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 分节阅读 30

分节阅读 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扎,最终却是一叹,道:“到了这个地步,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归降曹公才是万全之策。”

孙权神色立变,并没有做出回应,又转而向众臣道:“你们呢,你们又是什么意思”

张昭既已发言,余者也就不怕枪打出头鸟了,那虞翻第二个站出来,很是诚恳的说道:“今曹公拥百万之兵,将列千员,龙骧虎视,瞬息之间便可辗平江夏,江夏一失,我江东门户立开,我江东若再顽抗,大祸将不远矣,为今之计,降曹才是上上之策。”

虞翻刚刚说罢,那步骘马上又劝道:“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江东以一州之力抗衡,自会被天下人视为国朝逆贼,归顺曹公既是归顺于朝廷,此乃应天意顺民心之举,主公,不可再犹豫了呀。”

此三位劝降之后,余下如薛综、陆绩等一干文臣,群起而进言,皆是劝孙权归降,而那一干武将,虽未劝降,但却皆沉默不语,似乎是被曹操的声势吓到,介于降与不降之间犹豫不定。

这一干文臣的劝降声是此起彼伏,只将孙权听的大失所望。

他先前在孔明面前还笑荆襄无人,一见曹操南下便望风而降,却不想孔明前脚刚走,后脚自己手下这帮臣子们,也是一个劲的劝他投降,孙权心下实是羞愧不已。

环顾着一个个看似忠诚,句句声言为他着想的臣子,孙权一时觉得自己好生的孤立,却又发现所有的文臣之中,只有鲁肃默然不语。

“诸位且再商量商量,孤先去更衣。”

孙权以如厕为借口,忙不迭的逃离了那个令他窒息的大堂,出得走廊来,他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鲁肃也跟随而出,孙权知他有话要说,便是携其手道:“子敬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鲁肃愤愤道:“我方才冷耳旁听,在场的那些人,一个个都只是为自己着想,根本没有为将军设想过。”

孙权一怔,道:“子布等人之言,虽然有些软弱,但也是畏曹操势大,子敬却何出此言。”

鲁肃道:“张昭、步骘等诸多文臣,本就皆乃吴中大族,这些人先是从王朗、刘繇等人,后见袁术强盛,便又转而拥戴袁术。再后来孙氏渐强,这些人又改换门庭,效忠于将军,这般摇摆不定,无非只是想保全自己豪强世族的利益而已,至于效忠于谁,根本不是他们所在意的。”

鲁肃一言点破玄机,孙权叹道:“这一节孤又何尝不知,当初孤之兄长对吴中大族动武,夺其利,收其权,这些人便反抗不断,待后来改变策略为收拢重用,承认他们的利益,他们才转为效力。只是,世族之势盘根纠错,实难撼动,孤亦无可奈何。”

鲁肃接着道:“所以说,这些人,甚至包括肃,都可以降曹,我等若是降曹,曹操肯定不会加害于我们,我鲁肃可以安全回到家乡归降,说不定还会被朝廷起用,出门乘车,更有吏卒跟从。肃还可以交结士林权贵,就算再不济,最后混到刺史郡守当不成问题。而将军你呢,你想过你若是降曹之后,会是何等凄凉的待遇吗”

孙权面露感激之色道:“所以那些人的意见,实在令孤失望。现下先生已把孤之生死存亡分析的一清二楚,但请赐教孤,当如何压倒那些投降派的气焰。”

鲁肃沉吟半晌,道:“事到如今,唯有召公瑾前来相商,纵观江东,也只有他能帮助主公镇服那些人了。”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六十二章 关键性人物

方绍与魏延在牢里饱餐了一顿,夜幕将至时才被放了出来,待到回到馆驿之时,已经是天黑。

二人前去见诸葛亮,推门而入,却见诸葛亮正自摇扇品茗,见他二人进来也不理不睬,做无视之状。

方绍知道诸葛亮在生气,但这桩事确实不是自己的错,却也没有愧意,上前笑道:“先生,你回来的可真早呀,怎样,孙权那边还顺利否”

