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 分节阅读 194

分节阅读 1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操死后,曹丕继续,废汉而自立,朝野之中并无多少反对的声音,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刘备嘛,“迎还汉帝”在他这里,只不是一句招揽人心的口号而已,有了这句口号,再加上自己刘姓宗亲的身份,他才可以名正言顺的“抢钱抢粮抢地盘”。

但如果真的把汉帝迎到手中了,于刘备而言,只怕却反而成了累赘与鸡肋。

因为,正如方绍所言,当刘备都已经强大到能够从曹操手中夺回汉帝时,汉帝身上可榨的政治资源本身就所剩无几,到时候又当怎么对待汉帝呢

归权于帝,真心实意的臣服于汉帝

当年一无所有的时候,刘备或许会这么做,但是现在的他,岂能将手中的权力供手相让。

如果学曹操那样,当汉帝是个屁,把其当个摆设呢

世人便会认为,你刘备喊了一辈子的“兴复汉室”,原来也跟曹操一个样,实在是个大骗子,对待自己的刘姓骨肉都这样,你还不如曹操呢。

所以,在刘备看来,汉帝这块鸡肋,最好是一直被曹操含在嘴里的好,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一直高举着正义的大旗,直到把曹操消灭掉,到时候,天下尽归自己所有,想怎么对付刘协那个废物,都不会畏首畏尾了。

这般细细的深思之后,刘备心中便有了决断,但面上还得表现出为难之色,很是无奈的说道:“孔明与中正分析得极在理,只是,如今陛下身陷许都,与关中近在咫尺,而孤不率大军解救陛下,反先去攻取河北,使陛下仍困于贼人之手,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刘备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诸葛亮决定给他个理由,遂道:“大王此言差矣,陛下身陷贼手,大王与臣等自是无一日不盼着能早些解救陛下于水火。大王攻敌之心腹,为得就是早日剿灭曹贼,只有剿灭曹贼,才能真正的救陛下于危难呀。”

刘备又去询问法正的意见,法正等关陇士人,眼下已打回了老家,以后再对外开疆拓土所取之利益,对他们而言都是赚到的,所以法正也没提什么意见,只道但凭汉中王决断。

于是,在诸葛亮与方绍的推动下,刘备遂定下了下一步的进取计划。

只是,这也仅仅是一个方略而已,其实无论是取河北,还是取河南,都将面临着与曹操主力进行正面决战,那势必将是一场更加激烈的战争,而现在的刘备,显然还不俱备发动进攻的条件。

最至关重的因素,就是粮食问题。

无论是先前的陇西之战,还是刚结束不久的关中之战,汉军的主要粮食供给,都是从益州转运而来,而以益州一地供给十几万大军的粮食,还要经历千里转运的艰难,这两战下来,严重的透支了益州的资源。

此时的益州,急需的是休养生息,如果再强行从其地挖掘资源的话,很有可能将受到益州本土士民的激烈反对。

至于新得之凉州,本身就不是产粮之地,除了能提供马匹和强健的战士之外,根本无法提供粮草的供给。而雍州之陇西诸郡,地狭而民少,能够供应的粮食也有限,那么,雍州之肥沃的关中平原,势将成为支撑刘备与曹操决战关东的主要后方产粮基地。

只是,关中自董卓之乱时,人口死伤无数,至汉帝离开长安东逃时,最富庶的三辅地区人口只剩下不到二十多万。后在钟繇的经营下,关中人口渐渐回升,至曹操平定关中之时,三辅之地人口已有近四五十万,按照青壮与老弱妇孺的人口比,整个关中地区的青壮劳动力不超过十万。

而经过近半年的关中之战后,关中人口又一次急剧下降,此时三辅之地的人口,最多仅有三十万人左右,青壮劳动力则不超过六万。以这样可怜的人口基数,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一支可与曹操决战关东的庞大军队。

因此,在占领关中之后,刘备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迅速的恢复关中的经济。这个时候,诸葛亮发挥了他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诸葛亮的建议,刘备下令迁汉中、益州和陇西各地数万余户往关中,分以无主的土地,由关府免息借贷,帮他们购置农具与耕年,并免他们一年的粮赋。

同时,诸葛亮又建议仿效曹操,在三辅几个由官府掌握的肥沃之地设立了数个典农都尉,意图招蓦流民实行民屯,以为国军征战提供充足的粮草。

诸葛亮的这些举措,在此时看来,已经算是尽快提升关中经济的良法,但在方绍看来却是远水解不了近火。

关东各州战乱结束多年,经济与人口已渐处于上升期,而这期间战争则主要集中于关陇一带,所以,无论是迁民奖耕也好,实地屯田也罢,想要在短时间使关中经济有较大的起色,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而据方绍观察,刘备的身体自陇西之战后,就一直变差,按照方绍的估计,就算有张仲景在,刘备的年龄也不可能超过他历史中的大限太久。

刘备若是去了,他的几个儿子尚且年幼,而辅政的诸臣中,又不似当年的诸葛亮那样一家独大,可以轻易的掌握住朝野局势。到那个时候,风头正盛的关陇集团,暗怀私意的庞统,还有手握兵权,坐镇一方的二号人物关羽,再加上实力派人物张飞,这些权臣们只怕非得斗个你死我活不可,到时又谈何去灭曹灭孙呢。

而曹操则不同,尽管他的大限也将不远,但关键在于他的几个嫡子都已成年已久,在众臣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威信,而以曹氏与夏侯氏的宗族将领军队的支持下,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继位,都将轻松的掌控住局面。

所以,在方绍看来,必须在刘备的有生之年灭掉曹魏不可,否则后世还真的很难预料了。

而想让刘备在短时间期灭掉曹操,那么就必须帮助刘备在军事和经济上迅速的超越曹操,只是,这似乎看起来有点天方夜潭之嫌。

不过,那个可是方绍啊,由后世穿越而来的方绍,在他眼里,这并非是天方夜潭。

在经过十余日的思考权衡之后,方绍带着他的拟定好的方略去见了诸葛亮,毕间,他的这道强国之策事关重大,若是得不到诸葛亮的全力支持,是无法说服刘备推行的。

当诸葛亮仔仔细细的看过方绍所写的那套,厚达十几页的方略之后,整个人都表现出一种夸张似的惊叹,然后,他抬起头来,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注视着方绍,惊问道:“中正,这套制度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方绍却只淡淡一笑,答道:“其实这也是前次与先生探讨曹操那屯田制时,偶然得到的灵感,我给这套兵制取了个名字,叫做府兵制。”

没错,方绍就是打算给刘备献上府兵制之策,在他看来,这是短时间让汉中国国力极大提升的唯一办法。

曹操统治下的民有三种,分为兵户、郡县民、屯田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