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 分节阅读 33

分节阅读 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品了一口茶,语气一转,反问道:“不过绍倒有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瑜微一怔,笑道:“但说无妨。”

方绍便道:“当年袁术雄踞江淮,声势不可谓不盛,只怕如今孙将军也未必能及,不但是参天大树,而且还足当千里森林。但绍听闻当年袁术欲拜周将军为将军,加以重用,而将军却只求为居巢县长,趁机东渡回吴,反而拜于孙伯符将军麾下,但不知周将军当时为何会舍大树而求独木呢”

方绍的反问令周瑜一时无言以应,却不曾料刘备手下一名小小的书佐,竟然对自己过往这般了如指掌,不禁对眼前这年轻人又多了几分刮目相看之心。

略怔了那么一刻,周瑜忽然哈哈大笑,欣然道:“听闻孔明先生一席话令孙将军颇为佩服,中正你不愧是他的学生,真是颇俱令师之风范啊。”

方绍谦然笑道:“周将军过奖了,将军的这番美意,我自会转告给先生。绍还有事在身,就不讨扰了,就此告辞。”

方绍起身拜别,周瑜也不挽留,却是亲自送他出府,看着方绍上车而去,周瑜哼一声,冷笑道:“这个人很有意思啊,是块可造之才,他日得想办法把他和孔明一块挖过来才是,希望他不要不识抬举。”

当周瑜刚刚送走了方绍时,在吴侯府中,孙权方才迎来了张昭。

这位五十二岁的老头一见着孙权,便是垂头丧气的说道:“昭年势已老,已不能为主公出得了什么好的谋划了,不知主公还召我这个老朽来做甚。”

张昭说的明显是在气话,孙权当下也不以为怪,笑呵呵的迎下阶来,亲扶着张昭坐下,携其手道:“子布还在怪孤没有听从你的劝说么,唉其实孤也是两难呀,公瑾在军中甚有威信,他这么一力主战,那帮武将们便大多站在了他那一边,军方的意见,孤实在是不得不顾,子布你深明大义,还当理解孤的难处才是。”

张昭又在那里闹了半天的情绪,孙权好说歹说,这老头子脸色才好看些,摇着头叹道:“昭受孙家两代之恩,凡事岂有不为主公考虑之理。现下主公既已决心与曹操一战,那不管有几成胜算,昭自当站在主公这一边,为主公分忧解难。”

孙权面露喜色,欣慰道:“子布能有此心,孤也就心安了。先前公瑾向孤请命领兵出征时子布也在场,依子布之见,孤是否当将兵权授之与公瑾。”

张昭沉吟半晌,默默道:“周郎早先追随伯符将军起兵,历经开拓江东不少战役,若论领军之才,用兵之谋,纵观江东未有人能及也。”

张昭虽与周瑜政见不同,但还是对周瑜做了一番凭心而论的评价。

孙权也跟着微微点头,却又忧虑道:“公瑾的军事才华,孤自然信任,只是他年轻尚浅,而江东武将之中,多有追随先父的老将,只怕这些人心中不服,若是将帅不和,岂不误了大事。”

张昭道:“这一节主公大可不必担心,公瑾性情风雅洒脱,又是才华横溢,虽稍有些恃才傲物,但平素与他接触之人,大多为之折服,服众方面当不是问题。”

孙权微松了口气,道:“那孤就可放心的将兵权交给他了。”

“只是”孙权话音刚落,张昭的语气便是一转,似乎有欲言又止的意味。

孙权知他有言下之意,忙是屏退左右,道:“这里只有孤与子布二人,你我君臣自当坦诚以待,子布有什么话还请言不不尽。”

张昭犹豫了片刻,眉头一横,道:“昭是在想,此战关系到我江东生死存亡,若是将兵权尽付于一人之手,万一不敌曹操,抑或是另生他变,主公手无一兵一卒,却当如何以应”

张昭这一句“另生他变”说得是很隐晦,但以孙权之智谋,自是一点即通,那眉头往一弯,十分惊讶的说道:“不敌曹操尚可,至于另生他变嘛,孤想孤不曾亏待于他,应该不会吧。”

张昭嘴一撇,低声道:“主公心肠仁厚,只会以诚待人,但所谓人心难测,若是有些人想拥兵自立,又或是受不了曹操的权钱诱惑,临阵倒戈,亦是未尝没有可能。事关重大,主公还当谨重考虑才是。”

孙权听得是心惊胆战,越听越是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观点,忙道:“那依子布之见,孤又当如何预防这种事发生”

张昭这时却抚须而笑,道:“军事之事,非昭所擅长也,以主公之智,自然不须昭多言。”

孙权还待问时,侍从言周瑜前来求见,张昭便道:“公瑾此来必是向主公要兵的,昭不便在此,就先告辞了。”

那张昭不愿把话点说透,孙权也是无可奈何,只得起身送张昭从偏门而出。

“速请公瑾入内吧。”

孙权叫侍从宣周瑜入内,自己则皱着眉头坐在那里冥思苦想,片刻之后,两抹苦眉忽然尽皆舒展,他手抚紫须,嘴角边扬起一抹得意之诡笑。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六十九章 兵权

周瑜入内之后,孙权照例是下阶相迎,不过周瑜的脸色却与张昭是天壤之别。

周瑜也不废话,开门见山道:“主公前日虽已定下抗曹大计,但瑜观主公之神色,其实还有狐疑不定,是也不是”

孙权怔了一下,摇头叹道:“知我者,唯公瑾也实不瞒公瑾,如今孤虽与你强行定下决战之策,但不少文臣武将对曹贼尚心怀畏惧,孤只怕江东上下带着这样一种悲观的情绪的迎战强敌,难免会力不从心。”

周瑜笑道:“其实诸公之所以不敢一战,多是被曹贼信上的八十万大军给吓住了。他们根本不了解曹军虚实就吓破了胆,着实可笑真实的情况是,目下曹贼所领中原之兵不过十五六万,而久已疲惫;所得刘表水军最多不过七八万,且都狐疑不定。以疲惫之卒驾御狐疑之众,其兵虽众,又有什么可怕呢。正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主公只须给我五万精兵,我足以击败曹操,主公和诸人大可不必担心。”

孙权听罢周瑜之言,甚至是宽慰,抚着周瑜的背道:“公瑾呀,你算是说到孤的心坎里去了。子布等诸公只为自家利益,各怀私心,实在是令孤失望,唯有你与子敬与孤同心,曹操纵然真率百万兵来,孤又有何惧。”

周瑜见孙权精神振奋,当即道:“事不宜迟,就请主公即刻下令发兵吧,瑜也好赶在曹军之前抢占上游险要。”

提到出兵,孙权一张脸马上又耷拉了下来,话锋一转,道:“这兵当然是要出的,只是这五万人马短时间只怕是难以凑齐。”

周瑜眼神微微一动,道:“那不知主公能给瑜多少兵马,稳妥起见,太少了也是不行的。”

孙权掐算了一会,道:“五万没有,三万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战船、粮草都也齐备。孤当封你与程普为左右都督,再以子敬为随军参赞,你三人可率诸将先行出兵,孤在此做你们的后援,军需粮草必不会缺。你若能对付得了曹操,便与他决战,若事有不济,就撤回柴桑便是,孤当亲自上阵与曹贼决一死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