诸葛亮哼了一声,道:“还行吧,不过如果某些人不在外边乱生事端的话就更顺利了。”

诸葛亮的口气很显然是在表达着不满,方绍还未待言,那魏延便是很是淡定的说道:“军师,白天的争端,实不关我等之事,是那位孙大小姐蛮横无礼。”

方绍也忙道:“是呀是呀,军师你是不知道,那位孙小姐呀,人长得水灵灵的,可却是一副凶神恶煞的相,柴桑城里的人暗地里都管她叫霸姬呢。我们一群人好端端的走着路,她上来就冲撞,末了还要杀我们。好在我和文长顾全大局,只好忍气吞声,这不,只好受了一场无妄的牢狱之祸。”

诸葛亮羽扇一摆,板着的表情也缓和了些,摆手道:“罢了,街上之事我早就打听过,虽说错不在你们,但咱们毕竟是在他人的地头上,有些无谓的小事,能忍则忍了吧。”

方绍暗松了口气,道:“先生的教诲,咱们都记下了。以后没事我们就窝在馆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就不信江东人吃饱了撑着来到馆子里寻衅。”

诸葛亮微微点头,表情也闲逸下来,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孙小姐也真是一朵奇葩,霸姬这名号起的,真不愧是小霸王孙策的妹子了。”

方绍当时也被孙尚香这霸姬的名号震精了,幸亏她不叫做姬霸,要不然方绍刚才说出来,肯定会忍不住大笑的。

他二人正谈论着孙权这位神奇的妹妹时,外面忽有亲兵来报,说是馆外有一人,正称是诸葛瑾府上家丁,特来见诸葛亮有要事相报。

诸葛亮便叫传入,过不多时,一位白须老者蹒跚入内,口称:“见过二公子。”

诸葛亮一见那老者,不禁面起悦色,忙是起身上前将他扶住,道:“丁伯,你怎么来了,多年不见,你的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呀。”

方绍早先听诸葛亮说过,他家有个自幼看着他们长大的管家丁伯,后来随着长兄诸葛瑾去了江东,这么多年来不见,诸葛亮自是十分欣喜。

丁伯笑呵呵道:“好好好,好啊,二公子也好,少夫人好不好哇。”

诸葛亮亲自给丁伯倒了杯茶,道:“月英她很好。兄长派别人传话就是了,丁伯你腿脚不好,何必还让你跑一趟呢。”

丁伯只顾着乐呵,倒把正事给忘了,诸葛亮这么一说才想起,忙是拍着脑门道:“你瞧我都老糊涂了,大公子他说了,这事信不过别人,所以才让老朽跑一趟。大公子让老朽告诉二公子,今天你走之后,孙将军收到了曹操的劝降信,现下江东文武都一边倒的劝孙将军降曹,虽说孙将军已去请周公瑾来柴桑商议,但大公子他让你还是早做打算。”

在场三人,除了方绍之外,均是神色一变。

诸葛亮却又露出淡然之笑,道:“多谢兄长提醒,亮自有主张。”

“那好,老朽就先回去了,大公子还等着听信呢。”

丁伯说着起身便要走,诸葛亮道:“我送丁伯会去吧,顺便去看望一下大兄,难得来一趟柴桑,我兄弟二人多年未见也该叙一叙了。”

丁伯挥了挥手,摇着头道:“大公子吩咐了,若是二公子要来看望他就不必了,他说了,眼下各事其主,当此时节,正当避嫌。”

诸葛亮怔了一下,微微点头:“还是兄长想的周到,那好吧,我就改日再去看他。”

丁伯离去,房中只剩下他三人,诸葛亮眉头却才皱,起,喃喃道:“想不到江东也皆是一帮苟且自保之徒,孙权这人我看也是个摇摆不定之人,形势不妙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