手旁观。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第三百五十七节、廉价食品

第三百五十七节、廉价食品

“我们从现在就停止一切对苏不对,是对俄食品贸易,除了已经向卢日科夫承诺的数量之外,严格控制所有的可食用产品流向俄罗斯,就算倒爷大军再能倒腾,我就不信他们能满足两亿人的粮食需求。”

我这也是为叶利钦好,如果他不是在一开始对男孩帮言听计从那么俄国也不会因为经济崩溃而死亡几百万人。其实老毛子死多少人我也并不关心,我现在就想知道当美国佬不打算兑现自己的经济承诺的时候,我能从这头奄奄一息的北极熊身上取下多大的脂肪

“我们的定期联谊会受到影响了吗”

徒弟合上文件摇摇头:“因为那属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所以男孩帮还没有将其列入禁止范围。”

“这样嘛我估计粮食封锁只能是让倒爷们大发横财,我们以前提供的食品只能为莫斯科保障一个星期,如果算上俄国自己的库存储备,那么不出半年他们的消耗就能见底,不过在那之前叶利钦肯定会拼命的向世界购粮”我努力的思索着上辈子的记忆希望能找到点有用的知识:“你现在就去一些小国家注册一些空头公司,封锁三个月之后以他们的名义卖粮,并且要求只能用硬通货结算”

“什么是硬通货”徒弟不可能不了解这个词的定义,但她还是有所疑问,这说明她在探我的心理底线。

而我则优雅的向她微笑着:“当然是黄金、美元以及一切优良货币”

别说三个月,三个星期之后卢老头就坐不住了,他委托自己的同胞,中国人的老朋友罗高寿到北京求援,罗高寿:原名伊戈尔罗加乔夫,自从年第一次到达中国之后,这一生在中国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并担任驻华大使年,年离任。老罗和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有着深刻的友谊。卢日科夫这个莫斯科市民的“父亲”能请他出马也是有着深刻考虑的,一方面现在俄政府鼓吹一边倒的向西方靠拢。中国这目前最大地社会主义国家反倒成了他们打击的对象,这种尴尬的环境下也只有和咱们攀交情走后门才行,而且老罗作为极力促成中俄友好的外交官,在感情上更容易被咱们所接受。

这种会谈肯定没有我什么事,不过在那之前老头子通过自己的女儿已经传出话来。让我放心大胆的做,他那边会想尽办法使用“拖”字诀。上辈子我就对这段历史感到好笑,按说当时地俄国政府应该是最容易从中国拿到支援的,可是新生的俄国却和咱们在极晚的时间之后才建立外交关系,就连继续的飞机订单也是在年才开始正式交付,当然这个时候苏联的经济已经沉入谷底。

我们这边还在欢迎老朋友,可是俄国国内的少爷们又突发奇想的找到了一个讨好西方人的办法,那就是从广大地华约国撤军其实这个办法戈尔巴乔夫也没少干,但事实证明了俄国国内没有实力来接受、安排那么庞大的军队和军人家属。既然历史上已经证明这种做法的不可行性,为什么他们却能不顾自己地力量而坚持大撤退呢难道你真的向西方示好他们就能相逢一笑泯恩仇看看上辈子北约东扩的速度吧,这就是最明显的后遗症。当时的俄国必须面对人家兵临门口的威胁。

这个消息犹如一记重锤,当时就砸的老罗喘不上气来,作为一个老牌的外交人员,他的经验与阅历可不是那些刚组建外交部没见过什么世面地少爷们能相提并论的其实任何一个神智和智商都正常的人都想的明白,一个和你对峙了几十年的死敌会因为你主动退让就把你当成朋友吗大家都知道外交界最看重的就是实力和利益,既然你的牙齿已经被自己拔光,而你能提供的利益却并不受人欢迎。以九十年代初来说那么结局就可以想象了。

更头痛地是卢日科夫。他面对地是整个欧洲都数一数二地大型城市。而且头脑正常地他更加知道那所谓地“休克疗法”除了让国家休克之外就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他更加期盼着这次会谈能带回点实质性地东西。只是老罗地造访只是私人性质地。并不是俄国政府对其进行地授权。所以老爷子们只谈交情就是不说真格地。这让那个中国通有点无处下嘴地无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